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楚惠王让鲁班造出攻城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从鲁国日夜兼程赶到楚国郢都,说服鲁班一起见楚惠王。
见了楚王,墨子对楚王说:“有这么一个人,他自己有华丽的车子不坐,却偏要去偷别人的破车;自己有崭新的丝绸衣服不穿,却偏要去偷人家的破衣烂袄;自己家里有山珍海味不吃,却偏要去偷吃人家的粗茶淡饭。大王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人怕有偷窃的癖好吧?” 楚王笑着说。
墨子继续说:“楚国国土5000里,宋国只不过500里,这就好比是华车同破车;楚国物阜民丰,而宋国地瘦民穷,这就像山珍海味与粗茶淡饭相比;楚国森林密布,而宋国树木稀少,这就好比华贵的衣服和破烂衣服。如今大王要去攻打宋国,与那个人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有点理亏,但仍不想放弃。
“那也不一定非要去攻打宋国不可。你能攻,我就能守。不信我们现在就可以试验一下!”墨子说。
于是,墨子和鲁班就利用身边的木棍、木块等物开始演示一场攻与守的模拟“战争”。
鲁班不断变换着攻城的方位和方法,而墨子总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防守。
最后鲁班无计可施,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
楚惠王很奇怪问到:“到底有什么办法?”
墨子笑笑说:“他所谓的办法,就是让大王现在把我杀掉。不过,在下出发之前,已经让弟子禽滑厘带着三百门徒和守城器械,到宋国去帮他们防守城池了。”
最后,楚王无奈只能放弃攻打宋国。
《墨子》中记载的这个故事,毕竟是墨家的一家之言,无论有无美化的可能,但足以反映墨子的“非攻”反战的理念。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根据《墨子·鲁问》记载,他很可能曾经从事手工业,是一个能工巧匠。在那个时代是地位比较低下的一类人。
早年墨子曾拜在儒家门下,但他很快发现个人理念与儒家格格不入,于是便脱离了儒门开始走自己的路。在当时,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显赫一时。
墨子是平民代言人,内心倾向弱势群体,他的思想中有大量元素与现代思想非常接近。墨家思想几乎都代表了平民阶层的诉求,按当下的话来说,就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墨子提出了著名的十大思想主张,“兼爱”是其思想核心。
兼爱
在墨子看来,社会上恃强凌弱、贫富不均、道德沦丧等等,都是人们不相爱的结果。因此他提出“兼爱”的救世药方。创造一个人人平等,互助互爱的“兼爱”社会,是墨子与墨家的最高理想。
墨子认为儒家虽然强调爱,但是儒家的爱是推己及人,是有差别的,分等级亲疏的。
就绝大多数人而言,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总是比爱别人的多一些,儒家说的仁爱才是合乎人之常情的。
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对待所有人,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也是违反人性的,只能说“兼爱”太伟大太理想化了。
非攻
《墨子》中的“非攻篇”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早的“反战宣言”。墨子不是笼统地反对所有战争,而只反对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墨家的首领叫巨子,墨子作为墨家创始人,自然成为第一代巨子,因为他反对所有不义的战争,所以他带领自己的信徒帮助弱小的国家守城。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对防御的技术和防守策略都做了很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说,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军事技术专家。同时,他们游说各国也是为了制止战争。最著名的就是本文开篇的“止楚攻宋”的故事。
非命、尚贤
墨子针对当时儒家风行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提出了“非命”主张。也就是说,墨子不相信命运决定论,鼓励通过个人的奋斗改变命运。
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重用贤能之才。反对以出身论英雄,国家选拔人才包括选天子都应该只看德才,不论贫富贵贱、亲疏远近。
古代科圣
除了思想主张,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比如,他做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对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等等,详细论述了光和影的关系,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墨子还详细介绍了力学相关的知识,介绍了杠杆原理,滑轮原理,云梯和车梯相关的技术原理,堪称我国古代工匠技术大全。
墨子擅长当时各种机械和工程建筑以及兵器的制造技艺。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设计和造出了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他还是一个造车能手,一天内就能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而且运行迅速又省力,经久耐用。
为了防止“大攻小,强凌弱”,墨家守城方面的策略主要有:“临、钩、冲、梯、湮、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车等12种。墨家善于防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军事思想,同时还有着自己独门的军事技术。
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杂守”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以及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
墨家的这些军事理论和技术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战争的攻守技巧。
在诸子百家里面,墨家学派的组织结构最严密,他们更像是武侠小说里的一个门派。他们生活清苦,摒弃一切物质享受,为集体的利益在各国之间奔走。
在墨家全盛之时,所有的“墨者”,都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最高领袖——“巨子”。每一代巨子都由上一代巨子指定,代代相传。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成了三个派别,即后世常说的秦墨、齐墨和楚墨。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统一思想,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击墨家。因为墨家流派是一个组织,这样一个纪律严明,具有准军事性质的强大独立力量,是统一的皇权所不能容忍的。
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逐渐得到了统治者的尊崇,墨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最终消逝在历史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