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蒲松龄:比范进还惨,72岁才被录为岁贡生,死后却享誉海内外
创始人
2025-06-21 19:02:13
0

科举考试的出现让朝廷选官的范围扩大,给许多人一个机会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但科举考试同时也是非常残酷的,竞争压力大、除宋朝之外其他朝代录取的人数少、同时科举考试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只能三年考一次。

即便科举之路艰难,但仍有很多读书人都踏上了科举制这一条“不归路”。

在史料中,许多读书人年过半百才得以考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不是范进,他比范进还惨。此人一生都热衷科举考试,72岁才被录为岁贡生,但死后却享誉海内外。

他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年少风光无限,走上巅峰

蒲松龄1640年出生在山东淄博。他的祖辈在元代时官居三品,因为蒲家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看重。但之后家道中落,没有往日的风光。蒲家就世代居住在山东淄博的蒲家庄。

蒲家当时虽不是名门望族,但因为祖辈留下来的祖训。家里人都很喜欢读书,许多蒲氏家族的人都先后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了功名利禄。蒲松龄的父亲幼年时就读书,曾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可他的仕途却不顺利,于是就下海经商。

虽然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可蒲松龄的父亲下海经商给他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这让蒲松龄可以安心地在学堂读书学习。

蒲松龄在家排行老三,他喜欢读书学习。同时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让他开始名誉当地。

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次参加童生应试,就大放异彩。他在县试、府试和道试之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文章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的喜爱。而三试第一道好成绩让蒲松龄在当地被称神童,大家都纷纷称赞他日后一定大有作为。

命运发生转折,在72岁获得岁贡生

可是不会有人想到应试童生的高中用掉了蒲松龄的所有运气。19岁后的蒲松龄的人生似乎极其不顺。他从21岁之时第一次参加乡试一直到1702年,在近40年的时间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名落孙山。

1660年21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乡试没有考中。当时人们虽然震惊,但都以为是他考试比较紧张没有发挥好的原因所致。第二次在1663年他24岁,此时他已经和妻子生了了长子蒲箬生。可这次科举考试蒲松龄再一次落榜了。

1672年32岁的他参加考取考试还是没有考中,但是蒲松龄在一次又一次的科举失利之中没有过一丝灰心,一直在努力地应试。1675年已经35的蒲松龄都拥有了他的第四个儿子,可这次依旧落榜。1687

蒲松龄参加乡试,因“越幅”成绩被取消。

越幅是科举考试中考生答卷的违规之一。在科举考试中,考生的答卷都有一定格式。

卷面划有部分,每页的行数和字数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蒲松龄当时就超出了卷面的要求,于是就落榜。

1690年51岁的他乡试,再次因为犯规被黜。1702年63岁的他乡试依旧为重。当时他的妻子和家人都劝阻他放弃。

可蒲松龄一根筋铺在了科举上,终于72岁赴青州考贡,成为了“岁贡生”。

而岁贡生是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这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就被称为岁贡生。

其实和范进中举的举人相比,岁贡生明显微不足道一些。而蒲松龄在考中岁贡生之后,对于他来说算是满足了自己内心的心愿。

比较古代读书人都认为学而仕择优,可蒲松龄已经一把年纪,所以当时他并没有进入京城的国子监读书,而是由山东学政代为培养。

死后却享誉海内外

蒲松龄的一生还有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他所写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现如今也会被很多国家翻译,同样他也因为这本书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享誉海内外。

《聊斋志异》的文学成就是不可被忽视的。作为短篇文学小说,聊斋志异表现了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

蒲松龄因为科举屡屡未中,他只能通过教书来贴补家用。但他自幼就被民间故事里面的鬼神很感兴趣。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来替代茶钱,正因为这样蒲松龄才搜罗到许多故事,将它们写入聊斋志异中。

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以后,文言小说就雄风难再了。《聊斋志异》之后,虽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但已难成气候。

《聊斋志异》一经问世,就收到了很大的欢迎。这本书中的重要主题,是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聊斋志异揭露了封建社会里面的根本矛盾,因此使得聊斋志异对于后世有了更高的研究价值,在思想价值方面的影响也颇深。

蒲松龄同样将自己在科举上屡屡不得志的事情写入书中,在《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都说明了主人公的仕途不得志,不得不借助鬼神宣泄自己内心仕途不得志的心愿。同时《聊斋志异》中也有了爱情观,这样体现出蒲松龄早已萌发了现代社会的爱情观。

《聊斋志异》语言简洁,人们很容易就能读懂。其次利用鬼怪故事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再加上里面所体现出的独特的思想,使得《聊斋志异》从问世到现在一直都倍受人们好评。直到现在它已经被改编成了影视剧,依旧影响着一批读者。在世界各地,这本书被广泛传播。

总结:

蒲松龄的一生可谓传奇,虽然一鸣惊人可在之后的科举考试中没有一次考中,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岁贡生。在他考中岁贡生四年后,76岁的蒲松龄就离开了人世。可即便这样他留给人们的传世巨作《聊斋志异》也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参考资料;

《蒲松龄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藏在深山”到“全网热销”:... 清晨山里,马头岩茶农陈师傅正将刚采下的肉桂鲜叶装进标有编号的竹篓——这篓茶叶将全程由他手工制作,从萎...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铁帽子王作为皇亲国戚中的佼佼者,往往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财富。他们不仅...
陕西澳华瓷业取得新能源汽车用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澳华瓷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能...
原创 身...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虽然奉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但也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海外贸易。例如宋朝和元朝,那个是引...
原创 宋... 引言: 自唐朝灭亡后,中国便陷入了五代十国以及辽宋对峙的分裂时期,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了不少英雄豪...
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小伙已抵达中... 埃文· 凯尔已经抵达中国! 埃文·凯尔就是两年前 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证据的 二战相册捐赠给中国的 那...
原创 孙... 孙科在民国可谓大名鼎鼎,他是孙中山的儿子,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名气不用多说。他很早就跟着父亲孙中山开始...
非洲丛林的秘密:加玛的逆袭 在遥远的非洲丛林,狂野与神秘交织的丛林中,生活着一家花豹。花豹妈妈,她的名字叫做贝迪,是这片古老土地...
原创 他... 标题:继母与子婚配的历史争议 在历史的长河中,伦理关系常常是文化和道德评估的焦点。特别是关于婚姻的...
原创 钟... 钟会的叛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灭蜀之后,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