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子孙不肖,闽国灭亡,南唐趁乱讨伐,吴越遣兵行离间计,占据福州
创始人
2025-06-22 20:31:56
0

趁乱出兵,南唐灭闽

当初,拱宸、控鹤两都的军使朱文进与连重遇杀了康宗王继鹏,拥立王延羲。现在朱文进是拱宸都指挥使,连重遇是阁门使。二人一直担心有人声讨其罪,两家于是互相嫁娶,以结成牢固的阵营。其实,正是因为有了二人的帮助,才有了王延羲的帝位。那么王延羲会怀疑二人吗?

一天,王延羲喝醉了酒,在西园游逛,突然杀掉控鹤指挥使魏从朗。同党被杀,朱文进与连重遇感到很为担忧。

还有一天,朱文进与连重遇参加王延羲的宴会,王延羲背诵白居易的诗道:“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接着举杯向二人敬酒。二人连忙起身下跪,哭泣流涕道:“臣子事奉君父,不敢有二心!”王延羲没有应答,二人更加恐惧。

皇后李春燕对王延羲宠爱尚贤妃很是嫉妒,竟然想杀掉王延羲,拥立其子、闽王王亚澄继位。李春燕知道王延羲已经怀疑朱文进、连重遇二人,便想借助二人之力杀掉王延羲。三人一拍即合,就等机会到来。

机会不久就来了。李春燕的父亲患病,王延羲打算骑马前往探望。李春燕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朱文进、连重遇。朱文进、连重遇便派拱宸马步使钱达在途中行刺。王延羲哪里知道这个密谋,最终被刺而死。这一天是公元944年(后晋出帝天福九年)三月十三日。

朱文进、连重遇这回还会拥立王家人当君王吗?

朱文进、连重遇立即召集百官来到朝堂,对百官说道:“太祖昭武皇帝(王审知)开启大闽国,如今子孙荒淫暴虐,败坏先人基业。上天已经厌弃王氏,应当重新拥立有德者继位。”

百官无人敢言。连重遇推举朱文进上殿登基。朱文进于是身穿龙袍,登上大位,连重遇则带领百官向其跪拜、称臣。朱文进、连重遇没有让李春燕的儿子王亚澄登基,反而下令将王氏子孙五十余人全部杀死。

朱文进即位后,连重遇总领六军,掌管军事大权。朱文进又任命羽林统军使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左军使程文纬为漳州刺史,汀州刺史许文稹向朱文进投降。至此朱文进的闽国也拥有福、泉、漳、汀四州。

殷国皇帝王延政听说朱文进杀了王延羲,立即派统军使吴成义率兵前往福州讨伐朱文进。吴成义不能取胜,王延政又派将领陈敬佺率三千人马进屯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及古田(今福建省古田县),另一将领卢进率两千人进屯长溪(今福建省霞浦县),以加强防御。

朱文进拥有的四州之内也有人不服。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对同僚王忠顺、董思安、张汉思等说道:“朱文进屠杀王氏皇族,派心腹到各州镇守。我等世代受到王氏大恩,却拥护乱臣贼子,如果富沙王攻克福州,消灭朱文进,我等死有余愧。”

众人都觉得有理,于是谋划举事。

十一月的一天夜里,留从效等人带着军中勇士来到家中饮酒。留从效对众勇士说道:“富沙王已经平定福州,送来密诏,令我等讨伐刺史黄绍颇。我看各位容貌,都不是一直贫贱之人。各位如果听从我的话,富贵就在眼前,不然就大祸临头。”

众人听后,都踊跃向前,手拿白梃,翻越城墙,擒拿黄绍颇,斩首。留从效想找一个王家的人当泉州刺史,正好宗室之人王继勋就在泉州,留从效于是带着刺史大印来到王继勋的家中,请王继勋主持军府大事。留从效自称平贼统军使,再派副兵马使陈洪进将黄绍颇首级送往建州,交给殷国皇帝王延政。

陈洪进到尤溪时,效忠朱文进的数千士兵挡住去路。陈洪进对这些士兵高声叫道:“义师已经诛杀朱文进,我倍道前往建州迎接新君,你等还守在这里干什么?”说完举起黄绍颇的首级,众士兵一见,立 即溃散。

陈洪进到了建州,王延政便得知留从效已经杀掉黄绍颇。王延政于是任命王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任命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张汉思、陈洪进等人为都指挥使。

