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规定士兵砍敌方一个人头,就升一爵,战场那么乱,如何记功?
创始人
2025-06-22 14:02:35
0

先秦时对法律的认知远没有今天这样的深度,商君就是比较简单的认为赏罚分明就能激励士气,不过秦国没意识到罚的太重老百姓就不怕了,所以秦朝最后死在这上面。这属于时代局限,一味重刑适得其反的问题得到18世纪欧洲才总结出来。我们没有上过战场,特别是古战场,感觉手里拿一把刀,要把一个敌人的脑袋割下来没有那么容易吧。弄不好自己也被对方割了呢!另外,从国王或者将军来说,一个战士能个一个敌人的脑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几十万的军队,能得到多少个敌人的首级?……战争肯定赢了,晋升几爵算什么?再者说,如果一个战士能获得几十个人首级,你想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得到什么级别?

其实杀的人多了就不按人头计算了,战争结束后按先后分军功就可以了,比如秦赵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怎么割人头,就是按数量算就行了,秦军战死了只要是有人头挂着的,其他人也不会去抢,有专门文书纪录了回去也要给人家家里人封赏的,早期的仗不好打,所以得到人头不容易,后期人家完胜就不需要人头记功了,五个人分为一伍,在每一伍当中有专门负责记录的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这一伍当中弓箭手的杀敌数量。而且弓箭手会改装自己的弓箭,这样看敌方尸体上的弓箭就可以识别是谁杀的。

第一点,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纪律,也就是有组织的。所以,打仗是要列阵型的,不是小混混打架打架大家一拥而上,而是结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再由此组建方阵。批次与敌人交战

第二,当过兵,进行演习的士兵都知道,军队最多承受30%的伤亡就会士气崩溃,需要进行休整,战国那种组织度极低的军队,b站一位up主安州牧分析过,最多承受20%,甚至一些运粮兵只有5%。所以,万人对阵,头颅是有限的,一万人对一万人,胜的能有两千头颅就不错了,狼多肉少

第三,部队是层层上报,由最小的作战单位先进行核实。再一层层上报,虚报头颅举报有赏。

总结,因为战阵的缘故,每个作战单位所对应的作战区域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对应的敌方部队也是确定的,敌军总人数明确,其次,秦军每打完一仗都有三日时间核查,头颅对应尸体,某一个区域尸体是固定的,而在这一区域作战的基本作战单位就是那些,谁多拿了,举报有赏,基础的作战单位的军官很少多报。汉承秦制,刘邦的老兄弟樊哙从史书上可以跟明确的知道他晋升官爵的功劳,包括,先登,斩首等功绩。

还有很多方法核查,古人不傻。实际上不可能搞出准确的数字。打仗不但敌人会死,自己人也会死。战死的杀了几个敌人怎么算?重伤的会不会被抢功?弓弩杀死的怎么算?打败了不可能打扫战场,但是不能说杀的敌人就不算了吧。就是到了今天,一线战士杀敌怎么准确统计,依然困难,只能大概其。所以法家的所谓“法”,看起来很美,多数时候无法实行。

古代都是上阵父子兵,一般都是一个地方的编入一个方阵的,这样都是沾亲带故的,而且以前秦人实在,虽然有做假的但是查到一样会被处死,秦国还有连座法,估计军队里也有,你作假我举报你我升一级你砍头,我不举报你,我和你都被砍头,在这种法律面前,再过命的交情也靠不住的!

输粮爵能数到5级,以后不再升。功爵是可以一直升的。输粮爵就是给政府交了多少粮食,政府就封你一个爵位。为了防止大富豪也可以获得贵族的地位,所以最多升到5级,大夫。大夫的地位是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免除兵役。

一般来说,冷兵器时代,步兵最有效的战法是结阵,密集队形。但是一旦某个方块被冲垮,就像多米诺骨牌,很可导致个指挥体系混乱,然后就是全部战阵几分钟内崩溃败退,这时才进入追歼的混战。至于对阵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天不等,冲锋通常由骑兵承担。骑兵通常也只是围绕战阵不断骚扰,在移动中找到战阵的薄弱环节。至于混战,很少出现在大战役。一般在小股遭遇战。明代戚继光的鸳鸯阵是冷兵器时代步兵战术典范,即便现代军警也以密集阵形应对人群。火气前期,也是密集阵为主,辅以长毛等冷兵器。火器威力提高后,特别是大炮唱主角后,才是散兵为主。当然,我军创造性的发明了三三制,算是战阵战书和散兵战术的结合。

平民一路狂砍爵首升到“不更”当了屯长一类的小军官,再想晋级“比大夫”级别的爵位就十分困难了,等升至“五大夫”有机会被任命为县长也就彻底升到头了。至于后面的那些“卿”与“候”包含级别,几乎是无望的这些高级别的爵位,就是得到权力圈青睐的客卿与王族出身的贵族们竞逐的目标。郿县人白起倒是像走了客卿的路子:以“善用兵”之名在昭襄王十三年“出道”就已经是领军攻占新城的左庶长(第十级)了;等到伊阙之战前傍上魏冉以后,白起更是直接跳到了左更率军出征,取得24万斩获回来直接升国尉(这个官儿据说还是嬴稷发明的);随后攻魏升大良造,完成突袭拔郢烧夷陵的壮举后白起同志就满级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楚...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的爆发,成为秦朝覆灭的导火索。这场起义象征着民众对压迫的反抗,像...
原创 比... 头条创作挑战赛 李牧,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尽管年事已高,但依旧屹立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与廉颇、白起...
原创 朝... 1968年1月,一艘名为“普韦布洛号”的美国间谍船悄然进入了朝鲜海域。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朝鲜当局的高...
新型数字安全须用AI技术抵御A... 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产业等研究专家围绕“AI+”发展创新与安全治理展开深入交流。 AI音乐奏响广...
原创 1... 1950年,解放军在甘肃逮捕一名女土匪,她的真实身份竟是失踪多年的红军排长。 她的名字是吴珍子,曾...
原创 国... 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大获全胜,蒋介石指挥下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紧急指令约60万军...
原创 梁... (一)19世纪的清朝风雨飘摇,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危机。 一方面是太平天国起义的风云变幻,另一方面...
原创 李... 在建立明朝后,洪武皇帝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贡献高度评价,将他视为最重要的功臣之一,并特意赐予他一块免死金...
原创 李... 岳飞的一生曾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次婚姻的妻子在他外征时改嫁他人,直到他遇见李娃,才再次找到了真爱与幸...
原创 李... 李渊与李世民之间复杂而深刻的父子关系,如同一段古老的戏剧,情感交织而明暗不清。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