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恩门是古代朝鲜的一座牌楼,现址在韩国首尔特别市西大门区岘底洞。是朝鲜王朝时国王亲自迎接中国明朝和清朝使臣的场所。始建于1407年,1895年2月被朝鲜亲日政府拆毁。
朝鲜王朝自1392年开国以后就是中国明朝的属国,因此格外重视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1407年,朝鲜王朝模仿高丽王朝在开京(今朝鲜开城)的“迎宾馆”,在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西郊修建了“慕华楼”,作为迎接中国“天使”的国宾馆,慕华馆前立有两柱红木,作为慕华馆的附属建筑。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控制了朝鲜,并扶植亲日傀儡政府。1896年11月,朝鲜独立协会又开始在迎恩门原址上修建“独立门”,而原迎恩门只剩下两根花岗岩石柱。1963年,迎恩门柱础被大韩民国政府定为史迹第33号,而朱之蕃题写的“迎恩门”匾额则被保管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