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北榜案,一起糊涂的冤案,究竟是朱元璋犯糊涂,还是刻意为之?
创始人
2025-06-26 21:04:04
0

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大明王朝组织了自开国以来第九次科举会试考试,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考试结果一出来,朝堂上下以及一众考生当中竟引得一片哗然。

原来,在当年这场会试当中,最终录取的51人竟然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南方(长江以南)人,北方考生无一例外地全部光荣落榜!

当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考不上只能说明你学习成绩不行,怪不了别人,可不巧的是(也可以说是巧合),当年这场考试中,主考官刘三吾等人也偏偏全部都是南方人!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录取的全部都是南方人,而主考官又恰恰都是南方人,两相作用之下,引得北方学子极度不满,他们认为这场考试就是一场处心积虑的考官与考生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科举舞弊案,到后来,这种观点也得到了部分北方官员的声援,事情愈演愈烈,最终报到了朱元璋那里。

朱元璋知道后,也是大为光火,立即组织了专案组,调查涉案官员以及被录取的考生,同时,对北方考生进行复试。

经过专案组调查和对北方考生的复试结果表明,此次考试,北方考生的表现的确不尽人意,同时,专案组也的确没有找到丝毫考官与南方考生相互勾结的证据,这也说明,在此次考试中,考官的评判相对还是公正公允的。

可调查结果一出,北方考生不仅怒火未平,更是火上加油,群情激愤,坚持认定此次科场舞弊行为,事态愈发严重起来。

对此,为了尽快平息事端,明太祖朱元璋最终以“胡蓝余党”为由,将主考官刘三吾发配充军,处死另外8位阅卷官,罢黜所有被录取的南方考生,其中原定状元郎被处以车裂极刑,并在同年六月,又针对北方考生重新组织了一场考试,录取北方考生61人(被称为北榜),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自此之后,科举考试不再以全国统一的形式录取,而是南北分开,南北方各录取一定比例,这种取仕方式也从此延续了下来。

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在民间又称为“南北榜糊涂案”。

为何会出现南北榜案

那么,在当时,为何会出现这样看似奇葩的南北榜案呢?

其实,这是有极为现实的历史背景的!

首先是地域决定了当时的北方学子学习普遍不如南方。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农耕文明的形式存在并发展,而在古代,科技水平极为低下,要发展农业,气候要适宜、灌溉庄稼的水源要充足、天然的地形地貌要适合种农作物,其中,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我们这里暂且不论,单就说水利条件,我们都知道,南方和北方相比,在水利方面可以说是明显优于北方(即便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都还要靠南水北调来补充北方的水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显然,南方肯定是更适宜农业的发展(这也是南方多鱼米之乡的根本原因所在)。农业发展了,经济也就繁荣发展了,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知道,读书是要花钱的,如果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去读书?因此,一直以来,南方农业发展要优于北方,经济也强于北方,这样的结果就是,南方不论是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还是教育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明显优于北方。这可以说是南北榜案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是北方战乱频繁,对教育冲击较大。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一举结束了元朝末年动荡不安的时局,天下迎来了相对太平的时期,当然了,这也仅仅是相对而已,因为当时的元朝虽说已退守北方大漠,但其残余势力(史称北元)依然还有相当的实力,这些北元贵族们,一来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总想着卷土重来,打回中原;二来也是出于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毕竟他们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除了放牧,其他生产生活资料他们什么都生产不出来,因此,总要时不时地兴兵进犯大明北方边境,烧杀抢掠一番,而明朝这边呢,当然不允许他们如此放肆,因此,也是多次派兵北伐,企图彻底消灭北元势力,这两相作用之下,在北方可以说是战火频发,北方人民可以说是深受其害,同时也对北方的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这可以说是南北榜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在当时,北方学子考试考不过南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犯糊涂,还是刻意为之

南北榜案是一起冤案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首先,以上两个方面的客观事实毕竟就摆在眼前,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学子也是情有可原;其次,事件发生后,朱元璋也及时成立了专案组,深入调查此案,可查来查去,却查不出任何徇私舞弊的证据,最终,几个考官还是以“胡蓝余党”的罪名被杀掉,案件就此草草结案,可我们到知道,当时距离胡蓝案早已经过去了近20年,哪来的那么多同党?更何况,当年这两个案件当中,杀掉的人数以万计,怎么可能独独漏掉这几个人?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南北榜案就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其所谓的“胡蓝余党”,只不过是朱元璋为了定罪而编造出来的查无此证的借口而已!

那么,既然南北榜案是一起冤案,那究竟是朱元璋一时糊涂所酿造的,还是他刻意为之的呢?

我想,应该是朱元璋刻意为之的吧!

事实上,朱元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虽然读书不多,但却极度聪明,其政治智慧与天赋之高,自古少有,对于南北榜案的真相,要说他看不透,那是不太可能的,可即便是这样,他还依然要制造这么一件冤案,明显就是刻意为之了!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朱元璋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才要刻意制造这件冤案,其目的正是以牺牲少部分人的代价来满足安抚北方学子甚至是天下人人心的政治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南北榜案就是一起朱元璋为了安抚人心而刻意酿成的冤案。只是,他这一安抚,可害苦了当年那些原本已经考上的南方读书人,寒窗苦读几十载,到头来却只是黄粱一梦,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那几位南方考官和原本既定的状元郎,就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冤案,而白白丢了性命,找谁说理去!

其实,关于这起冤案,对于那些被冤杀的亡魂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站在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的角度来看的话,它既安抚了人心,又稳定了大局,还真不一定是坏事!

这也深刻表明,在那个极度专权的封建时代,一切是非曲直在政治面前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力量钻石股价回升至30.51元...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力量钻石股价报30.5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93%。当日成交金额达2...
离婚三年又被拍到亲密逛超市,他... 昨天,一条“偶遇吴倩带娃逛超市”的帖子在社交平台疯传。 照片里,吴倩扎着随意的丸子头、穿着一身清凉简...
旅行必带茶具神器!轻巧紫陶汝窑... 聚山堂旅行茶具套装:茶香不落地,旅途更写意 那次在云南茶山,好友老王郑重掏出自带茶具——散落的盖碗、...
美国拟对瑞士钟表加征39%关税... 格隆汇8月5日|据雅虎财经,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自8月7日起,对来自瑞士的进口产品征收高达39%的关税...
原创 李...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一般被人叫女皇武则天的丈夫。懦弱、怕老婆,一遇到难事,就犯头晕病,懦弱的成了他的...
原创 皇... 《霍去病:肉腐之谋,远见卓识》 一、“十车肉至,疑惑顿生” 公元前[具体年份],大汉王朝的边疆烽火...
原创 从... 从中国逃到日本的3个妖怪,个个混得不错,在日本家喻户晓 在日本民俗信仰中,有不少异类生物,它们纯属架...
原创 秦... 世人皆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位千古一...
原创 纵... 约公元前329年前后,一个人离开了秦国,另一个人进入了秦国。离开的是刚为秦国收复河西之地的大良造犀首...
原创 盘... 你知道中国古代哪位功臣的贡献最大吗? 既不是 “一碗开一国”的朱元璋 ,也不是 兵仙韩信 ,甚至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