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后的军统女特务,每天半包烟,看淡往事,感谢国家养她31年
创始人
2025-07-29 07:02:41
0

俗话说得好: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有人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看尽人间繁华,遭遇诸般苦难。随着岁月到来,这些人年老的时候,对于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可能只剩下追忆,内心早已平静,王庆莲就是这样的例子。

王庆莲,中国最后的军统女特务,曾经跟臭名昭著的戴笠、毛人凤共事过,是国民党军统局最机密的部门——译电科的成员。王庆莲在工作期间曾经破译过839种密码,因此而牺牲的人数高达上万人,尽管她从未开过枪,更没有亲手杀害过任何人。

王庆莲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王庆莲并没有跟着离开,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大陆,这也导致她在后续各种政治运动中,因个人历史原因遭到迫害,这跟她在军统局工作时,那段光鲜艳丽的人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今王庆莲早已白发苍苍,对于过往的人生,她也只剩下追忆而已,可能还会感叹一声命运无常。那么,王庆莲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加入国民党军统局?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意跟着国民党离开大陆呢?

阴差阳错成为特工

王庆莲的出身不好,她的父母都是浙江省江山县的贫农。王庆莲不满一岁时,父亲便因为意外去世,导致家中重担全部落在母亲的肩上,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只能四处打工,没有时间照料王庆莲,将她寄养在外婆家。

虽然说家境困难,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是王庆莲的母亲是个有智慧的人,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坚持让王庆莲上学读书,这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虽然母亲很努力地在供养王庆莲读书,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恰逢抗战爆发,社会时局混乱,导致家中生计难以为继,王庆莲在小学毕业以后,不得不中断学业,来到大街上卖香烟补贴家用。因为这个原因,王庆莲特别痛恨日本人。

1943年4月,此时王庆莲刚满15岁,家中的境况越发糟糕,急得母亲直抹眼泪。恰好那时军统局来到当地招聘,母亲便为王庆莲报名,希望可以混口饭吃。靠着自己的小学学历,王庆莲成功被军统局的人录取了。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来到最严峻的时刻,军统军人手严重不足,所以才会连王庆莲这个未成年小女孩都要。当时被录取的还有其他十九名少男少女,一行人坐着大卡车,一路上从江山县出发来到重庆。

军统局旧址

起初,军统局将王庆莲下放到造纸厂工作,负责生产电报所使用的纸张。在造纸厂工作一年后,可能是觉得王庆莲老实能干,可以守得住秘密,军统局总部便将她调回来,让王庆莲来到军统局最机密的部门——译电科工作。

译电科的人基本上都是江山人,都是王庆莲的老乡。当初军统局会来到江山县招募人员,是因为江山话是全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一屋子的江山人,日常交流都是江山话,哪怕被敌方的情报人员截获情报,可能会因为不懂江山话而选择放弃。

除此以外,军统局也有规定,禁止译电科的工作人员,互相交流自己翻译的电报内容,否则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得益于这个举措,译电科的保密性得到极大地提高。就这样,王庆莲开始了自己身为军统女特务的生涯。

离开军统局

译电科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工作十小时时间,雷打不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译电科不允许工作人员请假,当时中国整个华南地区的电报都是由这个小小的科室进行翻译的。

年轻时的王庆莲

译电科的翻译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王庆莲需要将从电报上得到的数字做加减法,然后再从各种不同的密码本上获取情报,工作繁琐且枯燥。有的时候翻译出现错误,就会被上面的人打回去重做,这让王庆莲苦不堪言。

虽然工作繁琐枯燥,但是王庆莲的闲余时间丰富多彩。年轻时候的王庆莲非常爱美,喜欢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用口红将自己的嘴巴抹得鲜艳动人,甚至特意花大价钱,将自己的旗袍改得更显自己的身材。

王庆莲生性活泼开朗,在译电科有着极好的人缘,加上王庆莲长得确实耐看,所以很快整个军统局都知道,在译电科有着一个爱笑爱打扮的女孩。

当时的军统局有规定,每个礼拜有半天休息时间,王庆莲喜欢用这个时间来看电影。当时电影院里面有很多电影,既有国内著名演员的影片,也有来自国外的知名电影,这些都让山沟出来的王庆莲感到新奇不已。

后面王庆莲还迷上跳舞,她的交际舞还是跟着影片学习的。为了晚上可以溜出去跳舞,王庆莲白天拼命地完成任务,到了晚上就悄摸摸跑到当时的胜利大厦的舞厅,尽情在舞池里面放纵自己。

