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位老人是袁崇焕墓最后的守墓人,为何没有继承者?原因让人落泪
创始人
2025-06-24 20:02:12
0

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秋,18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决定杀掉战功赫赫的袁崇焕。

袁崇焕被杀现场极其惨烈,《明史》中这样记载,“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城百姓,从刽子手争取之。刽子手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间,由且唾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之。骨肉俱尽,只剩一首,传视九边。”

就这样,大明最后的名将被凌迟处死,而且罪名还是“叛徒”,实在让人悲叹。袁崇焕被凌迟后,除了头颅外,其他尸骨全部被围观者生吃掉。

也许上天怜悯袁崇焕,就在他的头颅即将被拿到边疆示众前夕,袁崇焕的旧部佘氏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的头颅偷了出来。这是杀头之罪,佘氏深知这一点,他将袁崇焕的头颅埋在位于现今北京广渠门内佘家馆街的自家后院里。

这名佘氏的士兵,临死前留下一个遗愿:子孙世世代代要给袁崇焕守墓。到了本世纪,袁崇焕的守墓人来到了佘家第十七代,具体守墓人是79岁的佘幼芝。

据佘幼芝介绍,佘家有一个流传300多年的祖训:佘家世世代代不得回到广州顺德老家,只能留在北京为袁崇焕守墓;佘家后代都不能做官;佘家世世代代需要读书明义,把袁崇焕的英勇事迹一直传承下去。

佘幼芝出生后,家里没人告诉她长大后要守墓,但她年幼时经常看到父亲和伯父们认真恭敬地给袁崇焕扫墓,每逢清明、春节,佘家人在祭祖时都要县先祭拜袁崇焕。

也是那时起,佘幼芝明白了袁崇焕在她们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可让佘幼芝意外的是,自己可能是袁崇焕墓的最后一位守墓人,至于原因,听起来很是悲伤。佘幼芝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幕显得无比悲壮。

每当有人来看完佘幼芝,当聊到家族给袁崇焕守墓这件事时,佘幼芝总会泪流满面,“佘家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可儿子的离世,自己守墓又困难重重,想到这些,我总担心佘家能否继续守墓。”

参考资料:《明史·袁崇焕传》、《最后的守墓人之佘幼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藏在深山”到“全网热销”:... 清晨山里,马头岩茶农陈师傅正将刚采下的肉桂鲜叶装进标有编号的竹篓——这篓茶叶将全程由他手工制作,从萎...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铁帽子王作为皇亲国戚中的佼佼者,往往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财富。他们不仅...
陕西澳华瓷业取得新能源汽车用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澳华瓷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能...
原创 身...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虽然奉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但也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海外贸易。例如宋朝和元朝,那个是引...
原创 宋... 引言: 自唐朝灭亡后,中国便陷入了五代十国以及辽宋对峙的分裂时期,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了不少英雄豪...
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小伙已抵达中... 埃文· 凯尔已经抵达中国! 埃文·凯尔就是两年前 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证据的 二战相册捐赠给中国的 那...
原创 孙... 孙科在民国可谓大名鼎鼎,他是孙中山的儿子,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名气不用多说。他很早就跟着父亲孙中山开始...
非洲丛林的秘密:加玛的逆袭 在遥远的非洲丛林,狂野与神秘交织的丛林中,生活着一家花豹。花豹妈妈,她的名字叫做贝迪,是这片古老土地...
原创 他... 标题:继母与子婚配的历史争议 在历史的长河中,伦理关系常常是文化和道德评估的焦点。特别是关于婚姻的...
原创 钟... 钟会的叛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灭蜀之后,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