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原来是这样的
创始人
2024-11-05 05:07:43
0

原标题: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原来是这样的

十五世纪初,郑和率领巨型船队,征服巨浪和凶险,联系了中国与世界,帝国财政无法承受下西洋的巨额成本,缺乏商业驱动的航海事业,注定难以长久。然而,明成祖朱棣却又为何非常固执地,要让郑各多次率船队多次下西洋呢?真实情况并非如正史记载的,明成祖不仅仅是单纯为了政治目的。这件事要从朱棣发动政变夺取皇位说起。

太子朱标死后,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但让他更难以决断的是,重新立太子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朱元璋儿子众多,当时已经封藩为王的就有十个,其中燕王朱棣最为强势,而且势力也是最大。朱棣成年后,就一直随徐达四处征战,文武兼备,镇守北平后又屡立战功,很得朱元璋赏识。

若是从儿子当中选择,朱元璋首选朱棣。但是从儿子中选择,却存在由于夺嫡之争引来的朝局不稳的可能。因为他的儿子个个已经是羽翼丰满,而且大明王朝刚刚建立,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另外一个便是朱标的儿子,即他的孙子朱允文。经过权衡后,他还是立了朱允文做皇太孙,这便是后来的建文皇帝。

朱棣本来以为这个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所以打击很大,心中很是不平。建文帝即位后,由于燕王朱棣的势力太大,总是感觉皇位不稳,在大臣们的鼓动下,便进行削藩,这便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口实,于是发动所谓“靖难”之变,武力夺取了皇位。

朱棣破皇宫之后,首要任务当然是要抓住皇帝。可是事情总是那么凑巧,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扑朔迷离。建文帝不知去向,没有抓到。只是在火中找到一具尸体,据说是朱允文为了不让朱棣抓住,纵火自焚。可尸体已经烧焦,无法辨认。

究竟人死了没有呢?当时民间流传说是没有死。据说朱元璋临死时,知道朱允文可能坐不信皇帝,给朱允文留下了一个锦盒,让在关键时刻打开。朱允文在朱分洪破皇宫哪天,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全套的僧人的度牒。大家都知道,这是出家人的身份凭证。朱允文化装成和尚逃出了皇宫,然后随南洋商人下了西洋,逃到海外去了。

我们知道,早在宋朝时,就已经有了海上贸易,只在明朝时,朱元璋又重新下旨禁海。朱棣当了皇上后,由于没有找到建文帝,心里面一直不踏实。由于民间的这个传言,正好当时在南方流传有一幅航海图,这就让他更坚信朱允文没有死。便顶着满大臣的反对,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让郑和六次西洋,目的就是必须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这个说法至少有一半应该是真实的,因为在当时郑和的船队里面,隐藏有大批的锦衣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确定的故事:从古希腊至今的怀... 宗教怀疑论成为哲学游乐场中的一个强劲对手。 作者:Dr. Jesús Zamora Bonilla ...
原创 晚... 嘉庆四年(1799年),大清帝国的太上皇爱新觉罗·弘历去世,享年89岁。乾隆帝在位长达60年,且在其...
原创 刘... 1950年,刘伯承将军步入了周总理的办公室,一坐下便拿出了一摞文件,准备与周总理深入讨论工作。他提出...
原创 1... 在1950年,丁佑君凭借她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了世人。她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然而从小对社会弱势群体充...
原创 害... 秦桧在杀害岳飞之后,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活跃了13年。尽管岳飞的死引发了全国的悲愤,秦桧却凭借着自己...
白钢管内衬陶瓷 这是(18897993153)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白钢管内衬陶瓷:一种新型的管道材料 白钢...
原创 大... 清代的财政政策严密实施“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通俗而言,就是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来合理规划各项开支,确...
袁崇焕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卖国贼?... 1629年寒冬,北京城外的马蹄声撕碎了崇祯帝最后的幻想。当袁崇焕带着关宁铁骑在广渠门浴血奋战时,紫禁...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结束79年海外漂泊   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   核心阅读   当地...
原创 陈... 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以极高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决定实施战略反攻,部署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其中就有著名的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