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今天,贵阳解放了
创始人
2025-08-01 16:33:45
0

75年前,贵阳迎来历史性时刻——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进入贵阳,贵阳正式迎来解放。当天的贵阳城里,锣鼓喧天、旌旗猎猎,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相聚在街头巷尾,饱含热泪,一片欢天喜地。

从那个时候开始,贵阳城里开始出现了欢快的音乐,学校里、街道上人们开始大声高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场景和解放前是完全不一样的,贵阳城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亲历者说。

听历史的回声,方知成就来之不易。

亲历者回忆,解放前,贵阳城里的生活并不好过。除了省府路一带有一条石板路以外,城里几乎所有的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泞。城内仅有的几辆用来运货的汽车都是烧木炭的。人们把铁炉子放在车上,一边用木炭发火、一边用鼓风机扇风,这样才能催使汽车发动。

看今朝日月新天,感受新时代贵阳脉搏。

岁月见证变迁,时间给出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强省会”是贵阳贵安的中心工作,“八个强”为贵阳贵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抢先抓住发展生态文明和大数据的机遇,贵阳贵安持续擦亮生态之城、中国数谷名片。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贵阳贵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避暑之都”声名远扬。

“强工业”引领发展。推动工业产业“两图两库两池”招商管理服务、工业项目“1123”亩产效益评估、工业园区“园区事园区办”、“贵商易”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改革,推动工业实现大突破。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为近六年来新高,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7.4%,工业成为贵阳贵安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

“强城镇”宜居宜业。推动“城市大脑”、“一核三心多组团”规划协同、“一河一道两片”历史文化元素融入、“三最”户籍制度、“四房”联动等改革,把城市打造得更精心、更有序、更安全、更温暖。

“强三农”农村和美。实施农村“五治”、“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村“四块地”、“五林”联动等改革,大力探索“1+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实现坡度在15度以下的耕地亩均产值达10000元、基本农田亩均产值达6000元、高标准农田亩均产值达7000元,促进农民富裕、农业高效、农村和美。

“强旅游”名片响亮。推动“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打造、旅游枢纽城市建设、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市场化盘活等改革,“路边音乐会”成为贵州群众文化新IP。2023年,接待游客1.47亿人次、过夜游客突破3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2000亿元、增长42.8%,获评中国十大“大美之城”、“2023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六爽”魅力持续彰显。

“强环境”加速投资。推动“四城”联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五个一办”优化营商环境、“五外一体”等改革,持续做优“贵人服务”品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85%,贵阳贵安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

“强生态”绿动澎湃。推动绿色经济“四绿”协同、“五环节”垃圾分类、“一带一核一地一山”系统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耗双控等改革,实施“四大绿色行动”。2023年,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成功交易首批森林碳票,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唯一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省会城市,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强民生”提升幸福。推动创新打造“15分钟生活圈”、交通治堵、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重点群体保障帮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改革,强化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四位”供给,持续做好“一老一小、一低一弱”四类特殊群体救助帮扶,建成140个“15分钟生活圈”。2023年,提供就业岗位38.58万个,新增学位2.6万个,获批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实现市域范围内城乡低保标准统一的省会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8364元、23640元。

“强人才”汇聚力量。推动“四业联动”、人才政策体系等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留(引)筑行动、重点产业人才集聚行动、重点领域人才集聚行动,连续三年人口净增量达到10万人以上,近两年增幅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1位,2023年人口增量排名第2;人才数量连续三年增长11万人以上,总量达到151.5万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数据见证巨变。1949年,贵阳地区生产总值0.54亿元;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再次跨过一个千亿级台阶,达到5154.75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全省,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1%,增速位居国家级新区首位;1949年,贵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64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0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整理报道

编辑 罗昌

二审 李中迪

三审 胡丽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 韦小宝见那女子一头黄金似的头发,直披到肩头,一双眼珠碧绿,骨溜溜地转动,皮色雪白,容貌甚是美丽,...
叶德辉的人品与学品漫谈 叶德辉中国近代史的一支奇葩,可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版本学,目录学等学人却绕不开此人。叶德辉的《书林...
原创 欧... 如今欧洲的几个国家在现代社会版图中并不显眼,欧洲地图上,没有疆域特别广阔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一个一个的...
原创 建... 引言:自古以来,首都的选定就是国家开国的头一等的大事;自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涵盖其中。首都就犹如举国之...
原创 外...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朝代,但是由于元朝的统治者们是蒙古族的人,所以历来遭到了很多专家学...
原创 汉... 萧何位列汉初三杰第二,但在在汉初三杰中,唯有萧何长期处于权力中心,从汉元年任丞相到惠帝二年去世,为相...
原创 毛... 到60年代,我国的国宴越办越豪华,且越来越形式主义。 毛泽东可看不惯这些,曾恼怒地批评:“我们一次吃...
原创 此... 我这边查到一个不是很确定的资料,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份资料的主人公名叫杨璟,据传说是杨家将的后人。...
原创 日...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人物是日本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之一,她就是清少纳言,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
原创 大... #历史开讲# #对你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 所谓的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他的残酷之处在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