起初,王庆莲不太会跳舞,一个当时很有名的电影演员,叫做王豪,过来请王庆莲跳舞。王庆莲说自己不会跳,王豪说不会可以学,并且亲自教王庆莲跳交际舞。

后面根据王庆莲的回忆,说自己最开始的时候笨手笨脚,把人家的白皮鞋都给踩黑了,但是人家脾气好,也没有怪她。在王豪的教导下,王庆莲很快便学会交际舞。

为了情报的保密性,军统局禁止工作人员参加舞会,也不可以跟外面的人谈恋爱,一旦被抓到,就要关禁闭。但是王庆莲顾不得这些了,在城市的繁华中,她已经彻底地沉浸在这个新潮且快乐疯狂的世界里面。

好在王庆莲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加上人缘好,知情的人对此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让王庆莲在军统局里面,度过了自己人生无忧无虑的三年时光。后面在回忆中,王庆莲也表示这三年是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既然在军统局的生活无忧无虑,为何王庆莲还要选择离开?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她就是王庆莲的直属上司——姜毅英。

姜毅英

姜毅英是军统局里面唯一的女少将,同样也是江山人。前面我们说过,王庆莲在军统局里面人缘不错,江山人都跟她要好,加上年轻长得漂亮,所以姜毅英对王庆莲挺嫉妒的,总想找机会让王庆莲滚蛋,可惜未能如常所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军统局的工作人员需分批坐飞机回到南京。由于工作表现不好,姜毅英不让王庆莲早回去,王庆莲心高气傲,不愿意接受姜毅英刁难,就约上6个同事,一行人坐汽车、火车回去,直到1946年7月才到南京本部报告。

看见王庆莲回来报告,姜毅英跑过去吓唬她,说:娜尼鬼(江山话:小姑娘)的工作表现不好,要把你关起来。

按照道理来说,王庆莲的工作表现虽然不好,但是也不至于被关起来。然而当时王庆莲年轻,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竟被姜毅英吓住,想着赶紧离开军统局,可是又担心姜毅英不愿意放人。

第二个月,姜毅英的未婚夫从美国回来,姜毅英需要去上海跟未婚夫结婚。虽然姜毅英跟王庆莲的关系不好,但是军统局女性工作人员少,姜毅英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做伴娘,于是就叫王庆莲过去。

一个星期过去,王庆莲从上海回到南京。趁着姜毅英度蜜月的时机,王庆莲连忙向上级打了长假的报告,这份报告被送到局长毛人凤的手中(彼时戴笠已死)。

毛人凤问王庆莲:为什么要请假?

王庆莲回答道:我的妈妈身体不好,我想回去照顾一段时间。

听到王庆莲这样说,毛人凤就批准她的请求。就这样,王庆莲离开了军统局,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因为职位的特殊性,军统局自然是不会随意放走一个熟知情报的人,所谓的长假只不过是王庆莲脱身的借口。

1949年,军统局跟着国民党撤到台湾去,临走前军统局联系到王庆莲,问她愿不愿意跟着他们一起离开。王庆莲说不愿意,自己要是离开,谁来照顾自己的母亲?

听到王庆莲这样说,军统局的人也算是明白王庆莲想要脱身的想法,然而当时时局混乱,加上王庆莲也只是个无关要紧的小角色,所以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王庆莲留在了大陆。

离开军统局的生活

王庆莲离开军统局时,内战刚爆发不久,国共两党依然在进行和谈。不知道怎么回事,王庆莲居然被人划分为反革命,这让她感到十分的委屈。王庆莲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翻译电报而已,没有开过枪,也没有杀过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国民党已经败退台湾,但是依然有大量的特务留在大陆,时刻紧盯着新中国的动向。为保证国家安全,国家和人民也是对这些特务严防死守。

1951年,王庆莲被人举报以前是军统局的特务,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彼时王庆莲只有24岁。王庆莲跑到杭州公安局,将自己的历史毫不保留地说出来。考虑到王庆莲认错态度诚恳,组织决定不将她关押,让她去杭州白肉市场工作,以观后效。

后面组织又让王庆莲来到粮食局工作,在这8年的时间里,王庆莲每天过得胆战心惊,害怕自己丢掉了饭碗。

1958年,因为个人历史原因,王庆莲被下放到农村接受监督劳动。来到农村,给王庆莲安排的房子前面挨着羊圈,里面关着羊,羊圈的后面堆着木柴,王庆莲就在木柴堆空出来的地方搭张床,就这样跟牲口相伴生活。