漳州将领程谟听闻泉州之事,也杀死刺史程文纬,拥护王继成权知州事。王继勋、王继成都是王延政的侄儿。汀州刺史许文稹听闻泉州之事,也派使向王延政投降。

至此,泉、漳、汀三州又归附王延政,朱文进只有一个福州。朱文进当然不会甘心。十二月,朱文进以重赏招募两万名士兵,派统军使林守谅、内客省使李廷锷率领,前往攻打泉州。

王延政得到消息,派大将军杜进率两万兵马前往救援泉州。

当福州兵马到达泉州时,留从效传令打开城门出战。这时建州援兵也已赶到,与留从效一起前后夹击福州兵马。这一战,留从效与建州兵大获全胜,阵斩林守谅,生擒李廷锷。

王延政又派统军使吴成义率一千艘战船顺闽江而下,乘胜攻打福州城。福州城中的朱文进连忙派使前往吴越国求救,还送去人质。

吴越国没有派兵来救,南方强国南唐却想趁机消灭王延政的殷国。南唐烈祖李昪不喜用兵,也不会趁人之危,那么此时为何要出兵呢?原来李昪已经病逝,当时在位的是其子李璟。

南唐枢密副使查文徽得知闽国发生内乱,便向李璟上表,请求出兵攻打殷国皇帝王延政。群臣大多认为不可出兵,查文徽说他的同乡、翰林待诏臧循曾经做过商人,非常熟悉福建那里的河流山川,也多次进献袭取建州的计策。尽管查文徽认为攻打股国很有把握,但李璟还是先任命查文徽为江西安抚使,到殷国边境巡察,看看能否出兵。

查文徽到达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时,便上表称攻打殷国必克。李璟于是任命洪州营屯都虞候边镐为行营招讨诸军都虞候,令其率兵跟从查文徽攻打殷国。查文徽的同乡臧循也率一支兵马参战。

查文徽到达盖竹(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时,听闻漳、泉、汀三州已经向殷国投降,而且殷国将领张汉卿正从镛州(今福建省将乐县)率领八千兵马赶来。

查文徽非常害怕,便掉头退保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臧循在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被殷国兵马偷袭。臧循大败,被俘至建州斩首。

再说攻打福州的吴成义听闻南唐兵马入侵,不仅不慌,反而故意对福州城中的吏民喊道:“唐国派兵助我讨贼,大军已经到来。”福州城中的守兵更为害怕,朱文进也决定投降。

闰十二月二十七日,朱文进派宰相李光准带着玉玺前往建州,呈给殷国皇帝王延政。然而朱文进也未能免于一死。福州南廊承旨林仁翰带领三十人身穿铠甲将朱文进、连重遇杀死。林仁翰迎接吴成义入城,吴成义则派人将连重遇、朱文进二人首级送往建州,呈给王延政。

公元945年(后晋出帝开运二年)正月,闽国故臣一同迎请殷国皇帝王延政还都福州,并改国号为闽。王延政接受更改国号,但考虑到南唐大军压境,不能离开建州。王延政于是任命侄子王继昌为督南都内外诸军事,镇守福州,再派飞捷指挥使黄仁讽为镇遏使,率兵守卫。

再说南唐查文徽得知王延政占领福州,统一闽国,于是再向南唐元宗李璟上表,请求增兵。李璟任命天威都虞候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都指挥使,将军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令三人率数千兵马会 攻建州。

二月,何敬洙等进屯赤岭(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闽帝王延政得到消息,立即派仆射杨思恭、统军使陈望率一万人马前往抵御。陈望在一条河的南岸安营扎寨,十多天不战。杨思恭催促陈望出战,陈望说道:“唐军都是精锐,其将领也深谙军事。国之安危就在此一举,不可不谨慎从事。”

杨思恭怒道:“唐军入侵,陛下不能安寝。现在陛下将国家命脉交给将军,将军拥有一万之众,而唐军不过数千人,为何不趁敌未稳而出击?”

陈望不得已,只好引兵渡河与唐军激战。南唐将领祖全恩等将集结主力兵马正面迎战陈望,再出奇兵袭击陈望后背,陈望大败阵亡,“杨 剥皮”一人逃走。

消息传到建州,王延政非常惊慌。王延政再调董思安、王忠顺率泉州的五千兵马前来建州,分别驻守险要之地。然而就在王延政加强建州防守之时,前方传来消息,福州丢了。这要从一个反复小人李仁达说起。

