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辑|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文物”
创始人
2024-11-04 21:44:23
0

原标题:五一特辑|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文物”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穿越千年

“劳动文物”在线营业啦!

快来解锁

来自不同“行业”

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者”吧~

虎形灶(春秋),藏于山西博物院,一组7件,由灶体、釜、甑,以及四节烟筒组成。虎形灶可以拆卸和组装,便于行军作战或游猎使用,为中国首次发现。灶内有许多用于搪灶挂泥的小凸齿,既保证炉膛热量集中,又能防止烫伤人体。此法沿用至今,多用于传统取暖炉。

骨针(仰韶文化时期),藏于山西博物院,骨针表面磨制十分光滑,尾部有明显穿孔。骨针是古人使用的较为原始的缝纫工具,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广泛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取代。

纺轮 (新石器时代),藏于山西博物院,纺轮呈扁圆形,中间有孔,它的出现,表明纺织物取代了兽皮、树皮,原始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纺轮和锤杆组合,利用纺轮的旋转纺织物的纤维扭成一股,再用同样的方法将细丝拉紧纺成更结实的线。它改变了原始的手工纺线方式,使纺线效率提高。

三棱大尖状器(旧石器时代),藏于山西博物院,原料为石英岩(或二长斑岩),尖端为使用部分,呈三棱形,三面,三缘,有很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一般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西侯度遗址距今约 200万年,此时期的人类主要用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以采集、渔猎为生产生活方式,群居而生。

骨尺(东汉),藏于山西博物院,汉代出土的骨尺数量众多,但大多残缺不全,这件骨尺保存完好,正反面刻有同样的水波纹与菱格纹,一端有圆穿,两侧均刻有刻度。长 23.8 厘米,相当于一尺合今市尺 0.684 尺。

虎形器外范 (春秋),藏于山西博物院,侯马市作坊遗址以铸铜遗址最为重要,出土陶范 10万多块,器类涵盖了已知东周时期晋式铜器的大多数,不少流散的晋式铜器也得以确认。侯马陶范是晋式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你pick哪件“劳动”文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五... 长期以来,苻坚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执政期间,前秦王朝经历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循...
原创 曹... 黎明的曙光尚未完全驱散夜幕的阴影,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风起云涌。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武功盖世,他们的事...
原创 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骗术作为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这些骗术不仅存在于市井之间,也...
原创 非... 非洲大陆至今仍保留着部落形式的管理模式,难以与资本时代形成相互适应的关系。本文将探讨非洲在现代地缘政...
原创 他... 前言: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在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十...
原创 4... 1.《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作者:非玩家角色 标签:历史、架空历史、穿越、时空 是否完结:是 字数:...
原创 黄...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此门。”——孙中山 近代的中国经历了许多苦难,困苦的生活和国家的危难...
原创 1... 对于现代的职场女性而言,“高跟鞋”似乎已经成为标配。 不过,最早的高跟鞋,并非女性的专属用品,反而独...
原创 除... 粟裕一生有两大爱好,全是军事相关的,一是地图、二是枪。他除了打仗厉害外,打枪也是一流的。他很小的时候...
原创 陈... “我这个人一辈子没干过外交,不知如何下手。我看,还是换个懂外交的同志去吧。陈司令员,我觉得你就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