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到日历上的“大暑”二字,才惊觉三伏天已经开始了。
都怪榕城热得一如既往,加上时不时袭扰的台风,让人对时令的转换少了些实感。
但不管什么阶段,入夏以来,消暑茶都一直喝着。
从前有大暑饮“伏茶”的习俗,不是常见的六大茶类,而是凉茶一类的衍生物。
苦瓜茶、桑菊茶、马齿苋茶,以及多种中草药搭配在一起,煮出来的凉茶。
家里的长辈夏天爱煮这些,如今却不常见了。
不过,温州一带倒是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大暑前后,街道各处经常能看到贴着“免费伏茶”字样的大茶桶。
路过的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或是普通市民,都能自助取饮解渴。
每年这个时候,网上也常见网友讨要伏茶配方。
点开帖子一看,所列中草药林林总总,起码十几二十样,真要自己在家煮,颇费周章。
觉得麻烦的朋友,不如多喝些纯茶。
学会喝茶,夏天也能轻松应对暑热。
《2》
大暑时节,雨热同期,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降水也多。
湿热交夹时,人体湿气最重。
故而,这个时节,防暑、除湿是关键。
喝热茶是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一杯热茶下肚,暖流便从咽喉、肠胃,传至全身各处,新陈代谢的速度在无形之中加快。
在热量的鼓动下,身体会微微发汗。
汗液的排出,不仅能带走体表的热量,给身体降温,也能带走体内的暑气和湿气,一举两得。
另外,茶叶中的养分也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液的生产和排放,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热茶解暑 ,是以热制热,解暑效果温和且持久,与冷泡茶的短暂刺激不同。
冷泡茶利用低温,使身体在短时间内快速降温,扰乱了身体正常的散热机制。
暑热难耐时喝冷泡茶,反而容易产生副作用,引起肠胃不适。
因此,多喝热茶、温茶,才是安稳度暑的正确方式。
既是喝热茶,那么,哪种茶好喝又解暑呢?
《3》
每年大暑,身边一众茶客喝茶的首选都是白茶。
白茶滋味天然,富含茶氨酸,喝起来清新感强,鲜爽味足,正适合当下。
新老皆宜的白茶,无论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都在夏天喝茶的选择范围内。
新白茶内质活跃,青草香、鲜爽味格外突出。
沸水冲泡后揭盖闻香,醒神通窍的自然香气扑面而来,率先驱散了周身的暑气。
再喝茶汤,清润、清鲜、清新、清冽,多种清爽感汇聚一身,喝起来竟比冷饮还畅快。
喝新白茶,今年的荒野牡丹王《玉娇龙》是极好的选择。
虽是野生野长的荒野茶,但它却称得上“肥壮”。
也许是今年两次倒春寒的缘故,这款荒野牡丹王的身上充满了清冷的气息,干燥的植物香气,仿佛能吸走体内多余的湿气。
清冽的毫香中,花香是浓郁却不媚俗的,清晰明了。
素洁的茶汤喝到口中,立马就懂得了什么是“清凉感”,似山间的潺潺清泉,就这么顺喉而下,虽是热茶,却分外清爽。
产自高山的白茶,都自带这么一股清凉感,老白茶也不例外。
并且,沉淀后的老白茶,茶性更温和,滋味更醇厚。
药香、陈香、枣香,是老白茶的突出香型,醇熟而悠扬。
茶汤稠滑、滋味饱满,带着时间的厚度,水路又十分细腻,
大暑时节多喝些老白茶,有利于保持心情舒畅、身体舒爽。
《4》
这个时间喝茶,无论新老,沸水冲泡是不变的宗旨。
不用担心茶汤太烫,夏天大家都待在空调房中,冷气吹几分钟,温度就合适了。
白茶个性随和,除了吸香吸味的紫砂茶具外,几乎什么茶具都适用。
最经典、茶味展现最充分的方法,还是盖碗。
碗盖分离的设计方便闻茶香,烦闷的时候深吸一口清新的茶香,胸腔也会开阔不少。
一冲冲地品饮,还能具体地品出每道茶汤的滋味变化,感受白茶不同层次的风味。
但用盖碗泡茶,要注意出汤速度,在7-8秒内及时出汤,以免长时间的闷泡影响茶味。
在办公室没有条件,或者图方便,用玻璃杯也能泡。
用玻璃杯泡白茶,要适当减少投茶量,毕竟整个过程茶水不分离,投茶量过多茶汤容易苦涩。
多人共饮时,或者饮茶量大的茶友,还可以用玻璃大壶泡。
一次性泡上一大壶,三两好友分完还剩下不少,喝起来更过瘾。
平时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冷气吹久了可能出现头脑混沌、身体倦怠的情况,不妨煮一壶老白茶来喝。
在空调房里煮茶,并不如茶友们想象中的闷热,反而有很好的滋润效果。
《5》
大暑过后十五天,就是立秋了。
虽然夏日渐远,但气温也降不了多少。
这段时间,仍需以养心静气。太过浮躁,可能“精神中暑”。
在喝茶习惯上,也应坚持喝温热的茶汤,保证身体代谢畅通。
另外,多喝些滋味清鲜、香气清芬的茶,更有助于舒畅心情。
身心俱畅,才能真正赶走暑气。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