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起兵的时候,朱元璋分封的24个诸侯王,有愿意出手相助的吗
创始人
2024-11-06 04:37:52
0

原标题:朱棣起兵的时候,朱元璋分封的24个诸侯王,有愿意出手相助的吗

朱元璋在将大明朝交给孙子朱允炆的同时,也将权力分给了自己的26个儿子中的24位诸侯王。这个举措并非是平均分配,而是有所取舍。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是太子,没有被封为王,而最小的儿子朱楠早夭,同样未封王。这意味着其他24个儿子,都被朱元璋封为了诸侯王,并在成年后前往各自的封地就任。到了1398年,朱允炆登基时,18个藩王已经在他的统治下就藩到了自己的封地。而剩下的6个年龄较小的儿子仍留在南京抚养。

在这些诸侯王中,主要集中在大北方,呼应了朱元璋的明显意图,即让自己的儿子们守卫边疆。这看似是一种合理的安排,却埋下了后期争端的种子。因为这些诸侯王,不仅有镇守边疆的责任,还可能成为颠覆朝廷的力量。其中,燕王朱棣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朱棣的选择造反,除了个人野心之外,还与朱允炆进行的削藩活动密切相关。朱允炆认为这些叔叔不仅无法帮助他保家卫国,还是朝堂的潜在威胁。因此,他决定通过削藩,用自己的亲信将这些诸侯王派往边疆,以确保中央集权。尽管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行动过于仓促。

削藩引发了大量诸侯王的不满,因为他们的爵位并非朱允炆赐予,而是朱元璋所授。他们对削藩制度心存不满,但又无法公然反抗朝廷。燕王朱棣成为反抗的象征,他在弟兄中以其野心和决断脱颖而出。然而,由于力量单薄,他很难在反抗中取得胜利。为此,朱棣积极寻求支持,而宁王朱权成为了他的盟友。

在朱允炆看来,削藩是为了加强朝廷权力,但这一行动引发了诸侯王的反抗。而朱权因此成为了朱棣的盟友。然而,朱棣在达成目的后,却背弃了对朱权的承诺,剥夺了他的兵权。这也成为了朱允炆治下削藩政策的一个缺陷,导致了后来的矛盾。

大部分诸侯王在朱棣造反时选择了观望,他们明哲保身,一方面表示对削藩的不满,另一方面表示忠于朝廷。这种态度表明他们不愿意卷入朱棣与朝廷的争斗,以免成为牺牲品。这些诸侯王手握一定的兵权,但明白自己无法决定胜负,因此选择了保持中立。

然而,朱允炆并非手软之辈,他采取了果断的手段,通过软禁、打击等方式解决了一些反对他的诸侯王。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等都成为了削藩的牺牲品。这些行动显示出朱允炆对削藩的坚定决心,使得一些藩王在这一过程中无法幸免。

总的来说,朱棣上台后,诸侯王的处境并未好转。虽然朱棣没有废除藩王的爵位,但对其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尤其是在政权和军权方面。这让这些藩王的子孙只能在家中领取工资,不允许外出工作。继承爵位的子孙尚能维持一些尊严,但无爵位的子孙则生活困难。朱棣上台后,藩王势力虽被遏制,但这也为后来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明清时代的殿试之后,考生按照名次被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进士及第者属于一甲,获得进士出身的属于二甲,...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许多人声称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他们多数只是借着这一口号来谋取个人私利,借此招兵买马,壮大...
原创 李... 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点个“关注”。点亮那一个小小的关注按钮,我会在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您绝对不...
原创 巴...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布下埋伏,成功杀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将太子...
曹操一道军令放生赵云?夏侯惇若... 一、长坂坡的“神话”与历史的裂隙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的硝烟裹挟着刘备军的溃败席卷而来...
原创 诸... 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处偏远的山区,考古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独特的古墓。这座墓葬的周围布满...
原创 苏...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具有多重层次的历史进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将苏联的崩溃归因于美国...
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济南5月19日电 题: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记者袁敏   5月17日,在...
原创 最... 新朝建立后,因王莽改革的失败,导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许多军阀割据一方。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英雄事迹和征战四方的成就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关于这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