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被夸大了吗?
创始人
2025-06-10 22:04:08
0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他的内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到底强不强呢?而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军事能力到底强不强就是在他同时期的战绩,以及在战略层面、战术层面以及治军能力表现如何。

所以在此我也从战略、战术以及治军能力这三个方面来评判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战略能力

诸葛亮在战略上最有名的就是他《隆中对》,在这个战略规划中,他建议自己的老板刘备先占据荆州、益州,然后待天下有变,再潜一上将军出荆州,自己亲率益州大军两路北上则可定中原。

《隆中对》: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个方案类似于鲁肃的《榻上策》,其方案就是击败黄祖,占据刘表的荆州然后顺江而上打下益州,从而和曹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榻上策》: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隆中对》和《榻上策》都有共同点就是以曹操为假想敌,都是沿长江划江而治,不过相较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战略规划上其实更为全面,针对外交、内政、军事上面都有具体的方针,都设计了短、中、长期的各种规划。其实《隆中对》非常可惜,如果完美地执行的话绝对是扭转蜀汉占据的一张关键好牌。

可惜就可惜在因为关羽丢失荆州,同时被孙权在背后捅了一刀,后来一连串的事件包括夷陵之战等等都是骨牌效应,使蜀汉多年积累下来的军事实力消耗殆尽,连带诸葛亮荆州、益州双线战略分进合击的梦想也落空了。

战术能力

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主要是负责军粮筹集以及稳定后方,诸葛亮的指挥才能主要是发挥在刘备过世之后的南征和北伐上。

蜀汉爆发南征战役是在刘备死后,当时南中的土豪朱褒、雍闿、高定等人想乘蜀汉新败的时候叛变自立,诸葛亮决定发动南征,这场战争仿佛就是一场闪电战,春天出兵,秋天就已经告一段落,平定了整个南方。事实上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西南边陲的战争,因为地形非常地崎岖,又多瘴气,非常不利于外敌的进攻,譬如唐朝曾经有过三次讨伐南召,用了近一百年的时间也没有收复,明朝时期也发生了播州之乱和奢安之乱,也说明南中这个地方民心思变,非常难以控制。诸葛亮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春天出兵,秋天就结束了战争,而且人民心服口服,直到蜀汉灭亡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变。这证明他不仅打下了南中,还收服了当地的人心。

说完了南征我们再看看北伐。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和高翔的原因而失败,不过蜀军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诸葛亮本部也安全撤退。之后诸葛亮还发动了好几次北伐,虽然在战略层面上没有重大突破,但我们也不妨看一下每一次的战绩。

第二次北伐斩杀王双;第三次北伐击败夏侯霸、郭淮、费曜;第四次北伐击退司马懿、斩杀张郃;第五次北伐带病上场,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不下。

纵观五次北伐失败的要点就在于粮草不济,魏国采取以拖带变的战术,而不是诸葛亮在战术上有做错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蜀军主力胜多败少,魏国的人员消耗甚至要多于蜀军。而诸葛亮的北伐大部分也是采取的正兵之法,虽然没有大胜但也很少有败绩。而这也是诸葛亮历次北伐蜀国大军都能够保持主力完整撤退的原因。

治军能力

最后要说的是诸葛亮的治军能力。其实诸葛亮历代以来的治军能力评价都非常高,如南征的过程当中,他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还可以一边治理地方,一边打仗,这样就可以就地征收粮草,就地补给,而蜀国不需负担军队的粮草。结果南征的过程中蜀国的经济越打越好。

同样的情况在北伐过程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诸葛亮每次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他都会在前线实行屯田,而屯田地区的老百姓也安居乐业,没有受到干扰。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推定,诸葛亮在战争过程中非常重视军纪,也不需要让军队掠夺地方来维持他的军饷,这种表现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来看也是十分难得的。

从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治军能力上面表现的都很不错,为什么还被质疑军事能力不佳呢?

我认为诸葛亮的第一大硬伤就是北伐失败了,终究没能复兴汉室。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给诸葛亮的评语就是:

连年兴师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矣!

就是说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取得成功,应该是因为作战应变不是诸葛亮的强项吧。这段话是有很多人经常引用的,不过我认为这段话是过度简化了诸葛亮所遇到的困难。以北伐失败来说并不是诸葛亮作战能力不好,而是蜀国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小国,魏国则是一个庞然大物,魏国的人口、资源甚至比蜀国、吴国加起来还要多。面对这样一个强敌,你不试着去挑战他,而只是跟他打消耗战以拖带变的话那么两边的资源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诸葛亮被人诟病的另一个地方在于他只用“正兵”、不出“奇谋”。我认为这只是一种价值观选择,没有对与错的差别。在蜀汉人口、资源都比对方少很多的情况下,而且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国家已经经不起一次大败,这才使得诸葛亮不得不谨慎再谨慎,不肯轻易冒险的原因。

最后的重点在于当诸葛亮拼命想进攻的时候他却遇到了生命中的克星,也是魏国的“最强守门员”司马懿同志,司马懿同志是三国时代非常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这也是诸葛亮屡次北伐没有办法取得关键性战果很重要的原因。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偏偏蜀汉这三者都不具备,诸葛亮已经做到了专注完美,又如何去苛求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前国安局局长:我们有漏洞,被...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央视新闻报道,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网络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霍(Timoth...
原创 史... 史上最神秘的一个朝代,存在1600年,世界却不承认它的存在 根据现在教科书上的历史内容,我国古代的第...
她是溥仪亲妹妹,活到2004年... 2004年8月9日,溥仪的亲妹妹、末代皇族爱新觉罗·韫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吐露了一句话:“我的家族,是...
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地震引发海啸... 新京报讯 7月30日,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黄色警报。7月30日07时24分(北京时间),堪...
原创 李... 在华夏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代的辉煌鼎盛时期,都离不开圣主明君的带领。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
原创 历... 上回讲到,公元前361年,魏国相国公孙痤病逝,本来毫无悬念的相国继任者公孙鞅,却最终没有得到魏惠王的...
原创 三... 在古代,一个诺大的县城,只需要三五个人就能够全部治理妥当。而现在想要管理好一个县城,难度似乎变得更大...
原创 汉...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实力大损,匈奴,鲜卑,羌,氐,羯入住中原,形成多个非汉族小国,自公元304年成汉和...
原创 老...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画语篇:与画家邱汉桥《世纪魂》... 这是国画大师邱汉桥1994年创作的巨幅国画精品,曾获得全国第八届美术大展最高奖,这是全国国画大家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