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钟南山”早于欧洲两百年发现瘟疫传播途径,这场灾难起于它
创始人
2025-06-25 09:32:23
0

有一部明朝影视剧《大明劫》,将明朝末年的战乱和瘟疫再现今人眼前,《大明劫》虽然是影视剧,但它是在明朝史实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大明劫》中的一些细节,去挖掘真正的明末瘟疫到底是怎样的。

今天搜史君就以《大明劫》的创作背景,带大家来看看明末瘟疫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蔓延的?

一、明末大瘟疫的形成

瘟疫,在中国历史上早有提及,《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明朝末年的瘟疫最早是起于鼠疫,有人说这鼠疫是起于崇祯九年,而搜史君不这么认为。

搜史君这么说是因为从鼠疫的形成条件来看,应该早于明崇祯九年。而这个瘟疫到底是天灾造成的?还是人祸造成的?你就要听搜史君细致的给你分析分析了。

瘟疫起于人祸

有人觉得明末的“瘟疫”是起于“人祸”,这“人祸”自然指的就是李自成起义,而大家熟知的李自成起义,则是起于崇祯二年(1629年)“闯王”高迎祥起义,直到高迎祥死后这个“闯王”的名头才落到李自成身上。当然仅仅一个李自成、高迎祥还不足以让大明王朝忙的满头大汗。

当时的明朝已经是摇摇欲坠了,起义之声,遍布大地。

《明史·二十三之庄烈帝一》中有很多地方都描述了各地流民、流寇起义:

戊申,流贼犯山西。流贼王嘉胤陷府谷,米脂贼张献忠聚众应之。总兵官曹文诏、杨嘉谟连破贼于陇安、静宁,贼奔水落城,平凉、庄浪饥民附之,势复炽。八月甲戌,洪承畴败贼于甘泉,贼首白广恩降。九月丁酉,海贼刘香寇福建。官军围高迎祥、李自成诸贼于兴安之车箱峡两月。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知道明末的起义不止李自成一支,而且南方还有海贼,上文史料中描述李自成起义的篇幅并不大,说明此时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和大多流民起义一样,规模并不是很大。全国掀起了起义狂潮,而明朝政府对“贼寇”的镇压也是全国范围的。

这一有战乱,百姓生活必定苦不堪言,战乱所到之处,民不聊生,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对明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大明劫》中为解除开封之围,崇祯皇帝派孙传庭于潼关抵御李自成的军队。

《大明劫》中的场景就是围绕战乱、瘟疫展开的,可要说战乱就一定能导致“瘟疫”的诞生吗?

这未免就有点太过牵强了,我国历史上的战乱并不在少数。

古代农民起义,多半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也不例外。

由于土地兼并,土地大多掌握在乡绅手中

战乱是人祸,而战乱的根本却是明朝制度上的不足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在明朝“皇权不下乡”,明朝地方上的土地多是由回乡的官员、地主乡绅所把持,而这些地方豪强兼并土地,造成农民百姓无地可耕,无粮可用,这才是流民暴动,流寇四起的根本原因。

流寇四起,皆是因为百姓饥饿;百姓饥饿;皆是因为无地可耕。

《大明劫》中显现了明朝乡绅的很多问题,潼关乡绅知道孙传庭来此担任总督时,大摆宴席,并且送上诸多礼品,而陕西总督孙传庭为抵御李自成,希望乡绅能捐款以备军资,乡绅却只捐了不过千两的白银。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面给孙传庭的“礼物”,一面是给大明朝的,这也说明明朝乡绅贪腐之严重,根本没有国家意识。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什么是人心?

孙传庭手中拿着银票和身后乡绅赠送礼品

此时的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这也就是为何流寇不能被明朝政府彻底镇压的根本原因,所以大明朝根本就输不起!

不管是《明史》还是《明季北略》、《豫变纪略》大都是描写大旱、饥荒、战乱涉及“瘟疫”的篇幅少之又少,所以搜史君推测明末大瘟疫于战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瘟疫起于“人祸”说,不攻自破。

瘟疫起于天灾

明末的瘟疫,起源于鼠疫,而鼠疫的形成原因如果能被证实是自然原因引起的,那么也就可以证明明末大瘟疫起于天灾了。

明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出现了全国性的旱灾,万历、崇祯年间的旱灾越发的频繁。

五月,飞蝗蔽天。六月,江西饥,河南旱,密县民妇生旱魃,浇之乃雨。八月,襄城县莎鸡数万自西北来,莎鸡固沙漠产,今飞入塞内,占者以为兵兆。十一月初八日甲辰,洮州卫地震。——《明季北略·卷九·崇祯六年葵酉》

《大明劫》中那些孙传庭要求乡绅捐款时,乡绅们全都以连年大旱,粮食歉收为由头推辞,由此可见《大明劫》中大旱的背景是符合史实的。

以上史料也显示,明崇祯六年蝗灾、大旱、地震等天灾不断,而明末大鼠疫就是开始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搜史君觉得这绝对不是巧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二月,海丰雨血。三月,山陕大饥,民相食。山西自去秋八月至是不雨,大饥,民相食。四月,山西永宁州民苏倚哥,杀父母炙而食之。——《明季北略·卷十·崇祯七年甲戌》

