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一生曾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次婚姻的妻子在他外征时改嫁他人,直到他遇见李娃,才再次找到了真爱与幸福。
岳飞出生在1103年,河南汤阴。他年少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心中怀有伟大的志向。在母亲姚氏的教导下,岳飞的爱国情怀逐渐深厚,并且早早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16岁时,岳飞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刘氏成婚。两人感情深厚,婚后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岳云、岳雷和岳安娘。家庭和睦,生活安定,岳飞的事业也在慢慢起步。
大约在岳飞20岁时,宋军败给了契丹,河北的局势岌岌可危。岳飞决定参军抗辽,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从军的道路。不久之后,岳飞的父亲岳和去世,他回家守孝三年。就在这段时间,家乡爆发了大洪水,家中的生计陷入困境。岳飞于是再度从军,而母亲姚氏则带着家人迁至相州。
然而,岳飞第二次从军的经历并不顺利,他所在的队伍在前线失利,只得返回相州。在归途中,正逢金军南侵,百姓在战乱中生灵涂炭,岳飞感到愤怒不已。回到相州后,他告知母亲姚氏,他决定再次从军抗金,但担心母亲年纪大、体弱无人照顾。姚氏深知国家危难,鼓励岳飞出征,并为他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岳飞再次从军时,他叮嘱妻子刘氏照顾好母亲姚氏,刘氏承诺不违,岳飞也才放心离开。此次,岳飞的表现十分出色,在康王赵构的指挥下,多次与金军交战,并屡获胜利。逐渐,岳飞成为抗金名将,与韩世忠并肩作战,声誉日增。
然而,远征的岳飞未能看到妻子的忠诚。刘氏感到生活艰辛,又不知丈夫生死,逐渐心生变心。她首先嫁给了一名不知名的男子,但很快又离婚,之后嫁给了韩世忠军中的一名粮草押队。韩世忠得知此事后,认为作为岳飞的朋友,应该告知他,于是将消息通过信使送给岳飞。信中提到刘氏已嫁他人,岳飞的心情复杂。
得知此事,岳飞虽然愤怒,但冷静后仍能理解妻子的处境。他没有派人去接回刘氏,也未回复韩世忠的信。这让韩世忠感到疑惑,心中不禁担心岳飞是否收到了信,于是他将此事报给了皇帝赵构。赵构关注岳飞的情况,并派人询问此事。岳飞写信给赵构,向他解释道,自己当初将妻子留在家中照顾母亲,但刘氏却两度改嫁,岳飞对此深感愤怒,但依然表示给了刘氏五百贯钱以帮助她生活。
岳飞的做法显示出他极大的宽容和仁义。他以德报怨,虽然结束了与刘氏的婚姻,但却未让赵构认为他是个无情之人。赵构阅读岳飞的奏折后,极为赞赏,并且对岳飞更加依赖。
岳飞与刘氏离婚后不久,便遇到了他的毕生挚爱——李娃。李娃出生于1101年,比岳飞年长两岁。一次,岳飞在征战途中遇到李娃,她正漂泊在外,于是他将她留在军中。1130年春,岳飞与李娃在宜兴张渚结婚。
李娃不仅聪明贤惠,还有谋略、胆略,堪称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她不仅在军事上帮助岳飞,参与制定战略,而且对岳飞的部队也极具影响力,深得将士们的敬重。李娃非常孝顺岳飞的母亲姚氏,把她视如己出,而对岳飞的子女也如亲生一般照料。李娃的德才兼备,赢得了岳飞的深深爱慕,也因此成为他一生唯一的妻子。
李娃在军中的表现堪比一位将军。曾有一次,她发现岳飞部将密谋叛乱,毫不手软地将谋逆者一网打尽,迅速平息了叛乱。她的果敢和智慧让全军上下无不为之震慑。
李娃不仅帮助岳飞排忧解难,还给他带来了家庭的温暖。他的家庭从此更加圆满,岳飞有了母亲姚氏的陪伴,有了李娃的帮助,儿孙绕膝,家庭的幸福感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然而,岳飞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1136年,岳飞因与右相张浚的意见不合而辞去职务,随后他母亲姚氏去世,岳飞辞去军职,亲自护送母亲的灵柩安葬于庐山。在此期间,赵构派人召岳飞重返军队,他继续参与了对金国的北伐,并屡战屡胜,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然而,1141年,随着金国和南宋达成和平议和,岳飞作为主战派的代表成了被除掉的目标。秦桧和主和派为了达成议和,决定铲除岳飞。岳飞被调离军队,并在一系列的陷害和阴谋下,最终于1142年1月27日被判处死刑。
在监狱里,岳飞宁死不屈,临死时,他在墙上写下“天日昭昭”四个字,表示自己无辜。岳飞死后,家产被抄没,家人被流放。李娃和儿子岳霖被流放至岭南,过着艰苦的生活。
直到20年后,岳飞才得以平反。赵昚继位后,根据民众的呼声,恢复了岳飞的名誉,并为他修建了陵墓,追授谥号“武穆”。李娃也得以返回家乡庐山,与岳飞的母亲姚氏安葬在一起,享年74岁。
李娃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诸多磨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岳飞的忠诚与孝顺。她的选择、她的坚韧,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成为古代女性美德的象征。
岳飞的事迹在后人中广为传颂,尤其是在岳飞去世后,朝廷为了表示对他冤屈的悔意,专门立起了秦桧等人的铜像,让他们在岳飞墓前跪拜悔罪,成为世人对其罪行的永久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