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这个名字所指的并非别人,正是唐初名将李勣的本名。李勣,原名徐世勣,家境富裕,为人友善。他不仅在经济上救济过穷困百姓,更是在军旅生涯中展现出出色的才华和忠诚。
在隋朝末年,徐世勣加入了瓦岗军,成为这支军队中的杰出将领。他以卓越的计谋赢得了翟让的信任,更在策马劝说下,促使翟让投靠李密,一同反抗隋炀帝杨广。徐世勣在军中表现出色,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对人的洞察力,被李密封为右武候大将军。
然而,李密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失利,随后归顺李渊。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面临旧主李密的失败,徐世勣仍然对他保持忠心。他不愿意上表李渊来卖弄功绩,因为他深知一位胸怀宽广的将领,应当关注整体大局,而非个人荣耀。这种无私的态度让李渊深感敬佩,甚至赐予他李姓,从此他成为了李世勣。
建立唐朝的功劳
随着李密的失败,李渊登上皇位后,为了避讳皇帝的名讳,李世勣改名为李勣。他被任命为通漠道行军大总管,带领将士与突厥进行多次激烈的冲突,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李勣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为唐朝开拓了广阔的疆土,备受李渊的赏识。
在李渊临终前,他特别叮嘱儿子唐高宗,希望多重用李勣,给予他恩惠。李渊深知李勣的才能和忠诚,认为只有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荣誉,他才能更好地报效皇室。这表明李勣在李渊心中享有崇高地位,成为一位备受推崇的谋士和将领。
忠诚于皇室的终老岁月
李勣一生都为李家的江山鞠躬尽瘁,对唐高宗也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当他于病逝时,唐高宗深感悲痛,流下了眼泪,并亲自为他安排了死后的荣宠。这充分展现了李勣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以及他与皇室深厚的感情。
武则天的破坏
然而,这一切的荣耀和尊敬都在后来被武则天所破坏。武则天对李勣的后代,尤其是他的孙子李敬业充满了敌意。李敬业反对武则天称帝,起兵讨伐她,成为武则天无法容忍的存在。于是,她采取了残酷的手段,撤销了李勣的官爵和李姓,甚至挖掘了李勣的坟墓,将尸体公之于众。这一举动旨在惩戒李家的后代,同时也是为了发泄武则天对反对势力的愤怒。
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然而,武则天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徐茂公的坟墓虽然表面庄严,但实际上并没有丰富的陪葬品,无法为武则天提供挑拨离间的借口。反而,徐茂公因其清正廉洁的形象而赢得了更多的好评。武则天的行径被视为过分,也使徐茂公的名声更加坚固。这也让人对武则天的狡诈和不择手段心生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