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朱元璋杀三万多人,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创始人
2024-11-06 04:37:50
0

原标题:胡惟庸案朱元璋杀三万多人,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论功行赏,不可否认的是,刚刚建立的明朝,大部分开国功臣都是得到了赏赐。可问题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发动了洪武四大案,也被称为明初四大案。洪武四大案的出现,让明朝初期的大部分官员都受到了牵连。

洪武四大案受牵连的官员达到了将近十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官员几乎是人人自危的。胡惟庸无疑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可是在胡惟庸的前半生,是为了明朝建功立业的。到了之后,胡惟庸的做法让朱元璋感到了压力。

于是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案。胡惟庸担任宰相期间,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朋党,正因如此,朱元璋感到了威胁。由此朱元璋下决心除掉胡惟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当时的朱元璋前往胡惟庸的家中,观看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

也就是在返回的过程中,太监云奇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于是朱元璋发现了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处死胡惟庸。就这样,胡惟庸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因为多做违法之事,尤其是在胡惟庸的家中发现了士兵,这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也就是说,这些士兵成为了胡惟庸谋反的证据。单单从胡惟庸谋反的角度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也就是说,胡惟庸谋反动机不足。

胡惟庸家中发现士兵,可是要知道当时负责京城守卫的是徐达。南京城中的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都是徐达在负责。如果徐达不参与谋反,那么胡惟庸根本没有机会胜出。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胡惟庸根本没有造反的理由。

身为丞相,胡惟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胡惟庸还要去冒被处九族的风险,实在是不合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善长当时身居要职,正处于左丞相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李善长要是不参与谋反,那么胡惟庸更没有机会。

胡惟庸是半路参加朱元璋,是因为李善长的关系朱元璋才重用胡惟庸。从实际角度来说,李善长就相当于明朝的二当家。史书记载了“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也就是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无法控制胡惟庸了。

现如今看来,李善长是一个聪明人,无论胡惟庸是否造反成功他都要死。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李善长根本不会冒风险。从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持续了前后将近十年的时间。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胡党”受到了牵连。

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包括开国功臣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踦等1公、21侯。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

由此说来,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明史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出现了很多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胡惟庸是不是真的谋反,肯定是充满了争议的。不过,根据现如今的史籍资料来看,胡惟庸根本没有谋反的可能,假如胡惟庸谋反,李善长和徐达不可能不被拉拢。

胡惟庸案的记载出现了很多矛盾的地方,其次很多证据也是略显牵强,但是朱元璋想杀了这些功臣的心确实是很明显。朱元璋这样做,无疑是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真真正正的江山,避免他们被这些权臣架空。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明清时代的殿试之后,考生按照名次被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进士及第者属于一甲,获得进士出身的属于二甲,...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许多人声称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他们多数只是借着这一口号来谋取个人私利,借此招兵买马,壮大...
原创 李... 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点个“关注”。点亮那一个小小的关注按钮,我会在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您绝对不...
原创 巴...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布下埋伏,成功杀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将太子...
曹操一道军令放生赵云?夏侯惇若... 一、长坂坡的“神话”与历史的裂隙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的硝烟裹挟着刘备军的溃败席卷而来...
原创 诸... 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处偏远的山区,考古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独特的古墓。这座墓葬的周围布满...
原创 苏...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具有多重层次的历史进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将苏联的崩溃归因于美国...
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济南5月19日电 题: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记者袁敏   5月17日,在...
原创 最... 新朝建立后,因王莽改革的失败,导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许多军阀割据一方。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英雄事迹和征战四方的成就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关于这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