李仁达在闽国担任元从指挥使十五年,一直没有机会升迁,多少有些怨恨,于是到建州投靠王延政。李仁达后来又背叛王延政,投靠朱文进,朱文进厌恶李仁达为人反复,不予任用。

朱文进被杀后,李仁达听说镇守福州的王继昌暗弱嗜酒,不体恤将士,将士多有抱怨,认为机会来了。李仁达悄悄进入福州城,对镇遏使黄仁讽说道:“唐兵必将乘胜攻打建州,建州一座孤城,危险万状。富沙王不能保住建州,岂能保住福州?当年王潮兄弟不过是一介平民,却能轻易夺取福建。我们如果趁机夺取福州,谋图富贵,不怕不如王潮兄弟。”黄仁讽心动。

当天晚上,李仁达带兵突袭州府,杀死王继昌与吴成义。

李仁达得到福州,想自己称帝,但又担心众人不服。李仁达听说雪峰寺的和尚卓岩明向来被人敬重,便声称:“此僧目有重瞳,双手过膝,是真命天子。”于是派人将卓岩明接来。

三月三日,卓岩明脱下僧衣,穿上衮冕,登基称帝,李仁达带领将吏向其跪拜称臣。卓岩明根本不懂治国方略,也不懂用兵打仗,只会在殿上做做法事。卓岩明还派人到莆田老家,将父亲接来,尊为太上皇。李仁达拥立卓岩明为皇帝,自己则担任判六军诸卫事。

王延政听闻黄仁讽、李仁达背叛,大怒异常。王延政下令将黄仁讽的族人全部杀死,再派统军使张汉真率五千名水兵,会合泉、漳二州的兵马,共讨卓岩明、李仁达、黄仁讽。

黄仁讽听说在建州的家人已经全部被杀,非常愤怒。当张汉真的兵马抵达福州攻打东关时,黄仁讽立即带领兵马出城迎战。黄仁讽带着怒气,作战非常勇猛。黄仁讽阵前擒获张汉真,并将张汉真押入城中斩首。然而李仁达已经怀疑黄仁讽,因为黄仁讽背叛王延政,不久便显露出后悔之意。李仁达让人诬告黄仁讽与将领陈继珣谋反,然后再将二人杀掉。从此,兵权全归李仁达。

李仁达也觉得皇帝卓岩明是多余的了。

五月十二日,李仁达检阅将士,请皇帝卓岩明驾临。李仁达事先已作谋划,因而当卓岩明登上检阅台时,一军士突然冲上检阅台,将卓岩明刺杀。李仁达假装惊恐,狼狈逃走。军士们一起将李仁达拦住,逼迫李仁达登上高台。

李仁达不敢称帝,只称威武留后,用南唐保大年号,派人向南唐称臣。南唐任命李仁达为威武节度使、同平章事,赐名弘义,编入皇家属籍。

南唐名义上得到福州,继续攻打建州王延政,屡次击败泉州来援之兵。王延政再一次派人前往吴越,向吴越称臣,请吴越出兵相救。吴越国依然没有派兵前来。不久,建州城内人心涣散,无心抵抗。

八月二十四日,南唐先锋桥道使王建封第一个登上城墙,士兵纷纷跟随,建州城终被攻破。泉州援兵将领王忠顺战死,董思安带领部众逃回泉州。王延政见大势已去,向南唐将领投降。

随着王延政的投降,闽国至此灭亡。王氏在闽五十余年,从王潮至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王延政,数王审知在位最长,共二十八年整。

王审知忠孝传家,勤俭治国,在乱世之中,为闽地百姓带来一方乐土。然而王审知去世之后,其不肖子孙不是荒淫残暴,就是互相攻伐,最终国家灭亡。

吴越遣兵,争夺福州

南唐占领建州、消灭闽国的次月,汀州刺史许文稹、泉州刺史王继勋、漳州刺史王继成献出城池向南唐投降。占据福州的李仁达之前已经向南唐归降,被南唐任命为威武节度使,至此,原闽国五州全部为南唐 所有。

南唐为有效控制原闽国五州,也作了一些部署。南唐先在建州设永安军,调百胜节度使王崇文任永安节度使,再调漳州刺史王继成为和州刺史,汀州刺史许文稹为蕲州刺史。

泉州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南唐还没有调整泉州刺史时,泉州都指挥使留从效便夺了王继勋的刺史之职。南唐元宗李璟得知后,干脆任命留从效为泉州刺史,算是承认了留从效的官职。当然,李璟也派兵增防泉州。

李璟下一步便想解决福州的李仁达。李仁达虽然向南唐称臣,其实仍是割据。当初南唐兵马攻克建州时,将领们便想乘胜攻取福州,李璟没有准许。当时的李璟也许认为时机不成熟。那么现在又将如何收复福州呢?

