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乡忆往昔 喜看江西塘坊新变化 上海知青下乡五十五周年
创始人
2024-11-03 05:07:04
0

原标题:知青返乡忆往昔 喜看江西塘坊新变化 上海知青下乡五十五周年

1969-1970年间,为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先后有130余位上海知青来到广昌县塘坊公社插队落户,将十余年青春年华留给了脚下的红土地。为纪念上海知青赴塘坊下乡五十五周年,4月18日上午,塘坊镇举行“上海知青下乡”纪念石落成揭幕仪式。

30余名上海知青怀着眷恋之情相约重返“第二故乡”,回到了曾经学习、生活、奋斗过的塘坊,欢聚一堂,回首往事。县老年大学校长童淑梅、塘坊镇党委书记赖炜伟、塘坊镇人民政府镇长饶正荣、塘坊镇党委副书记赖泓斐一同出席仪式,与老知青们齐聚塘坊镇万寿桥公园,共话发展,畅想未来。

仪式上,县老年大学校长童淑梅、塘坊镇党委副书记赖泓斐、原塘坊公社副书记袁章华先后向回到“第二故乡”的各位知青老前辈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希望知青们能够把乡愁乡恋的根留住,不管走多远、不管走到哪里,都常回来看看“第二故乡”的新变化,让乡情的根能够代代延续、永不断线,也希望他们继续关注塘坊、关心塘坊、支持塘坊,为塘坊的发展把脉献策、加油鼓劲。

多位知青代表对于本次活动也深有感慨,先后作了精彩发言。他们共同回忆了下乡的那段青葱岁月,道出了知青们对“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也希望能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塘坊的发展,与这片热土再续前缘。

仪式上,塘坊镇党委书记赖炜伟、知青代表们共同为这块象征着上海知青与塘坊人民的亲情与友谊的“上海知青下乡”纪念石揭幕,共同见证知青们对“第二故乡”的浓浓乡情,分享这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纪念石落成揭幕仪式在知青们悠扬的诗朗诵和美妙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随后,在各村书记的带领下,知青们纷纷前往曾经的“家”,看望曾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老干部、村民朋友,同时喜看乡村的新变化。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知青们重温了青春岁月,更让他们感受了“第二故乡”的巨大变化。通过乡贤的牵线搭桥和推介家乡,知青们将带着对塘坊的深情厚谊回到上海,将大美塘坊的形象宣传给更多的人。同时,通过与上海知青们的交流互动,塘坊人民将更加珍惜当下、奋发向前,共同谱写塘坊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王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新疆,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新疆如今的繁荣,离不开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原创 《... 王辅臣并非被康熙凌迟处死,而是被康熙爷硬生生的“折磨死”,这里说的折磨是指精神上,并不是身体上。王辅...
原创 历... 现在,电影和电视作品层出不穷,使每个人都熟悉一些国家的历史和人物。然而,电视剧中的一些人物在历史上并...
雄赳赳,气昂昂!74年前的今天... 74年前的今天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夜幕掩护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
董卓死后其部下李傕、郭汜去哪儿... 东汉的司州,本名应该叫做“司隶校尉部”,主管京畿(jī)地区很大一片区域。而在司州地区负责官员管理是...
原创 清... 古代,皇上多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例如朱元璋封妃的就有六十多个,古代后宫之中,妃嫔地位也都各不相同,...
原创 睢... 粟裕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粟裕将军是否有权利管辖山东兵团。 虽然互联网上一直有说法...
原创 比...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感谢原作者,侵权必删) 古代帝王成就功业,大抵都要有一番“狡兔死走狗烹”...
原创 街... 其实如果不是水源问题,在张郃估计没啥办法,想攻下一两万人驻守的山头,张郃的三万人基本办不到,除非单兵...
原创 曹... 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在他的小说《三国史秘本》中对曹操迫降百万青州黄巾提出了质疑。因为黄巾军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