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为什么是“法国-印第安战争”的导火索?
创始人
2025-06-11 03:01:49
0

众所周知,美国的首任总统是乔治·华盛顿,他也被称为“美国国父”。鲜为人知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早年一直想在英国军队实现人生价值,是英国在北美招募的“忠勇”。有意思的是,华盛顿想为英国效忠的心思还导致他变成了“法国-印第安战争”的导火索。这是怎么回事呢?

七年战争(1756年至1763年)之前,英国和法国在北美都有面积不小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主要是英属北美十三州(即后来的美国),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主要是新法兰西(即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而华盛顿的老家弗吉尼亚州当时是英法争夺殖民地的前沿。

因为北美十三州的白人当时大多数是英裔,所以法国在向北美十三州扩张的时候拉拢了印第安原住民。虽然法国的拉拢也没真正的好处,但在英裔的衬托下,印第安原住民还是支持了法国。1753年,法国人在弗吉尼亚州的俄亥俄谷地修建了不少堡垒,准备在英属北美扩张。

法国在俄亥俄谷地的行为损害了英国的殖民利益,也不利于当地的白人移民。华盛顿当时是负责弗吉尼亚州防务的英军少校,他以英军的名义就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人撤离俄亥俄谷地。法国人当然拒绝撤离,而华盛顿因为这份最后通牒而被英文媒体吹捧为“战争英雄”。

1754年,华盛顿率领一百多民兵在俄亥俄谷地伏击了一支三十多人的法国侦查队,侦查队的队长朱蒙维尔(Jumonville)死了(英美一直宣称是印第安人杀了朱蒙维尔)。随后华盛顿在俄亥俄谷地修建了名为“必要堡(Fort Necessity)”的堡垒,准备以此为据,驱除法国人。

法国人立刻调集六百多名法军士兵和一百多名印第安人进攻“必要堡”,而英国正规军却为华盛顿提供了支援以外的一切支持。华盛顿此时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但为时已晚。面对人数占据优势的法国人和印第安人,“必要堡”没有坚持太长的时间,华盛顿被迫向法国人投降。

华盛顿投降后,法国人让他在一份文件上签字。这份文件是法文写的,而华盛顿不懂法文。不过华盛顿觉得这份文件就是降书而已,所以也没找人翻译就签了字。但华盛顿当时不知道的是,这份文件不是降书而是供词,内容为华盛顿承认法国军官朱蒙维尔是自己下令杀的。

可是不懂法文的华盛顿不知道这份文件是让他承认杀死朱蒙维尔的罪行,结果就稀里糊涂地签了字。于是法国以此为借口向英国开战,“法国-印第安战争”爆发,华盛顿也就变成了“法国-印第安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水涌入县城一金店首饰被冲走,...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受洪灾影响,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