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中后期的人口峰值,有不同说法。根据《明熹宗实录》记载,明朝泰昌元年,全国人口数量为51,655,459;而葛剑雄人为明朝在1626年达到人口峰值,为1亿9千万,他给出的数值是所有中外学者中最高的。所以,至于题目中说的三亿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或许这是另一个位面的明朝人口峰值吧。
而至于清朝(后金),其兵力按照每个牛录300人,每旗25个牛录,一共八旗来算,满族本族士兵应该有6万人,然而由于每个牛录不可能满编,所以暂且按照5万人算,那么如此推论,其人口大约在12万左右,再加上努尔哈赤等人经常掳掠汉族人口,以及明朝投降的兵将,其总人口大约在20万。
由此可见,题目中的数据,完全不靠谱。
至于后金为什么可以打败明朝,应当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后金在局部地区占优势。由于东北地区明朝控制并不严格,基本上算是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所以明朝在此地的根基并不深。而且,据记载,努尔哈赤的祖先董山就和明朝不对付,这就说明明朝并没有在辽东进行过有效统治。而明朝在后期,国内战乱四起,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兵力放在辽东,所以,后金在本土作战,占优势。
其次,明朝军队战斗力严重不足。明朝自从嘉靖以来,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普遍下降。在后来平定农民军时,秦军,天雄军等都是主将私人临时训练的,因为明朝政府的常备军根本打不了仗。而后金则不然,其战斗力远高于明军,某些欧洲专家将后金骑兵称为“十六世纪世界最强骑兵”,这个说法肯定是夸张了不少,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金军队战斗力不是吃素的。
最后,一个多亿(存疑)的汉人根本不团结。北方天灾,农民吃不上饭,纷纷造反,这从李自成每次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招收数十万军队就能看出。明朝政府也失去了人心,起义军到处都是。老百姓连命都没了,谁愿意给明朝卖命?明朝一直到南明时期,几个小朝廷还在为了争所谓的正统而内斗,这样的政权,指着它去凝聚所有汉人的力量反抗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