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是因为他是个双性恋吗?
创始人
2025-06-23 12:32:13
0

李承乾8岁那年,他的父亲李世民接受李渊的禅让成了皇帝,登基之后的李世民随即把李承乾立为了太子。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在家庭中地位很高,而且他的才能很出众,贞观9年,李世民为父守丧,把政事都交给他来处理,这7个月里,17岁的李承乾表现良好,之后李世民又多次让他接手朝政,对他悉心栽培。

按理说,李承乾是板上钉钉的皇帝,但是之后的李承乾却放下了一系列的失误,导致皇位从此于自己无缘,还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首先,李承乾没有他父亲那般容人的雅量,没有能力和手下忠心的大臣和睦相处,换言之,他解决不了东宫内部的问题。李世民是可以被大臣们指着鼻子批评的,大臣们佩服太宗,并且把这种作风带到了东宫,动不动就批评李承乾,李承乾认为这些大臣是故意和他过不去。谏臣张玄素为此遭到太子的人的殴打,差点丧命。太子还派人去刺杀谏臣于志宁,我们想想,这是一个太子应该干的事情吗?

第二,李承乾和李泰的角逐。东宫内部一盘散沙,但是李泰的麾下却一片团结,于是李承乾就又使出了刺杀大法,去杀自己的弟弟李泰,但是此事还是缓解不了他们内心的恐惧,最后太子一派开始密谋造反,为首的人的侯君集和李安俨,他们甚至想复刻玄武门事变,但是当年的李建成才是太子了。

第三,李承乾和父亲闹矛盾。李承乾是个双性恋,他有一个相好的乐人名叫称心,但是他的私生活却被捅到了李世民那里(很有可能是魏王的人干的),李世民大怒,将称心和相关人员全部杀掉,按理说李承乾这件事在传统道德里是他自己理亏,李承乾应该认错才对,但是他非但没有,反而在东宫里为称心立了衣冠冢,早晚祭祀,甚至告病假几个月不上朝。

李承乾此时显然更像是一个情圣,而不是太子。私生活不检点,这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错误,改了就好,毕竟喜好男风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李世民不会追究。但是李承乾偏偏和父亲对着干,把父子君臣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了一个另一个档次。这足以看出他在政治上的幼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成就,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人类前行...
原创 大... 中华文明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启,发展到现在已经将近6000年,其中流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近...
原创 大...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位期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当年五月在太...
原创 百... 时隔一年,千呼万唤! 《历史的温度》这套令大家赞不绝口、热议追捧的“大众畅销历史读物”,终于出第六本...
原创 赵...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赵匡义是如何对待嫂子宋皇后的,那就是薄情寡恩,甚至在宋皇后死去之后,赵光义也没有给...
原创 号...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18年”,死人无数,湖里的鱼多得随便一棍都可打着好几条…… 陈友谅与朱元璋...
原创 一... 我相信或多或少的小伙伴都看过“隋唐英雄传”,里面讲述了隋末唐初时期,跟随李世民一起打下大唐江山的诸位...
原创 鳌... 清朝初年,朝中先后出现两员权倾朝野的名将。一位是辅政大臣鳌拜,一位是大将军年羹尧。这两位属于标准的“...
原创 国... 政教合一这一类的词其实在世界近代史中十分常见,最早是在文艺复兴,中世纪会出现这样类似的词。 在现代,...
原创 他...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继位后兢兢业业十七年,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他在位期间,铲除阉党,平定内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