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功臣杨根思,与40多个美军同归于尽,临死前一细节让人敬佩
创始人
2025-05-29 15:35:49
0

原标题:特等功臣杨根思,与40多个美军同归于尽,临死前一细节让人敬佩

1922年11月6日,江苏省泰兴县杨货郎店的一户贫苦农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羊庚玺,后改名杨根思。

杨根思少年时命运悲惨,8岁那年,常年给地主家扛活的父亲,生生累死在麦垛旁(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被逼债,含怨而死),几天后,母亲也在无助与悲痛中,含恨离世。

家破人亡的杨根思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去投奔在上海打工的哥哥。

然而好景不长!1942年春,工厂倒闭,兄弟俩就此失业,最后只好离开上海,重新回到家乡。

回乡后,当地乡农会主任兼基干民兵队长给他们讲述了新四军抗日的故事,杨根思便加入了乡基干民兵队。

1943年,第一区干部在杨货郎店召开秘密会议,负责放哨的杨根思突然发现敌情,他二话没说就抽出手榴弹,拉弦扔了出去,将敌人炸跑,确保了区干部的安全转移。

1944年3月,杨根思正式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的一名战士。

在参军时,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在问道他名字时,他回答道“羊庚熙”,由于带点口音的缘故,因此工作人员便听成了“杨根思”。杨根思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1944年2月22日,参军后的杨根思首次随军作战,参加攻打一个伪军据点。当时,由于我军武器装备接济不上,还不能做到人手一枪,故而杨根思的武器就是一根长矛。

然而尽管武器简陋,但他还是在此战中立了功。

当时,敌人被我军打得溃逃,杨根思死死盯住了一个拿着枪的伪军,他用长矛和敌人展开了搏斗。两人拼了几个回合,眼看不分高下,杨根思突然急中生智大喊了一声:“班长,从后面上!”

那个伪军顿时吓了一跳,还以为后面真的有人,于是便赶紧回头看了一下,而就在此时,杨根思手起矛落,将敌人刺死。

杨根思初次作战就缴获到一支枪,得到了排长的表扬。

但这仅仅只是杨根思军旅生涯的开始,在后面的战斗中,他将立下更多的功勋。

1946年的“泰安战斗”中,杨根思所在的突击班奉命攻占一座教堂。当时,他们冲到教堂前的一排民房下却砸不开门,敌人还不断从房顶上往下扔手榴弹。

在此危急时刻,杨根思冲到离屋檐五六米远的地方,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两手左右开弓,向房顶接连投掷了18颗手榴弹,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战友们趁机冲进屋内,不久后便成功攻占了教堂,顺利完成了任务。

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1947年,“齐村战斗”打响,在战斗中,杨根思又一次不顾个人生死,抱着炸药包冲到敌人的碉堡前,而当他放好后正要拉弦,却突然听到碉堡里的敌人正在吵嚷着要投降,但领头的军官不同意。

杨根思当机立断,立即抱起炸药包就跳进了交通壕,随即便一脚将碉堡门给踢开,对着敌人大喝道:“缴枪不杀,谁敢顽抗,统统报销!”说着,杨根思就做出了拉弦的姿势。

敌人一看,顿时就被吓得愣住了,纷纷放下武器,举着手走出了碉堡。

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杨根思在战场上的这种不怕牺牲,敢于与一切敌人作斗争的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赞扬的。

在战场上,为了完成作战任务,为了胜利,他不顾个人安危,每一次战斗都抱着必死的决心。纵然每一次都危机四伏,但似乎天生就是“福将”的他,总是能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并立下赫赫功勋。

1950年9月,杨根思受邀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成为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之一。

同年10月,杨根思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并随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前线。

同年11月6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

按照当时我军的部署,此战主要以诱敌深入、正面突击和战役迂回相配合,粉碎敌人的“圣诞节攻势”,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因为在第一次战役后,敌军虽然遭到了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但仍旧错误判断我军的兵力不足,轻视我军力量,于是便发动了所谓的“圣诞节攻势”,妄图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朝鲜战争。

为此,我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具体在战役布局上,志愿军以刚入朝的第九兵团(下辖第20、26、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战中歼敌一部。

此外,再集中主要兵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一带,向敌人实施反突击。

当时,我东西线的参战部队在极度缺乏冬装的情况下,硬是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11月25日,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朝鲜东线战场担任作战任务,发动对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军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的分割围歼战。

杨根思奉命率领3连的战士执行攻占并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的“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的任务。

小高岭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我军的必守之地。如果我军能守住小高岭,那么将对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对于美军来说,小高岭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南逃的必经之路,倘若此地被我志愿军控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小高岭注定成为双方拼死争夺的战略要地。而扼守此地的部队,注定也将会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的恶战。

当时,营长在给杨根思布置作战任务时,还特别强调他面对的敌人是号称没有打过败仗的美军陆战第一师,美军中的“王牌”部队。

杨根思听罢,心里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当即就给营长立下军令状:“我杨根思保证,人在阵地在!”

