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过惶恐滩,因为感慨“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创始人
2024-11-06 04:22:56
0

原标题:苏轼过惶恐滩,因为感慨“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北宋大文豪苏轼虽然弱冠之年就高中进士,开始出仕,但宦海浮沉,几乎没有多少顺的日子。王安石变法时,他因反对新法,被视为守旧派,受到变法派的打击。一起“乌台诗案”几乎置他于死地。后来保守派司马光上台,不管新法好坏,一律废除,这又引起了苏轼的反对。因为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反思了自己之前的主张,看到了新法中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是司马光却一律废除。苏轼是两面不落人,变法派打击,保守派打压,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按说,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新法,又算是站到了变法派的阵营了,但是人家不认。这不,保守派总头目高太后一死,小皇帝宋哲宗正式听政,就重新启用办变法派章惇等人。东坡呢,还是哲宗的老师呢,也没高看一眼,直接贬黜。高太后临死时预料到苏轼在汴京肯定不行,所以给他安排了好的去处,定州知州,离汴京很近,但又不在朝廷,可以避免遭人打击。

不过,高太后说的不算,因为她已经死了,宋哲宗说了才算。小皇帝直接把老师贬去了英州,接着又贬去广东惠州。苏轼去惠州上任途中,要乘船入赣江,经过惶恐滩。看着这地名,面对险滩,苏轼不仅感慨万分,就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提到惶恐滩,很多人立马会想到文天祥的两句诗: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文天祥这首诗太出名了,惶恐滩也跟着出了名。而实际上,文天祥是读了苏轼的这首诗,得到了启发,才写出这么好的名句来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这首诗: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诗的开头一句说,七千里外二毛人,在惶恐滩,怎么想到了七千里外这个二毛人了呢,二毛人是谁呢?其实这二毛人啊,就是苏轼自己。这七千里外呢,是说惶恐滩离他的家乡眉州约七千里。

那么,苏轼怎么又变成二毛人了呢?二毛,可不是二毛钱的意思哦。二毛,是两种颜色的毛,这里指头发。苏轼去惠州时,已经59岁了,头上白发已经不少了。头发黑白相间,这不就是二毛人吗?

知道这二毛人说的是苏轼自己,下面的诗句就容易理解了。我这个头发花白的人,家乡在七千里之外,现在,如一叶孤舟飘零在十八滩头。

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使我每天都不断做梦,我那故乡的山山水水啊,在我的心中萦绕。惶恐滩这个地名,让我增加了更多的忧伤。

风大浪急,鼓起长帆,雨水暴涨,淹没了石上的波纹。我觉得我应该当官府的水手,我这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也不知道熟悉多少渡口,因为我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前四句写自己屡遭陷害,心中不免悲伤,格调低沉。如果按照这样的调子下去,这首诗也就是非常平庸之作了,因为这样的诗一抓一大把,都看腻了。苏轼实在是大手笔,后四句一改前四句的悲凉,虽然还有凄苦,但开始转为豪放了。而由险滩和船,想到了自己多年的仕途风浪,但没有抱怨而是幽了一默,说自己真该去当水手,因为经历的风浪太多了。这风浪显然不是真正的河流里的风浪,而是人生的风浪。

在如此险境之下,想到自己抱负不能实现,而屡屡遭到打击,无论是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这样对待自己,换了别人,恐怕郁闷就郁闷死了,不得抑郁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苏轼这般的达观。这就是苏轼,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从来都不抱怨什么,随遇而安,拥抱生活,成就了其除了诗词外的人格上的伟大!

现代社会里,很多人稍不如意便牢骚满腹,叫屈抱怨,然后坏了心态,抑郁了,自闭了,然后就把宝贵的生命不当回事,走上了不归之路。其实你遇到那些,跟苏轼就没办法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希望那些脆弱的朋友,多读读苏轼的诗词,真的可以专治抱怨症甚至抑郁症。生活学东坡,越活越开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彭... 1980年,我国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彭加木失踪案,特别是在最后彭加木仅仅留下了一张写着“我往东去找水...
原创 曹... 东汉末年,荆州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逐渐形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割据的局面。随着关羽失误导致失去...
原创 清... 在历史书籍中,大家都知道清朝有一位著名的贪官——和珅。作为皇帝身边的宠臣,他的贪婪程度令人震惊,几乎...
原创 慈... 在1908年,光绪帝的健康急剧恶化,由于光绪帝无子嗣,继承人选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光绪帝是慈禧唯...
原创 康... 康熙帝,作为清朝历史上最为显赫的一位皇帝,为清朝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治理不仅使国家步入了一个...
原创 雍... 清朝历史上,整顿吏治、倡廉反贪的皇帝当属清世宗雍正皇帝。雍正继承了康熙盛世的成果,带领清朝进入了乾隆...
原创 晚... 在历史的长河中,百余年只是一瞬,但这段时光足够让许多往事与人物渐渐消逝于尘埃之中。为了探寻晚清社会的...
原创 魏... 诸葛亮手下,有两位备受称赞的猛将,他们分别是魏延和姜维。许多人认为魏延是蜀军最强的猛将,甚至有人称他...
原创 王... 前言 中国历史长河中,不乏传奇的美丽女子,她们或凭才华,或凭美貌,成为历史中的经典人物。然而,其中...
时光相册·“唤醒”旧时光|电报... 编者按:时间,像一条大河,不停地往前奔流。老照片,宛如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回到记忆中的彼岸。然而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