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禅在位长达四十余年,为何不为刘备报仇
创始人
2025-06-23 12:32:03
0

蜀从刘备传后主,十余年为魏虏。刘禅蜀汉怀帝,汉昭烈皇帝刘备与甘夫人长子,他虽然孱弱,但确实是三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彰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因记恨东吴吕蒙偷袭荆州,斩杀关羽,称帝后第一诏就是兴兵伐吴。诸葛亮、赵云苦劝,应先剿灭曹贼兴复汉室。刘备迫于压力,决定暂缓伐吴。

然而张飞由于醉酒打骂部下范疆张达,被二人斩杀,并连夜投奔东吴,这便坚定了刘备伐吴的决心。同年,刘备率举国之兵伐吴,水路并进,所向披靡,然而却在夷陵地区遭到吴军疯狂反抗,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损失了四位军事,六名上将,军队死伤更是不计其数。刘备退守白帝城,不久病逝。

刘备死后,刘禅继在成都继位,年仅十七岁,刘禅继位后,由诸葛亮辅政,先后进行六次北伐。诸葛亮逝世后,费祎、董允、姜维等继续辅佐刘禅,励精图治。然而从刘禅继位,到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有四十余年的时间,刘禅为何没有为刘备报仇,讨伐东吴?笔者认为有着深刻的原因,以下做简要分析。

首先刘禅继位,诸葛亮成为托孤辅政大臣,基本上垄断了军政大权。刘备白帝城托孤,命诸葛亮、李严为托孤辅政大臣,而诸葛亮足智多谋,用兵如神,在军队和朝堂之上有着绝对的威望,再加上刘禅继位之时只有十七岁,没有什么威望和经验,每逢战事,都要去询问诸葛亮,而所有的问题基本都可以迎刃而解,就这样诸葛亮基本掌握了蜀汉大权。

而诸葛亮是一个联吴抗曹之人,刘备病逝白帝城之时,诸葛亮已经联络东吴使臣诸葛瑾,再次同意联吴抗曹,刘备死前更是同意了这个策略。故而诸葛亮不会同意刘禅兴兵伐吴,所以后期诸葛亮一直贯彻北伐的战略,虽然蜀中的很多大臣并不赞同,刘禅也是支持诸葛亮的。刘禅对于诸葛亮也是十分信任,所有军机大事,都交给诸葛亮处理,就连刘禅身边的人,也要由诸葛亮挑选,可以说诸葛亮对刘禅十分严格要求。因此有诸葛亮在,刘禅没有机会伐吴。

其次刘禅本人也深知,失去东吴,蜀国也不会存在太久,而刘禅也胸无大志。刘备虽然因东吴而死,然而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刘禅也知道曹魏包藏祸心,早就有吞并吴蜀,君临天下的野心,如果蜀国攻打吴国,曹魏必然坐收渔利,或者乘势攻取吴国,或者乘势夺取蜀国,而一但吴蜀有一国覆灭,另一国也不会久存,由此看来刘禅伐吴,无异于自断臂膀。

再者说,刘备死前也曾立下遗愿: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国要匡扶汉室,最终的敌人还是魏国,灭了魏国蜀国成就千秋霸业,吴国也就会望风而归,刘备之仇也可以报,因此刘禅伐吴不是明智之举。而刘禅本家就孱弱,不想称霸天下,只想保境安民,偏安于一隅。

再次蜀汉后期,自保有余,攻打魏国没有胜算。诸葛亮六次北伐,已经将蜀汉基本掏空,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力亏空严重。姜维掌握军权后,更是艰难的进行了六次北伐中原,虽然胜多败少,但无疑也让蜀国雪上加霜。再加上董允之后,刘禅听信谗言,宠信宦官黄皓,不理朝政,可以说蜀国当时已尽日薄西山。蜀国在三国中是最为弱小的,人口不足百万,军队只有十万余人,北伐尚且艰难讨伐吴国没有胜算。

有人会问,魏国不是比吴国强大吗,蜀国为何不去攻打吴国,而去北伐魏国?道理很简单,因为当时吴蜀有盟约,吴国可以策应蜀国北伐,即使吴国不出兵,魏国也要时刻提档吴国向北用兵。然而如果刘禅攻打吴国,吴国会在此联合魏国夹击蜀国,蜀国会更快灭亡。这个原因也简单,刘备与曹操是世仇,曾与曹操多次交兵,诸葛亮更是六次北伐,让魏国损兵折将,刘禅如果伐吴,魏国会先协助吴国灭蜀,共分蜀地,然后再伺机灭吴。因此刘禅伐吴,无异于自取灭亡。

你是如何看待刘禅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成就,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人类前行...
原创 大... 中华文明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启,发展到现在已经将近6000年,其中流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近...
原创 大...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位期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当年五月在太...
原创 百... 时隔一年,千呼万唤! 《历史的温度》这套令大家赞不绝口、热议追捧的“大众畅销历史读物”,终于出第六本...
原创 赵...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赵匡义是如何对待嫂子宋皇后的,那就是薄情寡恩,甚至在宋皇后死去之后,赵光义也没有给...
原创 号...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18年”,死人无数,湖里的鱼多得随便一棍都可打着好几条…… 陈友谅与朱元璋...
原创 一... 我相信或多或少的小伙伴都看过“隋唐英雄传”,里面讲述了隋末唐初时期,跟随李世民一起打下大唐江山的诸位...
原创 鳌... 清朝初年,朝中先后出现两员权倾朝野的名将。一位是辅政大臣鳌拜,一位是大将军年羹尧。这两位属于标准的“...
原创 国... 政教合一这一类的词其实在世界近代史中十分常见,最早是在文艺复兴,中世纪会出现这样类似的词。 在现代,...
原创 他...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继位后兢兢业业十七年,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他在位期间,铲除阉党,平定内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