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二月,北周景帝禅位给杨坚,北周王朝灭亡。杨坚即位为皇帝,国号“隋”,定都大兴。从此,隋朝开始统治全国。但隋朝只存在了38年就灭亡了。而且,世人对隋文帝及其子隋炀帝的评价大多是贬多于褒。事实上,杨坚、杨广在统治期间也做了很多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事情。其中三项是长期以来的丰功伟绩,历史上无与伦比。
1、南北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南北对抗的天平开始向北方倾斜。然而他英年早逝,年仅36岁。他的儿子宇文韫继位,是为北周宣帝。他贪图享乐,沉迷于酒色,奢侈浪费,导致朝廷腐败。一年后,他居然将皇位传给了不满六岁的太子宇文彦。他可以安心地享受奢侈的生活,杨坚趁机接管了朝政大权。
不到一年,宇文云就身体受损,英年早逝。北周宣帝死后,时任关陇氏族长的杨坚与刘芳等人联手辅佐宇文彦为亲。北周景帝退位后,杨坚建立隋朝,意图南下灭南朝陈。他采用高炯的策略,干扰陈氏农业生产,破坏陈氏军事储备,使其损失惨重。
开皇七年,杨坚废西凉,次年发动灭陈之战。命杨广为行军元帅,高俊为参谋。兵分八路,攻南朝陈。鹤庆公杨素率水师从巴东顺长江而下,与荆州刘仁恩军共同占领兖州等陈氏上游防军。隋军主力在陈朝过年之际渡河下游,包围建康。
2. 开凿大运河
由于长安地处西部,粮食供应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文帝于584年从长安引渭水,开通了广通运河至潼关。之后,他又花费人力、物力,挖了从山阳到长江的河道,挖了长江。杨坚死后,杨广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大运河在他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汴运河。西段将古水、洛水从今洛阳西郊引入黄河;东段起于荥阳碧水镇东北部,沿夫差所开引黄河水的旧运河路线而行。汴水、泗水入淮河。同年,他命十万余人再次开凿山阳渡,不绕射阳湖,直达长江。公元608年,隋炀帝动员河北百万多人开凿永济运河,南引沁水入黄河,北引渭水到达涿州。公元610年,隋朝开凿江南运河,将长江从京口经梧州引至钱塘江,完成了大运河的南段。
隋唐大运河由广通运河、永济运河、通济运河、山阳渡运河和江南运河组成,全长2700多公里。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西接长安,南接杭州,北接涿州,使这里成为世界货物集散地,运河两岸开始出现商业城市。大运河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建成后,成为六百年来南北经济、政治、文化的纽带。隋朝的两位皇帝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科举制度的萌芽
与此同时,隋文帝决定全国招收人才,并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这就是科举制度的萌芽。隋炀帝即位后,一直致力于在全国推广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直到唐朝才正式实行,但如果没有隋朝两位皇帝打下的基础,唐朝是无法实行这一制度的。
因此,隋朝的两位皇帝对中国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能片面地看待他们的功过,而必须辩证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