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创始人
2025-06-26 03:07:30
0

历史烟云下的古越遗风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英雄豪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其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破强吴的壮举,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其卓越的才情,挥毫泼墨间,一首《越中览古》跃然纸上,不仅描绘了一幅昔日越国胜利归来的盛景,更深刻揭示了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主题。本文将带你走进这首诗的深邃意境,一同领略其艺术魅力,并通过练习题加深理解,感受历史与文学交融的无穷韵味。

诗作原文与赏析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写作背景

李白创作《越中览古》时,正值其游历江南,遍访古迹之际。越中,即今天的浙江绍兴,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李白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遥想当年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报仇雪耻的历史,不禁感慨万千。这首诗,正是他对这段辉煌而又悲凉历史的沉思与咏叹。

赏析

首句“越王勾践破吴归”,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历史事件的核心——勾践战胜吴国后凯旋。一个“破”字,力透纸背,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又凸显了勾践的英勇与智慧。

接着,“义士还家尽锦衣”,描绘了战后英雄们衣锦还乡的荣耀场景。“尽锦衣”三字,不仅反映了胜利者的荣华富贵,更隐含了对忠义精神的赞颂。

“宫女如花满春殿”,则将视角转向了宫廷内部,用“如花”比喻宫女的美丽,同时“满春殿”三字,营造出一片繁华似锦的景象,暗示了越国当时的强盛与繁荣。

然而,末句“只今惟有鹧鸪飞”,笔锋一转,由盛转衰,以鹧鸪的哀鸣反衬出今日宫殿的荒凉,对比鲜明,发人深省。鹧鸪声中的“行不得也哥哥”,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无情与变迁,令人不禁感叹岁月流转,一切功名利禄终将化为尘土。

后代点评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评价李白的诗作:“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对于《越中览古》,历代评论家多赞誉其以简洁之笔,勾勒出历史的深邃与人生的苍茫,展现出李白诗歌特有的雄浑与哲理。

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这首诗说:“此诗三句说盛,一句说衰,其格独创。”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这首诗的特点。李白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落寞进行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练习题

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越中览古》的主题?

A. 描绘自然风光之美

B. 歌颂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

C. 反映历史兴衰与世事无常

正确答案:C

知识点涉及:诗歌主题理解。本诗通过对比越王胜利后的盛况与如今宫殿荒凉的景象,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和世事无常的主题。

解析步骤:首先,理解每句诗的含义;其次,分析诗句间的对比关系;最后,归纳总结全诗传达的核心思想。

解析题

请分析“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此句作为全诗的转折与升华,通过“只今”与前文“尽锦衣”、“满春殿”的盛景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时间流逝后的荒凉与寂寥。鹧鸪的飞鸣,象征着历史的回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短暂的感慨。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全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余韵悠长。

历史的回声,文学的永恒

《越中览古》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跨越千年的时光,依旧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不仅让读者见证了历史的辉煌,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背后那一抹淡淡的哀愁与深刻的哲理。正如那穿越时空的鹧鸪声,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思考未来,因为无论是国家的兴衰还是个人的得失,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如此渺小。在李白的笔下,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是对生命意义的永恒探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洪... 16岁时,洪秀贤第一次尝试去考秀才,没有考上,家里的家底也不够他全职考科举,他只得在朋友的介绍下到私...
原创 为...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汉高祖刘邦“发小”,后来又娶了吕后的妹妹,与刘邦成了“连襟”,学过《鸿门宴》的都...
原创 狄... 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相信都离不开神探狄仁杰。狄仁杰和包拯两个形象,是中国版的“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其...
75年前的今天,贵阳解放了 75年前,贵阳迎来历史性时刻——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进入贵阳,贵阳正式...
原创 秦...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6年),姓嬴,名异人。 在大秦波澜壮阔的统一大业中,他无疑算不上“名君”...
原创 康... 第一说康熙在1656年宣布不允许汉人学习科学我查了1656年的时候康熙还不是皇帝还只有3岁当时是他的...
原创 大... 通过2020年的旧文“大明技术官潘季驯与严嵩、张居正的缘”,我们讲述了潘季训主管河道问题前的经历,主...
原创 满... 作为一个辽宁人,我以前根本就不觉得满族是少数民族。我也没觉得这满族跟汉族有啥区别,本身我家里亲戚就有...
原创 清... 一个王朝自有自己的兴衰荣辱,交迭更替,这是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归宿。所以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原创 为... 俗话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七下西洋的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在中国之后的封建王朝中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