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曹操戎马一生》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最成功的管理者不是事必亲躬而是所领导的团队有信得过的人,有可用之人,而管理者所需要是一双识才的眼睛,一颗爱才惜才容才的心。
如果要论三国时期最强战队,非曹操莫属,曹操团队里都是人才济济。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道出求贤若渴的期盼,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定了曹操在求贤纳才的这条路上的笃定。
曹操不仅善于识人,更善于养人和用人。陪伴在曹操左右的,有“元老级别”的乐进和李典,有从敌方阵营“挖墙脚”得来的荀彧和郭嘉,还有见势不妙投奔曹营的徐晃和张郃,当然也有曾经的俘虏变成后来的心腹,可谓是海纳百川。
曹操以惜才爱才用才而著称是一方面,另外曹操的“多疑谨慎”的程度当然也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主要体现在曹操在军事军权方面,一般都不放心给“外人”授权,而是选择只启用自己身边的亲信,比如夏侯和曹氏。
其实,曹军中最杰出厉害的大将既不是夏侯兄弟也不是曹氏的将领,而是一名姓张的大将,即张辽大将。曹操在当时的北方有三支主要军队,东方是以张辽为首,西方以夏侯渊为首,而中间则以亲信曹仁为首。
这三支队伍,西方的夏侯渊PK刘备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失败告终,中间的曹仁则是在最后关头力挽狂澜,避免了大势将去的惨烈结局,而只有东方的张辽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打败东吴。三支队伍一对比,张辽可谓是独树一帜。
试想,如果曹操的三条防线各有三个张辽,那么,同时东方、中间、西方三支队伍打败刘备、关羽、东吴可以说是不在话下。或者说,曹操自己守住一条战线,说不定最后也可以取得三条防线的全面胜利,说不定统一三国的人就是曹操,而三国时期的历史也说不定被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