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的永安托孤,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创始人
2025-06-25 07:32:28
0

刘备永安托孤并没有将蜀汉的兵权交给李严,蜀汉的政治、军事大权还是在诸葛亮的手中,李严只是诸葛亮的一个副手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备永安托孤的安排。

按照《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病笃,托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李严只不过是以尚书令的职务,作为诸葛亮的副手,协助诸葛亮罢了。

再看《三国志·李严传》的记载,“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中都护”是一个很有趣的官职,就是一个中央总监军,这官很大么?在刘备去世之后,有诸葛亮在,这官职根本就没什么实权,虚职而已。

“统内外军事”,李严也只是有权监护蜀汉的内外军事,监督而已,只要诸葛亮不理他,他监督什么呀?

如果是“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一起理解,李严只能统永安一地的内外军事罢了。如果真是要李严监国,至少要跟新皇帝一起住成都吧,连成都都去不了,这个官职有多少实权呢?只能管理一下永安当地的内政和驻军罢了,完全谈不上将蜀汉的兵权全部交给了李严。刘备看人还是比较准的,李严根本没有能力统领蜀汉的全部军队,刘备怎么会交给他。

李严的“尚书令”、“中都护”和“统内外军事”,其实只是一个名头罢了,实权绝不在他这里。

再看诸葛亮,被刘备招到床前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敲山震虎呀,还好诸葛亮忠心无二,“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回答的正确,让刘备信任了诸葛亮。刘备这才诏敕后主:“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当时在成都,不在永安。刘备还把在永安的鲁王刘永叫过来说,“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刘备这时虽然信任了诸葛亮,但还是有点不放心,把自己的儿子鲁王刘永叫过来,表面是说让他们兄弟要以父亲的礼仪对待诸葛亮,跟诸葛亮好好合作。其实,也是让刘永作为见证人,监督好诸葛亮。

而诸葛亮呢,托孤之后的官职并没有太大变化,还是“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录尚书事”,这个官职可比“尚书令”的实权大多了,一般是权臣的加官。“尚书令”只管全国的政务、诏令等,而“录尚书事”的权力范围可是全国的政务、军事、宫廷禁卫等等一切大小事务,说白了就是代帝理政。这个,李严哪里比得了,蜀汉的军事大权还是在诸葛亮手中。

其实,永安托孤时,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在场,他就是赵云。“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刘备是最信任赵云的,赵云可是至少两次救过刘禅的性命,刘备是要将赵云留给刘禅使用的。刘备一去世,赵云就被封为了“中护军”,皇帝的禁卫军归赵云统辖,不信任不会给这个官职。只是诸葛亮权倾朝野,刘禅也就没法重用赵云了。猜测赵云应该是有刘备的密令的,自从刘备在永安养病开始,赵云就没离开过。

如果从蜀汉全国的大局分析,蜀汉内部当时主要分为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等三派。刘备最信任的肯定是荆州派,也就是诸葛亮这些从荆州时期就跟随他的人。但是呢,刘备也要拉拢东州派,就是李严、吴懿等为代表的原刘璋的部下。吴懿已经是刘备大舅子了,刘禅是吴懿的外甥,可以信任。然后再加封李严,并且让李严驻外,一是安抚东州派,同时,牵制一下诸葛亮,万一出现问题,吴懿、赵云可以保着刘禅投奔李严。

刘备的永安托孤,诸葛亮还是核心重臣,赵云是刘禅的安全保证,而李严是刘禅的退路。只是李严实在是能力有限,在北伐时,因为粮草问题,被诸葛亮弹劾废为庶民,有负于刘备的重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震动。彼时,英国记者贝特兰曾受美国好友埃德加·斯诺的委托特意来到西安实...
原创 中... 全文共16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一个 家族庞大 、 子孙兴旺的大...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是许多中原王朝的必修课。他们把长城视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自西周以来,...
原创 刘... 刘备的家庭正在衰落,所以他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办法赚钱和补贴家人。但是刘备与众不同。他喜欢好看的衣...
原创 为... 自古江山英雄才人辈出,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为了能够享受和平安稳的日子,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历史中许多名人...
原创 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炮火隆隆,数十万朝鲜人民军全面撕破38线,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700多年前,蒙古大军用几天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
原创 殷... 20世纪,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殷墟,被称为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为这里已经大大小小发掘了...
原创 英... 引言 现在人们常用“运筹帷幄”一词形容十分有远见的人。《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曾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
原创 顺... 前言 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帝王,后世也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中哪一位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