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就是其中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中国古代造纸术外,世界上其他文明也有造纸术,也就是古埃及文明的造纸术。和玛雅文明的造纸术。对比三种造纸技术,专家发现玛雅文明的造纸技术最不“有前途”。专家为何这么说?如果你也想知道的话,下面小编就为你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账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评论)
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在文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在纸张发明之前,当人类需要记录信息时,通常会将其刻在物体上。例如,西方人刻在泥板或石头上,东方人刻在甲骨、青铜器和竹简、木板上。对比可知,这些文字载体极其不便于携带,阻碍了信息的传播,于是造纸术应运而生。
总结东西方的发展历程,确定世界上存在三种不同的造纸技术,即小编上面提到的中国造纸技术、古埃及造纸技术和玛雅造纸技术。其中,古埃及造纸术最为古老,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纸莎草是一种由纸莎草根茎制成的纸,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竹简。中国的造纸术是由蔡伦在东汉时期发明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比玛雅造纸晚,但实用效果最好,因为玛雅造纸是用树皮造纸。该方法已被专家研究并重复。经过测试发现,抄纸效果极差。
专家表示,用玛雅人制造的树皮造纸并不困难。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树皮,通常是一些富含纤维的树种,然后将树皮剥掉;然后,将树皮浸泡在水中15-30分钟。天,如果是夏天,浸泡时间就要短,如果是冬天,浸泡时间就要长。最重要的是添加草木灰,它可以分解树皮。然后,将泡好的树皮放入陶锅中,加水煮沸10小时左右。基本煮沸后,用木棍或石头捣碎。此时,造纸工程已基本完成一半。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加热捣碎的树皮,制成糊状。最后,将树皮糊涂在石板上,在阳光下暴晒,等待干燥。然后我拿到了纸。
第一:树皮纸太厚,这也是其明显的缺点。在实践中,专家们也尝试将树皮纸做得尽可能薄,但最薄的只有2毫米厚,相当于今天20多张普通A4纸的厚度。即便如此,玛雅树皮纸仍然很容易破裂。因此,专家估计,当时玛雅人制作的树皮纸保守地为3-5毫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称为纸,而是纸板,不具备纸的便携性。
第二:树皮纸不柔韧。柔软是纸张的基本特性,因此可以折叠,但玛雅树皮纸却做不到这一点。如上所述,玛雅树皮纸被称为“树皮板”更为恰当,因为它是成片制成的,每片面积不大,因此无法记录太多内容。因此,玛雅树皮纸更像是最早的泥板。
第三:树皮纸原料单一。与古埃及的纸莎草和中国的纸浆纸相比,玛雅树皮纸受到很大的资源限制。纸莎草纸来自纸莎草纸。这种植物生长周期短,不会不足。中国的纸浆和纸张可以由任何富含纤维的植物制成,例如麦秆、野茅草和竹子。玛雅人用树皮纸制造树皮纸,每年消耗大量的树木。但树木资源有限,树木的生长周期也较长,阻碍了树皮的长期利用。
对比三种造纸技术,古埃及纸莎草和玛雅树皮纸都被历史淘汰了。只有中国的造纸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传承至今。可见,中国的造纸技术是最强大的,但我们不能骄傲,必须继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更好的造纸技术。
参考:
《纸的文化史》 作者:【德国】Lothar Mller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温秀才,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本文作者:特约历史作家:刘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