老鼠以草种粮食等为食物,而由于这场天灾导致百姓连年歉收,人都没有粮食可吃,更何况老鼠。上文史料也说明了,在山西地区,“民相食”“杀父母炙而食之”。饥荒使人饥不择食,更何况老鼠。

老鼠身体内携带大量病菌,大量老鼠没有食物可吃,病毒在体内爆发,老鼠也越发的羸弱。同时人也没有粮食可以食用,尚可以人为食,以老鼠为食也就不足为奇了。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老鼠体内的病菌就传入了人的体内。

明末大鼠疫起于崇祯六年,发源地是山西,这些史料完全符合搜史君的推测:

明末的气候变化,造成明朝全国范围内连年大旱,而山西最为严重,连年的饥荒造成了“鼠疫”的爆发,进而引发了“瘟疫”。

所以最终确定,“明末大瘟疫”的起因,并非“人祸”而是“天灾”。

二、明末大瘟疫的蔓延

众所周知瘟疫蔓延速度是极快的,《大明劫》中为了阻止瘟疫蔓延,医师吴又可向军营进言需要把军营中染病的士兵和正常的士兵分开,以防人人传染,开窗通风,防止疫气聚集。原因就是瘟疫可以通过口鼻呼吸相互传染。

当然,当时并没有说在孙传庭军中蔓延的就是瘟疫,吴又可称之为“疠疾”。

明末大瘟疫造成的影响比十分严重,从《大明劫》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来,这“疠疾”可以进行人传人。而且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死亡率也是极高,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

沿街小户,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间的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也。---《明季北略》

而鼠疫最终演变成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瘟疫,与李自成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流寇和明朝镇压的军队。鼠疫在明崇祯年间传入河北,随着李自成与明朝镇压的军队传到更多地方。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了北京,也就在北京形成了“京师大瘟疫”。

所以搜史君以为,鼠疫之所以能扩大,有一下几种原因:

(1)流民四起,因为饥荒人们四处逃散,所致扩散。

(2)战乱频繁,起义军与镇压军队频繁移动,所致扩散。

(3)医疗意识淡薄,当时的人并不知道“瘟疫”“疠疾”可以通过飞尘散播,没有防范意识,所致扩散。

(4)天灾大旱,老鼠为了寻找食物,频繁迁徙所致。

在《大明劫》中吴又可这样解释“疠疾”:

“飞尘平日里看不见,但并不代表没有,病邪就像这些飞尘一样,在空气中来无影去无踪,闻不到也看不到。如果人吸进了疠气,然后染上了瘟疫,在呼出传给你,你呼出在传给他人,这就是瘟疫的传播途径。”

在这里吴又可形象的指出了瘟疫的传播途径。

吴有性(也就是《大明劫》中的吴又可)在《瘟疫论·原序》就着重指出:

“崇祯辛已(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而吴又可经过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与对疫病的分析,找到了控制瘟疫传染与蔓延的方法和瘟疫病因。

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瘟疫论》

面对瘟疫,吴又可不仅找出了瘟疫的传播途径,还研制出了达原饮、三消饮、白虎汤等用来防治瘟疫。

吴又可领先世界近200年开创性地提出了病毒学说以及病毒的传播原理,崇祯年间,吴又可回到老家苏州东山,于1643年完成了不朽的名著《瘟疫论》从而奠定了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基础,书中所记药方“达原饮”用于治疗非典收到了奇效。

异常的天气气候,引发的旱灾、蝗灾、鼠疫,造成了波及全国的疫病,而“天灾——饥荒——瘟疫”的恶性循环形成了这场明末大瘟疫,不仅仅是对明朝百姓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加速了明朝灭亡。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

意思是说:“不治疗已发生的病变,治疗未发生的疾病,不治疗已经乱了的世道,治疗未乱的世道。”这疾病不是突然就产生的,它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历朝列代都是始终兴衰,治病和治国一样,都是重驭世之道,轻经世之道。这句话不仅仅适用医治明末的瘟疫,更适用明朝此时的状态,明朝积病已久,不是一味猛药可以治愈的。

参考资料:《周礼》、《明史》、《明季北略》、《黄帝内经》、《瘟疫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震动。彼时,英国记者贝特兰曾受美国好友埃德加·斯诺的委托特意来到西安实...
原创 中... 全文共16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一个 家族庞大 、 子孙兴旺的大...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是许多中原王朝的必修课。他们把长城视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自西周以来,...
原创 刘... 刘备的家庭正在衰落,所以他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办法赚钱和补贴家人。但是刘备与众不同。他喜欢好看的衣...
原创 为... 自古江山英雄才人辈出,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为了能够享受和平安稳的日子,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历史中许多名人...
原创 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炮火隆隆,数十万朝鲜人民军全面撕破38线,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700多年前,蒙古大军用几天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
原创 殷... 20世纪,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殷墟,被称为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为这里已经大大小小发掘了...
原创 英... 引言 现在人们常用“运筹帷幄”一词形容十分有远见的人。《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曾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
原创 顺... 前言 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帝王,后世也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中哪一位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