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教你“吃饭识人”,饭桌上如果有这种行为,断不可深交
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出现了非常多的人,虽然说一个朝代的兴衰是有定数的,但是这个朝代最终的走向如何也一定跟他们经历的事情,选择的人是有关系的。清朝是我们国家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这个朝代也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有的事情是非常好的,但有的事情就拖垮了整个朝代的进程,小编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
晚清时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人,这些人的存在改变不了整个国家的历史,但是他们的存在将清朝灭亡的时间往后推了很久,这样看来的话这些人是非常有用的。诸如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清朝往后延续了几十年。但是后人对这些人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而且呈现了两个极端,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少见的。
晚清时期政府不作为,朝廷腐败,所以百姓们能够做到的事情是非常少的,这样的生活也是百姓们不能接受的。后人虽然并不都是喜欢曾国藩的,但是他身上也确实有可取之处,而他的可取之处就跟他自己的为官之道和为人处世之道有关系。现在社会还有人捧着曾国藩给自己孩子的家书看,因为那些信上写着的是曾国藩自己的拳拳爱子之心,也写了很多处世之道。
曾国藩在事业上无疑是成功的,他对待清政府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气,这样的话清政府才能够继续存在那么长时间。而曾国藩的成功跟他的仔细观察是有很大关系的,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目的,从跟一个人的吃饭过程中,这个人能够暴露出来的东西就已经是非常多了。
曾国藩有一次就是跟别人吃饭,然后意识到这个人是一个不可用之人,于是就避免了一场灾祸。这个人自称是曾国藩的老乡,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有身价的人了,所有就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人想要在他的手底下谋生。曾国藩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既然自己出息了,那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能够帮的忙也是可以帮的。
这位老乡找到曾国藩之后就说自己愿意为曾国藩效力,还说自己不怕吃苦云云,曾国藩也被他说的打动了,本来打算将其留下,但是一顿饭之后曾国藩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当时可不流行请客吃饭这一说,自己老乡来了,曾国藩也不能让其空着肚子走,于是曾国藩就留其在军营中吃饭。
但是军中的饭并不都是细粮,比如煮的粥都是在米中掺着一些粗粮,这些粗粮不好下咽,但是大家都是大老爷们能吃饱就行,也不在意这些。但是曾国藩这个老乡却将所有的粗粮都填出来放到了一边,就这样的行为还敢说自己吃苦耐劳?也不知道他是有多打脸,反正最后曾国藩是给点钱将其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