来到农村的当天晚上,王庆莲去食堂买晚饭,回到自己的“家”时,王庆莲终于忍不住哭出来,自己还不到35岁,人生就这样完了?可能这时哭泣的王庆莲还不知道,苦难的日子还在后头。

王庆莲所在的农村是水乡,每次出去劳动都要乘船,王庆莲只有5岁的孩子就扔在家里没人管。冬天的时候,王庆莲要跟着众人来到很远的地方修建水利,晚上回不来,就随便在当地农民家的土地上铺稻草睡觉。当时修建水利的队伍里面,就只有王庆莲一个女的,这让她感到十分的屈辱。

身体跟精神上的折磨,让王庆莲看不见生活的希望,以至于王庆莲选择了跳河自尽,好在被人及时发现救上来。被人救上来以后,王庆莲突然醒悟过来:比我地位高的人都跟我一样在劳动,我算什么东西?这样就活不下去了?

就这样,凭借着心中的一口气,哪怕遭遇各种折磨,王庆莲都选择坚持了下来。在农村劳动的23年时间里面,王庆莲可谓是受尽各种磨难。

1979年,经国家政策平反,证实王庆莲的丈夫政治成分没有问题,可以离开农村了。得知这个消息,夫妻二人抱头痛哭,这样的苦日子总算是可以结束了。

考虑到自己的妻子,王庆莲的丈夫并没有选择离开。后面没过两年的时间,王庆莲自己也被政策平反,对于王庆莲曾经的经历,国家已经不计较了,这让王庆莲非常的开心。

后面夫妻二人继续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王庆莲就跟着自己的丈夫回到江山县。看着家乡熟悉的一草一木,王庆莲流下激动的泪水,在离开家乡的时间里,自己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了。

此时经历过人生各种大起大落的王庆莲,终于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时间里,王庆莲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下,王庆莲染上了烟瘾,从最开始的一天一根,发展到后面的一天一包香烟。纵使自己年纪大,身体素质不行了,王庆莲依然保持着每天半包香烟的频率,对她来说,抽烟已经成为一个更改不掉的习惯。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王庆莲说:我是很感激国家,我在农村待了23年时间,国家给我算成是工龄,我到现在退休31年,国家也养了我31年,我内心是感谢党的,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在问到家人的时候,王庆莲说:我这辈子对不起四个人,他们都是我的家人。第一个是我的母亲,我没有给她养老,她反过来还得帮我养孩子;另外三个人是我的儿子,因为我的原因,一个儿子初中毕业就没读书,另一个小学毕业,最后一个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后面我问小儿子:你恨妈妈吗?小儿子说不会,这样我的心里才好受些。

总结

如今王庆莲已经是白发苍苍,像其他老年人一样,王庆莲享受着自己的晚年生活,看淡了以往发生过的事情。

纵观王庆莲的一生,青年时期在军统局享受着人生的美好,中年时期在农村遭遇着生活的折磨,到了晚年,总算可以享受平静的生活。通过王庆莲的人生,我们可以窥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二。

人生在世,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不管是加入军统局,还是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劳改,似乎都不是王庆莲自己的意愿。好在面对命途多舛的人生,王庆莲总是可以保持住乐观的心态,这样才可以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放下曾经过往的种种,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石... 在清朝末年曾经爆发一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这次运动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虽然起义军当...
原创 宋... 公元1162年农历6月,南宋首都临安城的皇宫。当朝皇帝宋高宗以“倦勤”为理由宣布退位,将皇位让给了他...
吕布一生只斩两将,只因两项记录... 吕布,这位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将,以其无与伦比的武艺和桀骜不驯的个性闻名于世。在那群雄割据、战火...
原创 8... 1933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有一位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尔的年轻飞行员被派往中国,正是他给后世留下了...
原创 雍... 雍正登基后,张五哥选择为老十三守灵,自然又加重了自己在新君心中的份量!为什么这么说?雍正登基后在面对...
原创 宋... 中国近代有很多杰出的女性革命者,但要说国母级别的,非宋庆龄莫属。 一、处处打脸蒋介石 孙中山先生逝...
原创 中... 欧洲中世纪动荡,腐朽,黑暗,但也是欧洲经济,文化,政治得到磨炼、发展,取得成就的一千年。中世纪时期所...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两个大一统朝代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整合期,...
原创 在...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皆由后人书写,无论怎样严正对待,都难免夹杂了作者的 个人情感 以及 统治者 的...
原创 毛... 毛主席与蒋介石,孰强孰弱? 一场重庆谈判就立马见高下。 有人是这样描述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和蒋介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