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建“汉”的目的不纯?或许他也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创始人
2025-07-29 07:02:33
0

搜史君专注高质量文章,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匈奴人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唐尧、虞舜以前就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住在北方蛮荒之地,随着畜牧活动而迁移。这就使得匈奴人拥有了很大的机动性,在迁移的过程中,匈奴人也拥有了强健的身体。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史记·匈奴列传》

但是匈奴人和中原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由于匈奴人常年以游牧为生,不从事农业生产,所以侵扰中原地区就成了匈奴人的常态。

而西晋末年的“汉”朝,并非中原人建立的,而是一名“刘”姓的匈奴人建立的,一名匈奴人姓刘,还将自己建立的朝代称为“汉”这又是为什么呢?

让搜史君先带大家来看看匈奴人和汉人之间的联系。

公元前215年,匈奴人被秦国大将蒙恬击败,赶出了河西走廊。但是经过秦末的大乱,中原整体实力下降,匈奴人在西汉前期又强大了起来,时常侵扰西汉,并且控制了西域部分地区,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被大将霍去病击败“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汉元帝刘奭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自请为婿,娶王昭君为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之后的60多年里汉朝与匈奴保持了和平。

说这些的原因是,和我们后面要说的刘渊建立的有着莫大的关系。

匈奴族人的部分南迁,在东汉初年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献帝建安年间,匈奴人被分为五部,选拔里面的贵人作为首领。南单于於扶罗的父亲羌渠单于,但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匈奴人的姓名而是一个汉人的名字——刘豹。匈奴人曾经以和亲为理由,说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外孙,用外祖父的姓为姓。匈奴人用刘姓,是匈奴人逐渐汉化的标志,而刘豹是第一个有历史依据采用汉姓的匈奴人。

搜史君认为刘豹之所以将自己改成汉姓,并不是说他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刘渊在不久得将来会建立一个朝代,所以说刘豹改为汉姓,对于刘渊后来建“汉”只是一个历史的巧合。

那么刘渊建立一个朝代为何不像其他朝代一样自己重新起一个国号,而要沿用“汉”为自己的国号呢?

搜史君先来带大家看刘渊说过的一句话:“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今见众十余万,皆一当晋十,鼓行而摧乱晋,犹拉枯耳。上可成汉高之业,下不失为魏氏。”(《晋书》)他的意思就是大禹和周文王都不是出自中原地区,而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品德使得众人臣服,现在晋朝弊病太多,我刘渊要摧枯拉朽,建立一个新的朝代,成就像汉高祖一般的基业。

单单从这一句话搜史君看到了这么几点: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禹和周文王都不是最正统的中原人,但是依旧能开创伟业,被后人铭记。所以我刘渊虽然是匈奴人,却依旧可以像他们一样建立自己的基业。

(2)对晋朝目前的状态,表示可以取而代之

此时的晋朝,正处于皇室之间的内斗。而晋朝自建立之初到“八王之乱”仅仅历经两代君主,这也是让刘渊看到可以取而代之的希望所在。

(3)刘渊的志向很“高”

首先刘渊的这个“刘”字,就是来源于“汉朝”。而汉高祖刘邦可能就是刘渊的偶像了,白手起家开创了大汉王朝,汉朝的国祚也是极为长久的,刘渊的志向就是能像汉高祖刘邦一般开创一个王朝。

从这几点看出来刘渊却是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可是刘渊为自己为何要沿用“汉”作为自己的国号呢?

对于称“汉”刘渊是这么解释的。

“虽然,晋人未必同我。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晋书》

晋朝人也许不认可我,但是汉朝之所以能有如此长的国祚,是因为顺应民心,以德为本。昭烈皇帝能在一州之地,造就三分天下的壮举,我刘渊是汉的外甥我也可以有如此建树。

从这里搜史君看出来了,刘渊已经完完全全将“汉”作为自己的祖先了。

即使在自己登基称帝时,也将汉朝的历任皇帝的事迹一一讲述,最后说到司马氏篡权,祸乱汉朝江山使得百姓生灵涂炭,自己站出来为汉朝代言,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元海乃为坛于南郊,僣即汉王位,下令曰:“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今天诱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顾兹尫暗,战惶靡厝。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晋书》

对于刘渊之所以做这一系列的动作,搜史君觉得有以下两点。

(1)声明自己的正统性

正统性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皇位等一些世袭爵位的继承人都是以嫡长子作为正统继承人的。国家也一样,刘渊之所以选择以“汉”作为自己的国号,是因为“汉”在大多数人眼里属于正统。刘备当年之所以能和吴、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和他拉起自己为汉室子孙的旗号不是没有关系的。

(2)百姓的观念

汉朝建立百年之久,百姓们造就当自己是“汉”人,将自己的国号称为“汉”有利于百姓接受。只有百姓在心理上接受了这个“事实”,那么刘渊统一的志向就能方便得多。这也就是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渊作为一个匈奴人,他所建立的国家称为“汉”,并且在其父亲刘豹时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这虽然是一个巧合。但是刘渊以“汉”为国号一定不是巧合,经过搜史君以上的分析,认为刘渊建国沿用“汉”为国号说明刘渊是一个极有政治头脑的高明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石... 在清朝末年曾经爆发一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这次运动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虽然起义军当...
原创 宋... 公元1162年农历6月,南宋首都临安城的皇宫。当朝皇帝宋高宗以“倦勤”为理由宣布退位,将皇位让给了他...
吕布一生只斩两将,只因两项记录... 吕布,这位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将,以其无与伦比的武艺和桀骜不驯的个性闻名于世。在那群雄割据、战火...
原创 8... 1933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有一位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尔的年轻飞行员被派往中国,正是他给后世留下了...
原创 雍... 雍正登基后,张五哥选择为老十三守灵,自然又加重了自己在新君心中的份量!为什么这么说?雍正登基后在面对...
原创 宋... 中国近代有很多杰出的女性革命者,但要说国母级别的,非宋庆龄莫属。 一、处处打脸蒋介石 孙中山先生逝...
原创 中... 欧洲中世纪动荡,腐朽,黑暗,但也是欧洲经济,文化,政治得到磨炼、发展,取得成就的一千年。中世纪时期所...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两个大一统朝代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整合期,...
原创 在...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皆由后人书写,无论怎样严正对待,都难免夹杂了作者的 个人情感 以及 统治者 的...
原创 毛... 毛主席与蒋介石,孰强孰弱? 一场重庆谈判就立马见高下。 有人是这样描述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和蒋介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