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努尔哈赤生前为何要将长子处死?大清极力掩盖,数百年后才知真相
创始人
2025-07-25 10:03:10
0

前言

努尔哈赤是清朝实际意义上的奠基人。其一生文治武功,而其军旅生涯也长达44年。除了军事成就显著,其在政治上成就也非常高。其提出的,选人“六项原则”,厚待功臣的重要决策奠定了大清300年的人才基础。

尔哈赤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朝开国皇帝,不过作为一名唯才是举的明君努尔哈赤曾经下令处死了其亲生儿子褚英。话说“虎毒尚且不食子”,帝王家处决皇子更是史上罕见,原因是为何呢?

关于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的身世?

说起褚英的身世,努尔哈赤刚刚成年时,曾因迷路被抚顺富农佟老收养。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与佟家幼女佟佳氏互生情愫。并在万历五年,做了佟家赘婿。也正是在此期间,努尔哈赤和自己的原配正房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褚英也正是努尔哈赤在入赘期间,所生下的长子。

褚英怎么一步一步被努尔哈赤当作接班人培养的?

褚英作为努尔哈赤的长子,其出生于万历八年,而到了万历二十六年,在这一年褚英刚好18岁。而从褚英18岁开始,就已经投身沙场了。而从18岁开始,褚英战功显赫。也开始逐渐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在此期间,因其“命伐安楚拉库路,取屯寨二十以归”,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

而到了万历三十五年,褚英以少胜多一战成名。凭借这场战役褚英打败了占泰展露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在此战役中得到了两员大将常柱和瑚里布,斩获敌人首级三千,获得战马五千以及三千甲胄。也正是因此,努尔哈赤非常高兴。直接封褚英为广略贝勒,寓意其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而也正是因此,褚英从这里开始也被努尔哈赤当作接班人。

历史上的褚英究竟是怎么死的,他为什么会被处死?

其实,关于褚英的死因,清朝史书并没有记载是努尔哈赤下令处死的。而清朝史书对于褚英之死,下的定义是“死于幽禁”。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褚英其实是被努尔哈赤下令处死的。而清朝乾隆帝下令删除了这段历史,主要出于对于逝者的尊重。

而褚英之死,在上世纪60年代台北故宫博物院库房中的一本《无圈点老档》中有详细记载。

主要是当年努尔哈赤认为其长子褚英心术不正,同时不认己错。因此努尔哈赤怕褚英败坏治生之道,下令将其幽禁。而关于是否处死褚英,努尔哈赤思考了整整两年,最终认为留着褚英会使得国家败坏。出于保护国民和大臣的考虑,最终下令处死褚英。

当年主要因为褚英觊觎努尔哈赤的权力,不断打压权臣试图壮大自己的权力。最终也是遭到了“四贝勒”和“五大臣”的联合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褚英已经失去了政治优势,继位势必会遭到这些曾经打压过的大臣的反击。而褚英野心极强,同时心术不正,因此深知这点的努尔哈赤只好下令将其处死。

往期精彩文章

因神似光头强成网红,一度住豪宅、娶小20岁娇妻,如今却下场惨淡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要结婚?不结婚全家受罚,放现在三年起步

山西王—阎锡山的“干女儿”,人称“山西第一美人”,结局如何?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么的?为何太监挤破头想进,嫔妃们却很害怕

末代皇后婉容死得有多惨?身体发臭无人处理,一件事把她活活逼疯

题/努尔哈赤为何要将长子处死?大清极力掩盖,数百年后才得知真相文/寻历史真相-康乂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千...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
原创 《... 题记:近来追剧,不小心就看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发现剧中多数地方跟清朝实际情况非常相似,包括很多细...
原创 曾... 晚清四大名臣,每一位都堪称传奇。但曾、李、左、张四人中,论功勋和影响,还是首推曾国藩。曾国藩字伯涵,...
原创 国... 十四年抗战谱写出无数英雄史诗,战士们的鲜血冲刷了过去百年的屈辱历史,也为祖国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官婉儿之死:才貌双绝却无政治...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暴卒,外界传言是韦后和安乐公主下的毒手,企图学武则天临朝摄政,眼...
原创 皖... 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发动一场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谁也没想到,哪怕有外敌侵略的情况下,他还敢冒天...
原创 此... 如果此人不死,三国早就统一了,哪里还有曹操刘备的事儿!你知道这个能一统三国的人是谁吗? 能一统天下...
原创 江...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在这群璀璨的星...
原创 按... 包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国力最鼎盛的仁宗时期,他一生宦海几十年,当过的...
促技艺传承 助文化传播(暖闻热... 常 晋 【人物】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 【故事】王文旺出生于河北武邑县一个农村木工世家。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