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干部可谓是老骥伏枥,已是花甲年岁却还怀着雄心壮志,不甘赋闲主动请缨复出,毛爷爷先安排他在军区任副司令员,后来,党中央又将他调到铁道兵部队任司令员,他带领战士们排除万难为国家进行基础建设,立下了赫赫功勋,他的名字叫陈再道。
陈再道是湖北人,1909年出生,1926年参加革命,次年被编入红军中,历任红11师师长,红4军军长。他打起仗来总是舍死忘生,每次战斗必然冲锋在前,当排长、连长时这样,当了高级干部仍是如此,老上级徐向前徐帅数次叮嘱他,为将者应当待在指挥所里运筹帷幄,万一他要是在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那是革命的一大损失。
陈再道每次口头上答应的好好的,但转头就忘记了,长征转战川贵期间,他又犯了“老毛病”,骑上战马准备带领战士们向敌人阵地冲锋,警卫员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拽下来,牢牢将他按在指挥所里。事后,徐帅扬言要让他去骑兵连当马夫,他赶忙道歉、作检讨,并保证永不再犯此类“错误”。
抗战时,陈再道在八路军129师任副旅长,1938年,他率部挺进冀南,途经河南某国民党控制的县城时,对方紧闭城门,拒绝八路军入城。陈再道很是生气,命令骑兵部队绕城飞奔了一圈,假意要攻城,国民党果然大惊失色,乖乖打开城门将他与战士们迎进来。到达冀南后,陈再道一方面抓紧时间进行统战工作,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抗日中来,一方面率领战士们对日军修筑的公路、铁路进行大破坏,限制其行动能力,阻挡其侵略步伐。
1940年,他被党中央任命为冀南军区司令员,同年参加了百团大战,斩获颇多。1943年,他被调回延安,进入中央党校进修。解放战争时,他任中野2纵指战员,曾参与并指挥了跃进大别山、宛西、淮海等战役,1949年回师中原,任河南军区司令员。1950年,他指挥部队对盘踞在豫地的土匪流寇进行清剿,先后歼敌数万人,彻底根除了这一社会不安定因素,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没过多久,陈再道被调往鄂地,出任武汉军区的“一把手”。1967年,毛爷爷南访武汉时,随行人员突然毫无预兆地受到一些民间团体的冲击,此事很快被扩大化,陈再道受到牵连,百口莫辩,最终被暂停职务,下放到江西农场劳动改造。江西农场正好归韩先楚将军管辖,他与陈再道是老乡,交情颇深,因此专门给农场管理人员打招呼,让对方善待陈再道,不要给陈安排重体力活。
1970年,韩先楚在请示了周总理后,将这位老乡兼老友接到自己主管的福州军区休养。陈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想做点什么,因此在1971年请韩先楚打报告给党中央,给自己说情谋个差事干。韩先楚首先给周总理汇报了此事,当时总理正忙于遏制动乱,无暇顾及此事,便没有回复他。韩先楚又在陪同毛爷爷视察南昌的时候,向毛爷爷委婉转达了陈再道的想法。
毛爷爷觉得陈再道复出可行,于是让他给韩先楚做副手。陈再道在党内、军内的资历比韩先楚老一点,但他并未因此摆架子,一直兢兢业业协助韩先楚处理各类军务。1973年,韩先楚调任西北,皮定均接任福州军区,陈再道仍任副司令员。1975年,陈再道被调往中央军委任顾问,期间他不断给上级打报告,请求前往一线岗位工作。
终于,在1977年,党中央接受了他的申请,将他调到铁道兵部队任司令员。这个岗位很是艰苦,常常要扎根在偏远地区数月乃至数年之久,终日与水泥、钢筋为伴,生活很是单调、枯燥。但陈再道并未因此畏惧,毅然接受了新的挑战,率领战士们修桥铺路,为国家建设流血流汗。时间来到80年代,陈再道自觉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再继续履职,因此申请离休,晚年一直在北京的干休所疗养,1993年,他不幸逝世,享年84岁。
陈再道是一位忠诚的革命家,自土地革命时起就一直紧紧跟随着党组织的步伐,披荆斩棘,冲破一切障碍,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在特殊时期,他虽然受了委屈,但却从来没有发过一句牢骚,仍渴望重回工作岗位,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尽最后一丝心力,这份坚贞之情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