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的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利益舍身求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孙中山、黄兴、谭嗣同等人,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这个人物,可能大家不熟悉,在近代史上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湖北人张难先。
他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并且享年94岁高龄。他的一生经历什么了?可谓是传奇。
早年期间厌恶科举制度,人称“张疯子”
张难先出生1874年,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市人)。他出生在这个年代,见证了晚清的腐败无能,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激发了他心中的斗志:要想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这样的斗志,注定他不平凡,一生要走向革命的道路。
虽然他身怀异志,但出生在传统的家庭,势必对他的思想会产生一定影响。他的父亲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希望他通过科举考试实现逆袭之路。张难先从小就与众不同,在1892年,他谨遵父亲的教诲,去参加科举考试。
可是他到考场却交了“白卷”。在试卷上写了一句诗:欲乘长风破万里浪,懒与俗士论八股文。从这句诗可以看出,张难先厌恶当年的科举制度,也表现出想要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精神。这一举动也会遭到旁人异样的眼光,认为他是精神不正常,是“疯子”,人称“张疯子”。
他与石瑛、严立三并称为“荆楚三怪”,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精神不正常,只是行为在当时不被理解,他们是非常守常之人。
他参加闹革命,推翻清政府
在1904年,他离开家乡,来到武昌,开始谋划起义。与宋教仁创办“科学补习所”,旨在进行反清活动,宣传革命精神。可是被人告密,张难先也被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逮捕,在狱中表现出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不久后,张难先的革命精神感染了狱中小吏,也知道当时的清朝已到灭亡的边缘,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于是张难先被放了出来。
出狱后的张难先,继续闹革命,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创立革命同盟会。在1911年,他们发动辛亥革命,清朝被灭亡,结束了几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中国从此进入新的时期――民国。
革命成功后,担任民国政府高官,两袖清风,人称“张青天”
张难先发动武昌起义成功后,大家都坐等加官晋爵,而他却不为世俗所动,毅然回家种田,过着悠然自得的农夫生活。但身处这样的乱世当中,难以置身事外,蒋介石多次邀请他出来做官,盛情难却。
1926年,张难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行政委员,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次年任监察院委员,断案公正无私,曲直分明,深受人们的敬服。
1928年3月,张难先被任命为湖北省财政厅长,他工作一丝不苟,严惩贪污,对于那些“走后门”进来的官家亲属一视同仁,绝无谄媚。他在职期间雷厉风行一身正气,先后免职了好几位尸位素餐的官员,还重订了税则,湖北人民对此尤为感念,称张难先为“张青天”。
叫板蒋介石,当众打断他讲话,让其报销旅游费用
1931年,蒋介石携宋美龄乘坐飞机荣归故里,来到浙江杭州。作为当时浙江省主席的张难先自然要亲自接待,但产生的费用找谁报销呢?并且当时的财政收入紧缺,日子过得紧迫。
作方地方最高长官张难先率领众官员来到机场迎接,蒋介石兴致高昂给众多官员训话,讲到情绪高涨时,突然在一旁的张难先打断他的讲话:有您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张难先拿出公文包,上面一张纸写着,半个月以来蒋介石及携夫人宋美龄、老夫人去杭州各个景点的旅游费用,总计13780元,你看这笔账怎么算?蒋介石瞬间感到很尴尬,神情若定说:谁消费,谁负责,身后侍卫官赶忙收下这账单。此事才结束,也因此得罪了蒋介石。
让宋美龄流泪,辞官归隐,途中遭遇劫匪,劫匪却跪送十五公里
曾经有一回宋美龄因为张难先得罪了蒋介石而走访其住所,发现张家陈设简陋,破旧不堪,而张难先此时已经是浙江省省会主席了。惊异之下,张难先又将山水画后的神龛打开,给宋美龄看自己立下的“张难先之灵位”,他说:“我在职一天,灵位伴我一天,若有半点差错,立即自裁以谢天下。”宋美龄为之震撼,不由得偏过头暗暗垂泪。看到此景,孔令伟赶紧拉着小姨的手走出张家,避免尴尬。
宋美龄由此对张难先改变了态度,张难先却知道自己被蒋介石怀疑,颇觉受辱,气愤之下决定辞官。而他临走时,家家户户走出房门,在街边摆上清水明镜相送,人人眼中都噙着不舍的泪水。
张难先的老家在湖北沔阳,在途中他遭遇了寇匪打劫,当时流寇四起,专打劫带了许多盘缠家当的回乡之人。在搜查到张难先身上时,土匪们将他的行李包袱翻了个底朝天,却只搜出了20块银元,除此之外再无别物。
当时张难先坐的是客船,身边有人劝阻土匪说这是张青天,为国为民,两袖清风。土匪们不相信,说向来当官的都富得流油,说不定是把钱财藏起来了。身边的人们于是将张难先的事迹告诉了土匪,这群汉子也是以“劫富济贫”自居,听了张难先的故事后深受打动,归还了他的银元,相送了其15公里远。
张难先回乡后,宋美龄自责不已,多次向蒋介石保举张难先为湖北财政厅长,尔后将张难先请了回来继续就职,一直到1948年才退休。新中国成立时,他参加过开国大典,为新中国建设也发挥着余热,直到1968年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