原创 朱允炆削藩算不算明智?藩王“尾大不掉”的状况又是谁导致的?
创始人
2025-06-27 08:01:59
0

无论朱棣会不会造反明朝都不会二世而亡。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大动乱,也不过是老朱家内部的权力洗牌罢了。“靖难之役”,所谓靖难是什么意思?明朝朱元璋在分封藩王之后,也曾立下过一条关于“靖难”的条例他担心中央出现权臣篡权的事情,所以他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

在朱元璋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中记载“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也就是说如果朝廷内部有权臣篡权,地方藩王有责任起兵讨逆,清君侧。”历史上朱棣造反就是打着诛杀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以当时朱棣的宣传口号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很多人认为,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就是自己作死。但事实上朱允炆削藩之举十分的明智。他唯一做错的就是轻信了几个穷酸腐儒的话,贸然、不留余地的削藩。结果导致地方藩王人人自危。削藩本无错,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开国时期,皇帝打下天下之后自然会大赏群臣分封宗室子弟。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收心,另一方面也是给大家分发胜利果实。

但几代之后,藩王诸侯势力逐渐庞大之后就势必会牵扯出地方尾大不掉的问题。这时想要确立中央的绝对统治权力就势必要削藩。所以说朱允炆的削藩并没有错,但他错就错在没有深思熟虑计划好一切。而是想当然的以强权削藩。如果削藩真那么容易,汉朝还需要历经数代帝王满满的进行削藩吗?朱允炆就是因为看透这一点,才导致自己悲剧收场。

话又说回来了,明朝地方藩王尾大不掉的状况是谁导致的?罪魁祸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想要确保明朝长治久安,所以他想到了以宗室拱卫中央。朱元璋表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朱元璋本意是想要维护明朝的安定和谐的大统一。但他没想到的是人都是有私心的。权力越大,欲望就越膨胀。当藩王权力大到可以抗衡中央的时候,自然就是矛盾战争爆发的时候。

朱元璋分封藩王时期,平遥县训导叶伯巨就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他想要劝谏朱元璋注意藩王尾大不掉的问题。但朱元璋不但没有采纳其意见,反而还诛杀了叶伯巨。

朱允炆削藩之时,本身依靠中央绝对的实力接连铲除了五王。等轮到朱棣时,朱棣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了。双方开战之后,本身朱棣也一度处于下风。但一方面朱允炆优柔寡断,下旨严令不许杀害朱棣。另一方面明朝中央无可用之大将。而朱棣统军之能高超,再加上燕军常年征战,远不是京城的老爷兵可比。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朱允炆悲剧了。

这里要着重说明一点,靖难之役是朱家的内部斗争。不论谁赢谁输,天下都是老朱家的。毕竟当时天下大定,而且也没什么起义军,斗来斗去都是老朱家自己人。说白了也就是朱允炆阵营和朱棣阵营。其余藩王全部在站队。明朝还是那个明朝,就是换个当家作主的人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山打造防控“三件套”,筑牢健... 近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茶山打造防控“三件套”,即...
【7月29日凤冈信息网二手信息... 点击下面菜单栏进入 凤冈好物好店 ...
江苏海仓申请无机轻质陶瓷微珠材... 金融界2025年7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海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无...
*ST松发:公司原陶瓷制造相关...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最主要的产品领域除了餐饮、酒店、家庭还有哪些领...
原创 中... 1963年5月1日下午2点钟,中南海西花厅的周总理办公室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
伟大时代呼唤英雄,努力同创辉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代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对英雄的渴求与塑造上,而英雄辈出也正是国家和人民事业兴旺...
原创 韩... 张良足智多谋,为何吕后诛杀韩信时,他却不愿出手相救? 中国的封建君主制绵延了两千多年。纵观古代的帝王...
原创 闲... 前一篇文章我们提到赵孝成王执意接纳上党郡的原因以及他们准备用来应对秦国问责的手段——与秦国打持久战。...
原创 海... 江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这几千年历史的潮流发展中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因此,江西也是个具有丰...
原创 韩... 文|飞鱼说史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当秦始皇的病故的消息被昭告天下的时候,六国遗贵再也无法淡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