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唐时期牛李党争,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灭
创始人
2025-06-25 18:02:17
0

晚唐时期牛李党争中的牛党指的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指的是李德裕。这二人如果错开十年就十年。晚唐的历史就完全可以改写,二人都是一代人杰。能力才干都出色,只能说,二人都是不居人后的主,缺乏政治家应有的妥协和宽容所以造成党争。所以党争,藩镇,宦官是唐朝覆灭三大原因。

党争在历朝历代的都是禁止的,明令禁止结党营私。党争本身就是贬义词,在统治者看来,党争意味官员以身份,出身,家世的身份结成党派和利益结成政治同盟,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对统治者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但结党历朝历代始终不绝,不过是轻重而已,一个王朝的晚期往往都是党争严重的时候,东汉末期汉臣与曹臣之争,明末的东林党。而最严重的就是晚唐时期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持续的时间接近四十年,直到唐宣宗李忱继位,以 牛僧孺和李宗闵,李德裕两个集团的统统失败才算结束,那牛僧孺和李德裕的区分在哪里?李德裕是世家子弟,父子宰相。李德裕的父亲是一代名相李吉甫。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主的党则是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出身的官员。实际上,所谓的牛李党争就是世家和寒门之争,在最初的时候,牛僧孺在考科举时候,对国家时政做出了批评。当时的宰相李吉甫觉得这些寒门子弟批评国家政务,属于妄议朝政。也是对他个人的抨击。对于他个人政治前途相当不利,于是他上告唐宪宗,牛僧孺这一批人自然也就无法录取,但此事引起了朝野哗然,尚书省,御史台纷纷抨击大李吉甫嫉贤妒能。唐宪宗只有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就此党争就此开始。但此时仅仅是雏形。

在唐穆宗主政的821年,礼部侍郎钱徽主持科举考试,右补阙杨汝士为考官。李宗闵的女婿苏巢、杨汝士之弟殷士,宰相裴度之子裴撰都被录取。宰相段文昌向穆宗举报礼部录取不公贡,穆宗询问了翰林学士李德裕(李吉甫之子)、元稹、李绅(写锄禾日当舞那位),他们也认可的段文昌的说法。应该说,唐朝的科举并不完善。出现人情录取很正常,就看皇帝想不想管。由于物议沸腾,穆宗只有进行二次复试,结果就是礼部最初录取的十四人中仅三人合格,符合录取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因为这些人都是寒门出身,而世家子弟都被录取,李宗闵等人认为是李德裕存心排挤他们,从此世家,寒门各分朋党,彼此倾轧,排除异己,结党营私四十余年。

就两党能力来说,李党高于牛党,李德裕的历史评价也明显高于牛僧孺。在唐文宗在位的时候,牛僧孺和李宗闵通过宦官势力的帮扶。都入主政事堂成为宰相,党争最大特点就是,凡是对方认可的就反对,凡是对方反对的就认可,不论对错,当时的李德裕是西川节度使,收复了当时被吐蕃占据的重镇维州,但牛僧孺对唐文宗说,李德裕收复了维州,会引发吐蕃与唐朝的关系紧张,牛僧孺甚至让文宗下诏,命令李德裕将维州还给吐蕃。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有点缺德了。待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成为宰相,牛僧孺为首牛党被贬谪到了南方。实际上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着来。

唐宣宗即位,李德裕一党失势,凡是李党的官员一律被贬到崖州一带(海南岛)。但在宰相之位的李宗闵病逝。又过了几年,牛僧孺和李德裕也先后离世。随着二人的离去,也标志着持续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即将结束。 但大唐也快结束了。到唐宣宗继位的时候,终结了牛李党争,以牛僧孺为首的庶族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过了不过五十多年,李唐王朝走向了他覆灭,牛李党争加剧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如果没有牛李党争。也许会延长李唐王朝的命运。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代人赚下家产!收藏艺术品的回... 许麟庐,新中国画廊鼻祖,“和平画店”创始人。许麟庐去世后留下字画估价达到20亿以上。许麟庐儿子许化迟...
原创 韩... 引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定义文字:“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不但是...
原创 雍...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继承大统,纷纷开始结党。最有实力的是太子党,八爷党和雍正的四爷党...
原创 刘...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 那么,刘邦...
原创 细... 十九、釜底抽薪 释义: 原指从锅底抽掉柴火。兵书中指不与敌人力拼,而从源头上切断补给,敌势自消。 演...
原创 一...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一帅无谋、挫伤万师。”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丢了街亭的马谡,...
原创 难... 导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四民——“士农工商”,商贾之家地位都不高,商贾之家的女儿想嫁到有地位...
原创 还... 要说这还珠格格中,谁是最大的赢家,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令妃,因为到了最后,她可是打败了皇后,而且她的儿...
原创 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从1945年8月中旬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开始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至1947年末...
原创 韩... 韩国首都的这块石碑,就是著名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它让韩国百姓感觉到耻辱,甚至还有激进分子在碑上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