枢密使陈觉认为其有三寸不烂之舌,可以劝李仁达前来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朝见。太傅宋齐丘也认为陈觉能言善辩,可以不用刀枪坐收李仁达。李璟于是先册封李仁达的母亲、妻子为国夫人,李仁达的四位兄弟都官升一级,然后再派陈觉前往劝降李仁达。陈觉即将起程,李璟还给其一个头衔:福州宣谕使,让陈觉带上大量金银布帛,以赏赐李仁达。

公元946年六月,陈觉到达福州,与李仁达相见。李仁达知道陈觉的企图,因而脸色、言辞非常傲慢,接待礼仪也很简单。陈觉感觉气氛不对,便不敢提让李仁达入朝之事。陈觉在福州未能发挥其能言之才,便告辞北返。

陈觉到达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市)时,对自己此次福州之行没有立功而感到耻辱。陈觉假传圣旨,派侍卫官顾忠前往福州,召李仁达入朝。陈觉还自称权福州军府事,擅自调遣汀、建、抚、信等州士兵,命建州监军使冯延鲁率兵前往福州强行迎接李仁达。

冯延鲁接令后,先给李仁达修书一封,晓以祸福。李仁达根本不怕,马上回书请求一战。李仁达立即派楼船指挥使杨崇保率领兵马迎战。陈觉看李仁达派出水军作战,也任命剑州刺史陈诲为缘江战棹指挥使,令其前往迎战。陈觉这时才给李璟上表,称:“福州孤立无援,早 晚便可攻克。”

李璟得知陈觉擅自发兵攻打李仁达,非常怒火。群臣都劝道:“大军已经抵达福州城下,不可中途回军,应当增发兵马,以助其战。”李璟骑虎难下,只好下诏,任命永安节度使王崇文为东南面都招讨使,谏议大夫魏岑为东面监军使,冯延鲁为南面监军使,令三人一同攻打福州。

八月十九日,陈觉、冯延鲁在福州城西的候官击败杨崇保。

第二天,陈觉、冯延鲁乘胜进攻福州城西关。李仁达亲自出城迎战,大胜,擒获南唐左神威指挥使杨匡邺。

数日后,王崇文、魏岑等兵马到达,一起加入战斗,攻克福州城外城。李仁达不能取胜,固守内城。

李仁达认为死守城池没有外援一定不行,于是自称威武留后,再派人带着奏表前往开封,向后晋称臣。后晋出帝石重贵任命李仁达为威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知闽国事。石重贵虽然接受李仁达称臣,但不能出兵相助,因为石重贵正准备与契丹国大战一场。

九月十四日,福州排阵使马捷引导南唐兵马,从福州城西北的马牧山破寨而入,一直杀到福州城西的善化门桥。李仁达的都指挥使丁彦贞带领一千名士兵拼死抵御。李仁达退到善化门,外城及第二道城墙都被南唐兵马攻破。

远水不解近渴,李仁达决定向北边的吴越国称臣求救。

李仁达的使者到达杭州,拜见吴越国君。此时的吴越国君是第三任国王钱弘佐,第二任国王钱元瓘已于五年前因王宫失火受到惊吓而病逝。

面对李仁达的求救,钱弘佐召集诸将商议。诸将都说:“前往福州,道路又险又远,难以相救。”只有内都监使水丘昭券认为应当出兵相救。

钱弘佐当年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已经继位五年,很想出兵夺取福州。钱弘佐看到诸将都不愿出兵相救,也有一丝不悦,说道:“唇亡齿寒,我身为天下兵马元帅,邻居有难却不能相救,这个元帅还有什么用?诸君只管吃饱喝足,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吴越国去年未救王延政、前年未救朱文进,可能是诸将不肯,钱弘佐也没有坚持。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妨讲一下李仁达多次更名的事。李仁达向南唐归附后,被南唐赐名为李弘义,编入皇家属籍。李仁达向后晋称臣时,先更名为李弘达,以去掉南唐的赐名。后来向吴越国称臣时,考虑到吴越国国君名为钱弘佐,便又更名为李仁达。

钱弘佐决定出兵援救李仁达,先下令招募士卒,没想到竟然无人前来应招。钱弘佐非常生气,下令强行征兵,还说:“凡是征来的士兵,粮食与赏赐减少一半。”

第二天,应者云集。钱弘佐于是派统军张筠、赵承泰率三万士兵,水陆两路前往福州援救李仁达。

十一月二十二日,吴越援兵到达福州,从福州城东南边的罾(音增)浦悄悄进入福州城中。李仁达会合吴越兵马,一起攻打占据东武门的南唐兵马。李仁达作战不利,反而被南唐兵马完全包围,从此与外界隔绝,城中更加危险。

