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翻开历史的画卷,我想大家都会被东汉末年那段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深深地吸引。就在这样一个乱世,有一个人却在悠悠青史中留下了特殊的一笔:为谋是诸葛亮北伐的阻碍,为将则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他就是张郃。那么为什么说他是那个多智近妖的孔明的克星呢?
一、隆中一对,三分天下。
三国后期,诸葛亮秉承刘备收复中原,一统天下遗愿,率领川蜀大军,挥师北上,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北伐。
然而,结果却大大地超出了孔明的预料,在后三国人才凋零的时期,张郃挑起了魏国的大梁,败马谡于街亭,斩张苞于马下,挥师西进,收复失地,迫使孔明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不得已返回蜀地。就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的良将,却有着一段传奇的过往。
相传,张郃乃是奎木狼转世,携满天霞光降生,因命格太硬,幼时便父母双亡,坎坷半生。
年长后,参军入伍,随韩馥投奔袁绍,开启了征战一生的旅程。
他不同于其他将领,不仅勇武,还熟读兵书,对战局的把控非常人所及。
后来,夺幽州,擒公孙,一代名将的风采逐渐显露。
袁绍并非明主,官渡之战中,曹操率大军突袭袁绍的粮草大营乌巢,张郃认为曹操大营坚固不易攻取,建议救援守在乌巢的淳于琼,如果粮草辎重被毁,就在无回天之力了。
但这袁绍哪肯听他的,执意命张郃进攻曹操的大本营。
结局正如他所料,曹操的大营非但没能攻下,还陷入了胶着状态。
乌巢被拿下后,曹营两方人马汇合,张郃陷入死地。
他清楚地知道,现如今,己方人困马乏,而敌人却士气高昂,自己又如何能扭转乾坤。
无奈之下,只得投降曹操。
那么这么一位文武全才的大将,在一代雄主曹操的麾下,又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呢?
二、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
张郃归降曹操后,深受重用,平乌桓,战马超,在猛将如云的曹魏大营中依然熠熠生辉。
不过在他众多的征战之旅中,还数巴西之战和汉中之战尤为精彩。
大家都知道,张飞之所以叫猛张飞,是以他的骁勇著称,众多三国名将中,大都见了他都得犯怵,但张郃却与之大战五十回,在劣势中全身而退。
曹操西征张鲁成功后,派张郃,夏侯渊等人留守汉中。
刘备当然知道汉中乃兵家必争之地,便派张飞从巴西出击张郃,这两个绝世名将便在战场相遇了。
张郃进军宕渠,与张飞相抗五十多日,张飞寸土未进。
后来蜀军走小道突袭张郃,让其深陷包围,原以为这是必死之局。
谁曾想,在此危局之下,张郃与张飞大战五十回,率领十余骑全身而退。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全面进攻汉中,率领数万兵马,猛击张郃,却无功而返。
无奈之下,刘备只得请益州的援兵相助。
在之后,与张郃同守汉中的夏侯渊被刘备所杀,曹操亲自出兵汉中也未能取胜,只得撤出汉中。
这其中,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杀时,说到:“可惜没能杀了张郃”。
由此可见张郃在蜀军中的地位。
金子是会发光不错,但也需要给予发光的平台,虽然这两场战役结局并没有胜利,但依然掩盖不住张郃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期的独有才华。
那么为什么说张郃是诸葛亮的克星呢?
接下我们就来说一说他是如何打破诸葛亮的计划。
三、
张郃用兵灵活多变,也是骁勇无双的时之名将。
如果你认为他只是一个莽夫,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除了骁勇以外还是一个通晓诸子百家的文化人,与儒生交往频繁,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儒将。
所以在后三国人才凋零的时期,呈现举世无敌的姿态。
太和二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一时间占领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城池,魏国朝野震动。
这时,众人慌张之时,张郃主动请缨,迎战蜀军。
街亭之战,他断去马谡的水源,发动进攻,大败蜀军,一时间迫使孔明不得不退回蜀地,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不仅如此,张郃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三座失地,可谓攻无不克。
然而天有不测风雨云,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与之对峙在略阳,诸葛亮不得已退守祁山。
当时的魏军主将司马懿强行另张郃追击,兵至剑阁木门,一场漫天箭雨,带走了这个征战一生的老将。
有人说,这也是司马懿故意为之,如今看来,阴谋也好,阳谋也罢,结局的壮烈难掩将军的风采。
只能说,他不幸生在了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不幸明主伯乐的难得,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结尾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画卷,张郃用他的长刀,在历史的扉页里留下了深深地一道痕。
他出生坎坷,却依然光芒万丈。
在那个谋臣,武将纷至沓来的乱世,张郃武能战张飞,文能挡诸葛,风华一世绝代。
莫以成败论英雄,他用他的独特方式留给了青史一部独特的传奇。
那么在你的心中,张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