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重拳整治尼姑,多年后,朱棣却将尼姑全部抓进京城
创始人
2025-06-22 17:32:44
0

在中国古代,佛教很早就传入,并且逐步与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结合,形成了我国特色的佛教。而佛教中的和尚和尼姑,那都是佛教的修行者,在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曾一度兴起了大量兴建寺庙的运动,当时梁武帝甚至几次出家当和尚。但是有一些破坏佛门清净问题也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为此,朱元璋曾经出重拳打击尼姑,其子朱棣更是将尼姑全部抓到京城。

在明朝初年,百废待兴,缺乏劳动力,而当时的寺庙里面却住着无数的年轻和尚,尼姑。一般寺庙那是有庙产和土地的,因此和尚不用怎么劳动也能吃饱穿暖,这对当时严重缺乏的劳动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当时佛教世俗化,和尚尼姑不好好修行,却发生了很多败坏佛门清净的事情。

如明初饶州,一个寺庙的尼姑,跟当地一位士绅张生相恋,最后堂而皇之的结婚生子,搞的是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后来还发生上京城赶考的考生,在路上遇到寺庙尼姑,从此消失很长时间,耽误考试的事情。而且,佛门之中和尚、尼姑的污秽事那更是多得很,因此,当时很多文人写了一些作品来讽刺佛门的不清净。

这引起来朱元璋的重视,毕竟自己当过和尚,因此,其开始重拳整治和尚尼姑,一是,下令“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也就是女子不到40岁不允许出家,后来还进一步提高到60岁;二是,“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许为僧”。男子在20以上的不能为和尚。这直接就拉开了和尚和尼姑的年龄差距,可谓是一招见血,有效遏制了佛门的污秽之风。

而到了朱棣时代,却将尼姑全部抓到京城。这件事还要从明朝白莲教起义说起,当时朱棣正在迁都北京,而此时在山东蒲台发生了唐赛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声势十分浩大,朱棣很是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迁都的成败。因此,朱棣不但调回了在沿海抗倭寇的军队,而且从京城守备中直接抽调5000精锐之师一起去镇压唐赛儿。

虽说官军联合绞杀下进展顺利,但是唐赛儿却在战斗中消失了。而朱棣很是气愤,要求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因此,全国海捕,但是过去好几个月都没有抓到。而且,搜捕人员上书,唐赛儿很可能藏匿寺庙成为尼姑,因为,当时的佛门那可是世俗外之地,朝廷很少干涉。

因此,决心很大的朱棣,立刻派人将背北京周边,山东等地的尼姑庵里面的尼姑、女道士全部抓捕,押解进京城,一一审讯、筛选,但是,遗憾的是最后还是没有抓到,直到朱棣驾崩,这个唐赛儿还是没有找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云龙犯了错误但没死,丁伟失踪后复出,孔捷历史原型结局如何? 铁三角的真相一段被误读的历史 198...
原创 李... 不夸张的说,秦始皇所有的功绩几乎都有李斯的一份功劳,可就是如此精明的他,为什么却在晚年被一个宦官算计...
原创 一... 前言 195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张云逸大将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一名村干部被人欺负, 大将张云逸看后勃...
原创 是...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败家的皇帝,一位是秦二世皇帝胡亥,一位是隋朝皇帝杨广。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毕...
原创 新... 1938年春,日寇铁蹄践踏华夏大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相继沦陷。在这危难时刻,新四军挺身而出...
原创 驳... 要对上面名题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希望读者能够有耐心,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10个问题要点: 1.工业...
原创 上... 1949年8月,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呈现出一副百废待兴的模样。 市长的办公楼外,一个五十来岁的落魄男子正...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初期,国家刚刚完成统一,百废待兴。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治理,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
原创 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凭借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和对人民的赤诚奉献,深得亿万群众敬爱。然而,作为一国领袖...
原创 “... 赵括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可能他的争议性在现代比较大。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