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开创盛世,为何51岁突然暴毙?受伤太深
创始人
2025-06-23 06:31:52
0

唐朝的贞观二十三年,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唐太宗永远闭上了眼睛,李世民驾崩的消息从终南山翠微宫中一直向外传递,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整个唐朝帝国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时他只有51岁,按道理来说这个年龄在古代封建时期已经不算小,但是对于长命的唐朝来说并不算大,李世民突然驾崩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李世民能力突出,对建立唐朝贡献巨大。

在李世民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第二年就辅助父亲李渊反抗隋朝统治。在李渊的儿子中,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是最为突出的一个,这在反抗隋朝建立新唐朝的动乱年代是非常有用武之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在父亲李渊从晋阳起兵一直到唐朝建立的过程中贡献非常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却是具有帝王之气。李渊能够果断揭竿而起反抗隋朝,其中也有李世民力劝的功劳。在战争对抗过程中,李世民带兵攻入长安城,因此李渊能够在起兵一年的时间里就登上皇帝位置建立唐朝,李世民也应该记一大功。

隋朝末年,随着各地反抗势力的不断崛起、吞并,当时天下有不少的割据势力,虽然李渊已经建立了唐朝,但是要想实现天下的统一,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披甲上阵与当时的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进行征伐。

李世民表现出来了极高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在他的身边也笼络了一群能臣猛将。因为在建立统一帝国中的突出表现,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长寿基因家族的短命鬼

唐朝是由李氏家族创建的,做皇帝的自然都是李氏的子孙(武则天除外),因此也有“李唐”的说法,唐朝的繁荣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带着唐朝的印记。繁华的唐王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的寿命都普遍变长,作为唐朝的皇帝,天天锦衣玉食,良医名药保养着,寿命自然就更长了。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活到了70岁,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做了24年的皇帝,驾崩时也已经55岁,李世民的曾孙唐玄宗也是一个长寿的皇帝,他在位45年,活到了78岁。从上面这些唐朝皇帝的寿命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家族拥有长寿基因,反观李世民本身,唐太宗在位24年,仅仅活到了51岁,可以说是长寿基因家族中的短命鬼了。

关于李世民去世的原因一直都说法不一,主要是受到以下三种伤:

第一种伤食用丹药过多。

唐太宗在生病之前曾经派出使者出使印度,这群大唐帝国的使者中的负责人叫王玄策,他在出使过程中发现印度发生叛乱,在王玄策的帮助下,印度国王成功平定了叛乱,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印度国王让王玄策转交很多礼物给唐太宗。

在这些礼物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但是在王玄策返程的时候,队伍中跟着来了一位已经200多岁的印度高僧。这位印度高僧随着王玄策觐见了太宗李世民,太宗第一次见到年纪这么大的人,心想他必定有独特的长寿秘诀,看着高僧依然容光焕发,太宗立即让高僧为自己看病。

印度高僧为太宗诊治一番之后,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的粉状物调成药丸,并且在炼丹炉中炼制了两天两夜,随后就让太宗服下。这显然就是丹药,因为太宗深信不疑,所以并没有人来怀疑,更为神奇的是,太宗在服下丹药之后的几天中精神矍铄,太宗连续吃了三次,在吃了第四次之后就突然口吐白沫,一个时辰之后太宗就驾崩了。

唐太宗在年轻时候非常勇猛,尤其是在打仗时经常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表示自己是道家老子的后代,唐朝的皇帝们都非常崇尚道教,因此经常会有通过炼丹来实现自己长生不老的愿望。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不例外,选择通过丹药来寻找自己健康长寿的秘笈,在《旧唐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唐太宗吃过丹药之后总会有“服竟不效”“竟无异效”。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会追求长生不老,服食丹药就会成为他们的选择,秦始皇就是在晚年时期迷恋丹药,在秦始皇52岁时就驾崩了。

第二种伤:勤政爱民的工作狂人。

在《贞观政要》中的《论求策》中记载了唐朝的第一个宰相裴寂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对话,大概的意思是唐太宗对裴寂说:大臣们经常会呈上来很多的奏章,但是李世民都要求自己亲自审阅完成,为了能够做到尽快阅完处理,太宗就把大臣们的奏章粘贴在墙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自己进出房间时观看,在很多时候唐太宗要研究到深夜三更天才会去休息。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唐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确实逐渐强大繁荣起来,唐太宗虚心听取大臣的谏言,将唐朝的政治环境改善到空前好,并且太宗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保障百姓更好的生活。在对外方面,唐太宗又采取积极开疆拓土的策略,征服了周边很多部落民族,唐太宗也被北方的很多民族称为“天可汗”,这位唐朝后来进一步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时期形成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李世民呕心沥血得来的结果,一个王朝的兴盛与统治者的昏庸贤明有着必然的关联,勤政爱民的唐太宗是一个完全的工作狂,这是这繁忙的工作也逐渐压垮了昔日战场上英勇冲杀的猛士。

第三种伤:得位不正是心中永远的痛。

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各说各话。虽然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和空前繁荣都贡献巨大,也正因此有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但是李世民通过宣武门兵变取得皇位始终被人诟病,这在成为皇帝的李世民心中仍然是他不愿意面对和被触及的痛处。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经在夜里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经常会有梦魇纠缠着他,但是给李世民最大打击的当属他的儿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儿子,并且已经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将来的唐朝皇帝。李承乾作为太子,但是他看到父亲似乎对自己的弟弟李泰更加宠爱,心怀怨恨之后就派人刺杀李泰,结果刺杀失败,李承乾感受到危机,在大将军侯君集的劝说之下,准备模仿自己的父亲翻版一个“宣武门之变”。

在李承乾还没有开始实施计划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化解了这场震动朝野的政治危机。看着自己儿子之间为了皇位而争权夺利,竟然不惜出手暗杀,让唐太宗李世民的心受到一阵阵刺痛,从此对李世民的精神和身体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历史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就算有人对他提出异议,但是他的功绩摆在那里,已经是成为历史事实的现实,假设历史换了其他人,极有可能不能实现如此盛世。

李世民在五十一岁就驾崩归天,其中的原因很多,都会对李世民的身体和寿命产生影响,你赞同是什么原因导致李世民突然驾崩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将赴华 柬媒: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将赴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据《柬中时报》18日报道及柬埔寨外交部网站消息,柬埔寨...
原创 清... 综述 封建王朝最重要也是最根深蒂固的文化是礼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圣人就主张“克己复礼”,目的就是通...
原创 大... 1888年,李鸿章背负国家使命,远渡重洋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 在合约签订期间,李鸿章看着各国在出席仪...
原创 左... 在历史长河中,满清入关后一直对汉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生怕有一天自己会被汉人推翻。然而,到了晚清时期,...
原创 1... #头条创作挑战赛#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和明朝一样,闭关锁国成为常态,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
原创 满... 满清入关时满打满算只有十余万八旗军,其中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还占了一半,也就是说,满清入主中原时真正的满...
原创 清... 清朝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因为这个朝代在晚年带给了中国太多的伤痛,然而毕竟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古代的繁...
原创 杨... 说起满清,也许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就是愚昧和颟顸,或是落后与屈辱。但细细考虑的话,其实其中另有玄机。清...
原创 这... 孙太夫人讳慕贞赞 文/黄仕隐 当革命之世,而起革命之人,以生革命之变,乃有革命之悲,藉革命之忍,卒...
原创 顺...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而封建制度下的中国更是经历了多朝代的封建王朝。其中,作为最后的封建王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