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秘:最先提出十万大军进东北的人是谁?
创始人
2025-06-26 03:31:56
0

黄克诚(左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有效地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中共中央确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并且决定派遣十万大军和几万名干部进入东北。这一战略决策,是黄克诚首先提出并由中共中央决定的。

日军投降不久,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奉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率第三师主力一部到淮南津浦路西,与新四军第二师会合,以阻止国民党桂系部队东进。1945年9月13日,在回师苏北途中,在华中局驻地,黄克诚看到了中共中央转发的曾克林向中央汇报东北情况的电报,知道苏联红军已占领东北,我军已有少数部队进入东北。黄克诚请时任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给中央发电报,建议中央立即派大部队到东北,不管苏联红军同意与否,要下决心进军东北。

饶漱石不同意发这个电报。于是,9月14日黄克诚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和军委发电报,提出他对当前局势及军事方针的意见和建议:

一、蒋介石对和平谈判毫无诚意,只是以此作为欺骗人民、麻痹我军和拖延时间之手段,因此我们不能对和谈抱有幻想,应当立足于打,在与蒋和谈的同时,应集中精力准备决战。

二、取得连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因此在军事部署上,建议尽量多派部队去东北,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东北总根据地,支援关内作战。

黄克诚(右一)

三、关内以晋、绥、察三地区为第一线战略根据地,以山东地区为第二战略根据地,集中主力,消灭敌人。其他各地区则作为这两大战略根据地之卫星力求局部决战胜利。不可能时,即以游击战争长期周旋。

四、为执行上述方针,建议从山东调3万至5万人去东北,华东应调3万至6万人去山东。

9月19日,在延安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在取得当时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的赞同后,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明确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有计划地陆续向东北派遣军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军抵达东北的军队已达10多万人。

在此过程中,黄克诚的建议对中央下决心派重兵进军东北,无疑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黄克诚生前也说:“中央当时已决定派部队到东北去,但派10万人这样多的部队,还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婵稚翎原创,禁止转载和复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欢老师:如何深入学习茶道? 常有学员问:怎样才能学好茶道呢? 其实,学习茶道不仅在于学会品一杯茶,更要理解茶背后的文化、精神与...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拼上全部国力展开的对决豪赌,同时也对战国七雄的灭国兼并态势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原创 日... 偷袭珍珠港对日本来说不算是昏招,美国要求日本退回到1931年的边界,不拿下珍珠港更没法打下去了。珍珠...
原创 蒋... 前言: 说起黄埔军校,大家应该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有实力的军校,多年以来,里面相继涌越出...
原创 从... 俄罗斯素来被称为“战斗民族”,民风剽悍,世界闻名。回看历史,你也不免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俄罗斯的...
原创 八... 1949年12月下旬,解放军第四十军、四十三军进驻雷州半岛,进入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准备阶段。 当时我军...
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什... 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因素。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详细...
岳飞被杀后,秦桧是如何处置他的... 大家都知道岳飞这位历史上忠勇的抗金名将,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但很少有人知道,岳飞死后,...
原创 搞... 现在世界上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世界上一直行使者霸权主义。 但是在上个世界美苏争霸的时候,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