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支箭,三大仇——后唐李存勖王图霸业,却最终功败垂成
创始人
2025-06-25 18:02:15
0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各地名将辈出,割据河东的晋王一系即为此列。

晋王李克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手下有十三太保,皆为当时名将,除李存勖为李克用亲生儿子外,其余十二人皆为李克用义子。

十三太保

公元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克用临终告诫儿子李存勖,自己有三大仇未报,要李存勖勿忘父仇。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时年24岁的李存勖接过父亲的重担,开启新的征战之旅。

攻灭刘燕,杀刘仁恭、刘守光祭父

公元911年八月

刘守光

在幽州悍然称帝,国号大燕,史称桀燕。十二月,李存勖命

周德威

兵出飞狐口(在今河北蔚县),联合成德镇、义武镇一同征讨刘守光。

形势图

公元912年,周德威攻下涿州,合围幽州。刘守光向后梁求救,朱温亲率大军北上,命

杨师厚

围攻枣强,

贺德伦

攻打蓚县。梁军攻破枣强,却在蓚县被晋将

符存审

史建瑭

击败,朱温患病返回洛阳,不久便被其子朱友珪弑杀。

公元913年,后梁

朱友贞

发动政变,诛杀

朱友珪

,夺取帝位,史称梁末帝。而晋军则连夺幽州镇统辖的顺州(治今北京顺义)、檀州(治今北京密云)、武州(治今河北宣化)、平州(治今河北卢龙)、营州(治今辽宁朝阳)等地。同年十一月,李存勖亲征燕国,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一直被其子刘守光囚禁)、刘守光父子。

公元914年,李存勖返回太原,处死刘仁恭父子,以祭奠李克用。当时,李存勖南破后梁,北定桀燕,威震天下。

击败契丹,稳定北疆

公元917年,寿州刺史

卢文进

叛降契丹,并引契丹军南下。契丹大军入寇,

周德威

坚守幽州,遣使向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派

李存审

李嗣源

率军迎战,李嗣源率三千骑兵为前锋,到达距离幽州60里的地方,契丹一万骑兵突然杀来,李存审、李嗣源极力迎战,契丹大败,李存审、李嗣源的军队继续追击契丹,俘斩数以万计,晋军得以进入幽州。

此战过后,契丹暂时无力南下,北疆得以稳定。

数次大战,攻灭后梁

公元917年十二月,李存勖率军东进,连破梁军数座营寨,攻陷杨刘城(魏州通向郓州的重要渡口,在今山东东阿北),俘获守将安彦之。后梁朱友贞闻讯派兵强攻杨刘城,但未能攻下。

公元918年十二月,李存勖率晋军在胡柳陂(今山东鄄城西北)与后梁军血战,晋军大败,

周德威

战死。随后,李存勖以骑兵突击,终于反败为胜,击溃梁军。此战,晋军虽乘胜夺取濮阳,但也因伤亡惨重,无力再攻汴州,只得撤归河北。

公元920年,河中节度使

朱友谦

攻取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刘鄩的围攻,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

符存审、李嗣昭、李建及

出军援救,在同州、渭河两次大败刘鄩。

公元921年,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勾结耶律阿保机,引契丹军南下,意图背叛李存勖,结果被义子王都囚禁。

王都

继任节度使,不久便被契丹军围困在定州。公元922年,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先进,打退契丹军,契丹军退至望都。李存勖进军望都,再次大败契丹。

但晋军与后梁镇州的大战却不尽人意:晋将

阎宝

攻城受挫,羞愤病逝,继任主帅

李嗣昭、李存进

相继战死。梁军则趁虚反扑,攻克卫州、新乡等地,重新夺回河北重镇相州。

公元922年九月,镇州终被晋将

符存审

攻破,张处瑾及党羽张处球、高濛、李翥等皆俘送魏州处死,张文礼也被劈棺戮尸。

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

同光

元年,沿用“唐”为国号,表明自己为唐朝的合法继承人。

公元923年十月,李存勖自

杨刘

军镇渡河,进抵郓州,并以李嗣源为前锋,攻破中都,俘杀王彦章,随后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向开封进军。十月初九日,李嗣源抵达汴州,挥军攻城。朱友贞自杀,梁将王瓒开城投降。李存勖于同日抵达,由大梁门进入汴州,后梁正式灭亡。

后唐灭后梁之战

至此,李克用留给李存勖的三大仇,在历经15年后,被李存勖一一完成。

功败垂成

一系列的成功之后,李存勖开始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

公元926年二月,魏博兵变,随后邢州、沧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河北大乱。

李存勖本欲亲征,被宰相劝阻,只得起用

李嗣源

率侍卫亲军北上平叛。李嗣源在魏州城下遇到亲军哗变,被劫持入城,与叛军合势,

李嗣源

本无反意,但迫于内外形势,又无以自明,只得率变兵南下。

一笔糊涂账。

随后,李嗣源得到唐军大批将领拥护,李存勖长子李继岌率军从蜀地返回,准备与父亲李存勖合兵一处,对抗李嗣源。

公元926年四月,李存勖驻军汜水关与长子兵马汇合,从马直指挥使

郭从谦

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杀死数百乱军,最终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四十三岁。伶人善友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身上,纵火焚尸。

李继岌率军至渭南,因部属溃散,被迫自缢而死,征蜀大军则在副使

任圜

的率领下,归附李嗣源。

随后李嗣源在义帝李存勖灵前即位,是为后唐明宗,李存勖的王图霸业至此而终。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代人赚下家产!收藏艺术品的回... 许麟庐,新中国画廊鼻祖,“和平画店”创始人。许麟庐去世后留下字画估价达到20亿以上。许麟庐儿子许化迟...
原创 韩... 引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定义文字:“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不但是...
原创 雍...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继承大统,纷纷开始结党。最有实力的是太子党,八爷党和雍正的四爷党...
原创 刘...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 那么,刘邦...
原创 细... 十九、釜底抽薪 释义: 原指从锅底抽掉柴火。兵书中指不与敌人力拼,而从源头上切断补给,敌势自消。 演...
原创 一...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一帅无谋、挫伤万师。”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丢了街亭的马谡,...
原创 难... 导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四民——“士农工商”,商贾之家地位都不高,商贾之家的女儿想嫁到有地位...
原创 还... 要说这还珠格格中,谁是最大的赢家,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令妃,因为到了最后,她可是打败了皇后,而且她的儿...
原创 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从1945年8月中旬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开始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至1947年末...
原创 韩... 韩国首都的这块石碑,就是著名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它让韩国百姓感觉到耻辱,甚至还有激进分子在碑上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