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大校长蔡元培:去世时,无财物傍身,却只留下这两句遗言
创始人
2025-06-05 00:33:05
0

蔡元培可称得上中国教育的启明灯,为中国学子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蔡元培出生于清末,年仅4岁便进入私塾学习,天资聪慧、热爱学习的他在7岁中了秀才,22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就当上翰林院的编修,可谓少年得志,一路顺风顺水,颇有成就。

若是社会太平,蔡元培或许不会达到如今的成就,越是乱世越是能激起爱国志士的赤胆忠心,清末年间各方外国势力入侵,战事不断,闭关锁国终被打破,蔡元培才能接触西方文化,了解到国人与外国的巨大差异,逐渐开始倡导新学,同情维新。而后在教育事业中奉献一生,却在去世时,没有任何财务傍身,独独留下两句遗言:科学救国,美誉救国。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民国教育总长,谁知袁世凯狼子野心,竟一人独揽辛亥革命的功劳,一心主张民主自由的蔡元培不愿与独裁者为伍,毅然辞职,甚至不惜得罪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袁世凯病逝后,黎元洪继任,一纸聘书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当时的北大臭名远昭,过去的四任校长都落荒而逃,蔡元培却欣然接受如此挑战。那时候的北大是各大官富子弟的跳板,他们在校园里为所欲为,老师学生都沉迷声色,无心学术,校园内的风气一塌糊涂。

蔡元培却丝毫不畏惧,他认为众人平等,在进校园时甚至脱礼帽,向校工鞠躬,不仅改变了北大,对中国近现代的教育也有重大意义。他严肃却平易近人,想北大师生传达了他的教育宗旨,蔡元培想将北大变成真正的教育高校,认真研究学术。之后他四处招兵买马,希望能招揽有才能有抱负的教师,为此他三顾茅庐请来陈独秀,也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带到北京。

蔡元培坚决秉持着思想自由、教育自由的观念,只要是真才实学,不论何种身份地位都能成为讲师,一时间北大群星闪耀,百家争鸣;在蔡元培的不懈努力下,北大一扫迂腐,浴火重生。蔡元培的教育永远离不开救国救民,当胡适呼吁大学女子开禁时,他首个提出招收女学生,中国终于打破以往枷锁,拉开了男女同校的帷幕。

之后由于教育法制被混乱的时政打乱,与蔡元培的教育初衷有所冲撞,他选择辞职离开,在南京担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又一次开始他的教育改革。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努力奋斗,可惜晚年的他清贫拮据,最后得病不治而亡,如此伟大的人物死前没有一间屋子,甚至连医药费都无法支付,连葬礼都是靠着典当衣物办置。

这位现代教育奠基者在死前没能见到国富民强的好光景,看着国家惨遭侵略,民不聊生,没有一丝财务傍身的他只得留下两句遗言:“科学救国”,“美誉救国”。遗憾离世。世人尊敬的老先生离开了,他为国家教育的奉献却永远留存于世,他将中西方的教育完美融合,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就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参考文献:

《蔡元培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安西因其对关键战略地带西域的管理而闻名。这片土地毗邻吐蕃和大食,同时也是东西交通的要冲,因此需要抵御...
原创 抗...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 所 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是在几十年前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的努力下才实现的。但...
慈禧嘴里那颗8亿的夜明珠,下落... 这颗夜明珠曾被慈禧太后视若珍宝,死后仍含于口中。随着清朝的覆灭,这颗夜明珠的命运也充满了波折和传奇。...
原创 中... 从二战后取得了巨大利益的美国,透过建立美元货币体系和建立冷战对抗攫取了巨额财富,这让源源不断的财富流...
原创 丞...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官职,从九品芝麻小官到正一品,不同的官职,所行驶的权利各不一样,为了区分这些品级...
原创 “... 江西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人文荟萃的昌盛之地。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浔阳柴桑开百代隐逸之先河,五柳先生的名号...
原创 为... 辽国皇族后裔,成吉思汗的帐下大谋士耶律楚材有这样一句诗“秦王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词”。这首诗完完...
原创 秦...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中原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水平。秦王朝崛起为中原历史上最强势力,结束了长期战乱...
原创 《... 我很喜欢一句话: 但凡我们所见,只是个人视角,不是真相;但凡我们所听,皆为观点,而非事实。 我觉得很...
原创 清... 大家好,你已经被小编的文笔所吸引,那么请随我一同了解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的传奇一生。在这个皇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