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会土崩瓦解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内在的弊端,但是导致他成功瓦解的直接原因是慈禧太后最终迫于无奈进行改革,然而不曾想,变法后导致清政府原本控制严密的政治体系遭受到挑战,反而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是清朝土崩瓦解之时,全国九大总督分别在干什么。总督的职位可不小,他们分管着中国的几个省,如果没有中央的信任。
他们不可能做上这个位置,因此他们应该是对国家心怀感恩的,但有些总督在清政府度崩瓦解之时战队清政府忠心不改;有的总督认清形势,加速了清政府灭亡。
赵尔巽是东三省的总督,东三省是满族的发源地,所以即便东三省总督设置的比较晚,但是他的地位依旧比较高。而赵尔巽对于清政府也是忠心耿耿。
其实他的一生留给世人的印象是相当好的,然而清朝末年,他没有看清局势,依然效忠大清朝,在对待反派势力的时候奋起伐之,给革命者造成了重创,这也许是他生命中唯一不明智的做法。
直隶总督在国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曾经在这个职位上也出想过很多的优秀人物,曾国潘,李鸿章都曾经当过直隶总督。而最后一位直隶总督是张镇芳,他本来没有太大的前途,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出逃。
在逃亡的路上张镇芳护送有功,等慈禧和光绪回到紫禁城以后,张镇芳成为直隶总督。但是张镇芳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只呆了十天,清帝退位,他的官位也不保,说起来他是历史上在直隶总督位置上呆的时间最短的一位。
两江总督是张勋,管辖地区包括今天的上海,江苏,安徽,是名副其实的富裕之地。由于前任总督办事不利被引咎辞职,张勋被临时任命,在这富裕的地方,张勋相当于掌管着过国家的钱袋子。
但是他并没有贪污腐败,反而竭尽全力清除反叛之人,但是最终也没有拯救清政府。两广总督是张鸣岐,在广东爆发起义后,张鸣岐带领部下杀死了数十名革命党人。
后来张鸣岐见清政府大势已去,宣布广东独立,最后在革命党人的追击下,先后逃往香港和日本。松寿是闽浙总督,对大清朝可谓忠心耿耿,早在与起义军对抗之前就有起义军劝他投降,和平解放。
但是松寿不肯,组建八旗兵与革命军对抗,最终松寿失败,吞金殉国。湖广总督是瑞澄,他想杀一儆百,对革命党人下手,不料让武昌起义提前爆发,最终革命军实力太猛,瑞澄不敌,于是早早地逃往日本。
陕甘总督是长庚,他算是比较识时务的,看到清帝退位,清朝势力已去,于是便不想趟这趟浑水,及早的告老还乡,将总督打印交给别人管理,自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四川总督是赵尔丰,前面提到的赵尔巽的弟弟,曾经带领四川军击溃西藏的叛军,为国家的统一安定做出过贡献,但是革命之时,他不知进退,最后不但被撤掉总督一职,还被革命军斩首示众。
云贵总督是李经羲,他是李鸿章的侄儿,为人开明,对待革命者也很友好,曾经也资助过革命者,还写信对清政府的残余势力进行劝降,最后革命军胜利以后也没有为难他,除了强行剪去了他的辫子以外对他是很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