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与庄子,谁的境界更高?一字之差,误解千年
创始人
2025-06-21 21:02:44
0

孔子,庄子,都是中国著名思想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奠基者,论伟大性而言是不能林比的,况且庄子又为孔子后辈,不同时期的社会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高度。然而其他的不能比较,境界这东西却可以,毕竟境界是精神的广阔度,可以用质来衡量。

孔子在官场上是一位十足的loser,虽然早年曾在鲁国挑大梁,但后来周游列国十四载都未受到重用,因为他所坚持的治国理想与当时的“霸道”政策背道而驰。不过孔子在教书育人上很有一套,最著名的当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强加给别人,这句话的境界很高,但是你看庄子说了啥呢?

老庄都是政治型的思想家,在其位谋的是国家社稷、百姓福祉,尤其是庄子的“清静无为”,主张遵从“天时、地性、人心”,为的就是万物升平;孔子是政客型的思想家,在其位谋的是自我的福利,能够入仕高飞是最大的追求。

一句话,孔子是现实的圣人,而庄子是理想的仙。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的话比它少一个字,但境界却高出一层,此为“己所欲勿施于人”,即使是自己所喜好的,也不要强加给人。虽然庄子没有将这个思想写出来,但有一件事足以表明。

话说庄子周游经过梁国时,便想顺道去探望一下老朋友惠子,身为宰相的惠子却认为庄子此行不怀好意,是为了取代他的位置,于是惠子千方百计阻止庄子进入梁国。庄子听说这件事后,依旧从容不迫地去会面。

见面后庄子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鸟名为鹓雏,从南海飞往北海,途中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候有一只猫头鹰在吃一只腐烂的老鼠,他害怕鹓雏抢夺自己的食物,便赶忙把老鼠藏匿起来,并欲赶走鹓雏:“吓!”

紧接着庄子说出真意: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惠子听后才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自己所珍重的宰相,以为别人也同样珍重,然而庄子实际上并不“所欲”,惠子其境远不如庄子。

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所欲勿施于人”,哪一个的境界更高呢?相比较而言,前者不难,难的是后者。

一个不贪杯的人,必定不会去劝酒;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必定不会劝别人吝啬。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假若从“己所欲”出发,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我嗜酒如命,便想要大家都陪我喝;我是个吝啬鬼,便将别人也看做守财奴。这是人之天性使然,无法避免。

所以说在这方面,庄子或许比孔子的境界更高一些,一国之相又如何,锦衣玉食又如何,只要思想坚定,就不会有过错。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则庄子的寓言故事:“南海之帝为与,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藏在深山”到“全网热销”:... 清晨山里,马头岩茶农陈师傅正将刚采下的肉桂鲜叶装进标有编号的竹篓——这篓茶叶将全程由他手工制作,从萎...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铁帽子王作为皇亲国戚中的佼佼者,往往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财富。他们不仅...
陕西澳华瓷业取得新能源汽车用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澳华瓷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能...
原创 身...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虽然奉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但也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海外贸易。例如宋朝和元朝,那个是引...
原创 宋... 引言: 自唐朝灭亡后,中国便陷入了五代十国以及辽宋对峙的分裂时期,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了不少英雄豪...
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小伙已抵达中... 埃文· 凯尔已经抵达中国! 埃文·凯尔就是两年前 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证据的 二战相册捐赠给中国的 那...
原创 孙... 孙科在民国可谓大名鼎鼎,他是孙中山的儿子,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名气不用多说。他很早就跟着父亲孙中山开始...
非洲丛林的秘密:加玛的逆袭 在遥远的非洲丛林,狂野与神秘交织的丛林中,生活着一家花豹。花豹妈妈,她的名字叫做贝迪,是这片古老土地...
原创 他... 标题:继母与子婚配的历史争议 在历史的长河中,伦理关系常常是文化和道德评估的焦点。特别是关于婚姻的...
原创 钟... 钟会的叛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灭蜀之后,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