然而南唐兵马虽然强大,但主将不和。南唐各路大军的元帅是王崇文,但陈觉、冯延鲁、魏岑等人谁都不想放权,而之后奉命前来增援的泉州刺史留从效、信州刺史王建封等人又傲慢不听指挥,所以各路兵马不能形成合力,福州城一直不能攻克。

各路大军包围福州,不能取胜,南唐元宗李璟非常不悦。然而让李璟更为懊悔的是,就在十二月,中原发生巨变,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消灭后晋,进入中原,李璟本想趁机收复中原,但苦于各路大军陷在福州而无力北顾。

公元947年三月,南唐各路兵马仍在围困福州,李仁达也与吴越援兵在城中固守。吴越王钱弘佐已经决定再次给李仁达增兵,大有不夺下福州绝不罢休的架势。钱弘佐此次派将领余安率水军沿东海岸南下。

三月十四日,余安到达福州城南的白虾浦。海岸边一片泥泞,士兵无法上岸。余安命人在泥泞上铺一层竹席。南唐守在福州城南的将士们发现后,一齐向岸边射箭,竹席无法布放。

南唐将领冯延鲁说道:“我们围困福州城三个多月,李仁达之所以不降,就是在等待这批援兵。长时间相持不战,也会将我军拖累。不如让这批援兵上岸,然后将他们全部杀光,城内的李仁达一定不攻自降。”

裨将孟坚不赞同,说道:“吴越兵到了这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想决一死战也不能够。如果让这些援兵上岸,他们必定拼死而战,其锋必将锐不可当,怎能杀得光?”

冯延鲁不接受,说道:“我自会率兵袭击。”

冯延鲁于是下令不再放箭,任由吴越援兵登陆上岸。余安带领兵马上岸之后,一齐高声呼喊,奋勇作战,冯延鲁根本不能抵挡,只好丢下士兵逃走。余安乘胜挥兵进击,孟坚战死。

城中李仁达等听闻援兵已至,打开南门杀了出来。两部兵马夹击城南的南唐兵马,大获全胜。城南的南唐兵马开始撤退,吴越兵马追了上去。

南唐主将王崇文带领三百牙兵亲自殿后,吴越兵马才不再追赶。城东南的围城将领刘洪进对王建封、留从效等说道:“听说吴越国兵马将要放弃福州,只想把李仁达救回钱塘,不如放开一个缺口,让李仁达出城后,我们再夺取城池。

王建封、留从效当时是各怀鬼胎。王建封看不惯枢密使陈觉的专横,而留从效不希望福州落入南唐之手。二人都说道:“我们兵马已败,怎么还能与人争夺此城?”

当天晚上,王建封、留从效等烧毁营寨,逃走。城北各军得到消息,也都逃走。

留从效回到泉州后,对驻屯泉州的南唐将领说道:“泉州与福州世代为敌,而且此地贫瘠,又连年用兵,农桑荒废,所收赋税,只能自给,不敢劳烦大军长期驻屯于此。”

留从效又设宴为南唐将士送行,南唐将士不得已,只好返回。南唐元宗李璟也对留从效无可奈何,干脆加授留从效为检校太傅,以拢其心。李璟后来也将陈觉、冯延鲁等人贬官。南唐此次攻打福州,前后半年有余,阵亡两万余人,丢弃数十万件兵器,国库为之一空。

南唐兵马败走后,吴越将领余安领兵进入福州城中,李仁达将所部兵马也交与余安统领。当月,吴越援兵将领张筠、余安都返回杭州,吴越王钱弘佐再派东南安抚使鲍修让领兵驻屯福州。

六月,钱弘佐病逝,年仅二十岁。十日后,钱弘佐的兄弟钱弘保登上王位,时年十九岁。七月,李仁达前往杭州晋见钱弘宗,钱弘宗加授李仁达兼侍中,令其再度改名为李孺赟。

钱弘准备将李仁达留在杭州,李仁达得知后,对此行十分后悔。李仁达于是用大量黄金贿赂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希望能够返回福州。胡进思为李仁达求情,钱弘宗便让李仁达返回福州。

李仁达又与吴越守将鲍修让不和,想谋害鲍修让,准备再向南唐归降。鲍修让发觉,便先下手为强,于当年十二月杀了李仁达,并灭其全族。李仁达于公元945年三月得到福州,至此灭亡,前后两年有余。此后,原闽国五州中,南唐得到建、汀二州,吴越得到福州,留从效控制泉、漳二州向南唐称臣。

就在闽国战乱之际,中原朝廷后晋正与契丹国大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
原创 日... 综述 战争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也给人的身心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即便是如侵略国的日本,也曾因战争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