随后,杨根思将第一、二、三排分别部署在了小高岭阵地不同区域的作战位置上,杨根思则亲自率领第三排的战士带着重机枪驻守在交通要道,以阻击敌人。

然而,刚一站上最前沿的三排阵地,杨根思就突然眉头紧锁,脚下的土冻得像钢板一样坚硬,根本无法构筑战壕和掩体,战士们完全暴露在敌人的强大炮火之下,形势非常危急。

11月29日拂晓,敌人集中数倍于己的兵力,加上地空强大的炮火支援,对杨根思驻守的小高岭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敌人凭借着“空中优势”,对小高岭阵地投下了大量的汽油燃烧弹,小高岭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然而,没想到燃烧产生的高温,竟然将冻土融化,脚下的土地变得松软起来!

轰炸间隙,杨根思命令战士紧急修筑工事。就连炸弹爆炸产生的弹坑,也被战士用来当做掩体,以备随时击退敌人的进攻。

美军开始爬上小高岭,在距离只有30米时,杨根思下令开火。顿时间,我军的重机枪立即向敌人射出一排排密集的子弹,手榴弹也准确地在敌人堆里爆炸。美军的第一次冲锋成功被我军打退!

但他们仍不死心!在第一次进攻被击退之后,又调集了8辆坦克和两个连的兵力,以更强大的火力向小高岭阵地发起攻击。

等待炮火延伸后,美军又开始了第二次冲锋!

杨根思与战士们静静地在战壕里等待时机,当美军距离阵地很近的时候,首先下令投掷手榴弹,接着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打得冲在前面的敌人抱着头就往回跑,后面的敌人仍不断往前冲,顿时,美军陷入一片混乱。

杨根思趁机带领战士们手拿刺刀,跳出工事,冲进敌人堆里,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顿时间,射击声、格斗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遭到突然打击的美军很快就动摇了,纷纷往山下溃逃!敌人的第二次进攻再次被打退。

美军连遭失败,却仍不甘心,随后又以坦克引导步兵发起了第三次攻击。

杨根思远远看着向小高岭阵地开来的坦克,决定先打掉它再说。

接着,他二话没说就端起炸药包,准备冲出战壕去炸掉敌人的坦克,而就在他刚要出发的时候,却被战士赵有新一把拉住,并将他手中的炸药包抢过来,用坚毅的眼神看了一下杨根思,便冲出了战壕,向敌人的坦克奔去。

在部队的火力掩护下,赵有新成功将炸药塞进坦克的履带,随着一声巨响,领头坦克一下子停了下来,其余的坦克见状,纷纷掉头就跑。美军的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然而,原本以为在经历三次惨败后的美军就会放弃进攻,但没过多久,美军又开始冲了上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杨根思来说,不管敌人怎么进攻,进攻多少次,他都必须予以沉重打击。杨根思率领战士,依托有利地形,打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为了鼓励战士们,他说道:“有我们的勇敢就没有敌人的疯狂,有我们在,阵地就一定在。”

接着,美军又发动了进攻,而此时阵地上只剩下6名战士了!

但尽管如此,我们的战士也毫无畏惧,杨根思作为指战员,更是表现得稳如泰山,沉着指挥,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至此,杨根思和战士们已经打退敌人8次进攻了,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重机枪排排长两个人了,而此时,又有40多名美军向山顶爬来。

杨根思对重机枪排长说:“武器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你赶快带着重机枪撤下去。”最后,杨根思孤身一人留在了小高领阵地上。

其实,这个细节是很让人敬佩,同时也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

因为在当时,我军一直处于武器极度匮乏的状态,曾经甚至还出现了为保护一挺重机枪架子而牺牲数十人的情况。所以,杨根思此举无疑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向敌人冲去

当战友带着重机枪撤离后,杨根思毅然抱起阵地上仅有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随着一声巨响,杨根思与40多名美军士兵同归于尽。

此时的杨根思,年仅28岁。

此次战斗中,杨根思用年轻的生命与鲜血,实现了“有我在,阵地就在”的庄严承诺。

而也正是由于他与战士们在小高岭阵地上的浴血奋战,为夺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全歼美国王牌陆战一师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第二次战役,我军以3.07万人伤亡,5万人冻伤为代价,歼敌3.6万余人,并将“联合国军”一举击退了400公里,将其从鸭绿江畔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使敌人从战略进攻转入到战略防御阶段,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此战的胜利,必然要归功于全体志愿军将士的不懈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根思也为此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根思虽然壮烈牺牲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屹立在了中朝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杨根思连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时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的彭德怀元帅在题词中更是赞誉他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此外,杨根思生前所在的3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三排被命名为“杨根思排”。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并在杨根思牺牲的地方———长津湖 “1071 高地”修建了一座杨根思烈士纪念碑。

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最后,让我们为杨根思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英雄虽逝,浩气长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