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创始人
2024-11-06 01:45:06
0

原标题: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在他执政初期,面对突厥的入侵,曾经历了一段耻辱的时刻——渭水之盟。这是公元626年发生的一场关乎国家荣誉的危机,也是唐太宗为了国家大计所做的重要抉择。

公元626年八月,秦王李世民登基为帝,成为唐太宗,这一事件标志着唐朝新的开始。与此同时,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领大军对峙在渭水河畔,长安城陷入危机之中。渭水之盟的发生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李世民登基,另一个是突厥军在渭水河畔与唐军对峙。这一切让长安城面临巨大的威胁。

李世民在这个危急时刻面临两难选择,是决战还是和谈?这个决定既关乎国家安危,也牵涉到唐太宗个人的威信和尊严。对李世民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关乎尊严的斗争。突厥的进攻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他们听闻唐朝内部发生武力夺权的消息。这使得颉利可汗看到了一个可以渔利的机会。

渭水之盟最终成为了李世民和颉利可汗之间的一次交锋,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被动示弱的时刻。然而,这并非唐太宗不敢战,而是在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和谈成为了相对明智的选择。唐太宗深谙"谋定而后动"的道理,他理智地选择了维护国家稳定、争取时机的策略。

突厥的颉利可汗不仅要求金银财宝,更让李世民感到屈辱的是,他不得不再次向突厥称臣,成为突厥的属国。这使得李世民心头之耻无法释怀,他对这场被动示弱的谈判充满了怨愤。不仅失去了一些金银财宝,更丢掉了一份尊严和面子,渭水之盟成为了唐太宗心中的奇耻大辱。

李世民对此心头难平,但他并没有选择沉湎于耻辱之中。相反,他暗下决心,必须等待时机,报仇雪恨。这也成为了唐太宗执政初期一个饱受屈辱后的默默守望。他开始加强国家力量,提升军队实力,为将来的报复行动做好准备。

在这段屈辱的时光里,唐太宗没有选择急功近利,而是着力于国家治理和军队整顿。这一时期,他对内进行政治清理,对外展示国威,巩固了政权,也为日后的征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年后的公元630年,东突厥陷入严重的自相残杀和混乱之中,这为唐太宗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他发动了灭东突厥之战,以十万大军兵分六路,实现了对突厥的全面围剿。在这场战争中,唐军将突厥的颉利可汗打得节节败退,最终逃至青藏高原寻求吐谷浑的庇护。

在灭东突厥的战争中,唐太宗采取了出奇不意的出征时间——春节。这一军事策略使得突厥毫无准备,被唐军出奇制胜。整个战役以唐军的胜利结束,突厥的统治阶级在混乱中溃败,颉利可汗最终被俘,带回长安受降。

渭水之盟的屈辱,在灭东突厥之战中找到了彻底的救赎。唐太宗李世民通过坚韧的耐心和谨慎的战略,在四年后终于报得当初的耻辱。这场战争不仅是对突厥的报复,更是对渭水之盟的洗刷。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灭东突厥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值得铭记的篇章。李世民展现出了作为一位卓越统帅的智慧和胆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国家的强大和不屈的意志。渭水之盟的屈辱,最终在灭东突厥的战争中找到了破茧而出的机会,唐朝在这场战争中迎来了新的辉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侵华日军将领山田国太郎中将,曾以第二军司令部情报课长、战车第5大队长、陆军公主岭学校战车教导队长、陆...
原创 蒋... 抗战初期,蒋介石迫于全国民主势力的压力,同意由国民党、共产党、职教社、救国会等十几个党派组成一个咨询...
原创 陈... 在我国的众多开国上将中,陈明仁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是国民党的中将,在北伐战争和抗战时屡立战功,还曾...
原创 李... 1966年12月3日,中国台湾省的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将军,于昨日突发心脏...
原创 你... 从《金枝欲孽》到红火一时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一系列的清宫戏,后宫嫔妃们是种热衷于宫斗,后宫争宠...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之... 皆知,东吴有四大都督。最牛逼的是周郎,一个赤壁之战,便奠定了三国格局。以至于赤壁之战后,曹操给孙权写...
原创 李...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都不是一般的人,想要降服众人一条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宋江作为这些人的头领,下了不少...
原创 从... 真实的唐高宗李治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皇帝,世人只知道他的老婆武则天如何叱咤风云,而殊不知这位在电视...
原创 蒋... 1955年第一次大授衔时,元帅当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元帅,当年已是69岁高龄,大将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
原创 统... 吴三桂和清朝之间的斗争,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初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以求援为名,这就好比唐肃宗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