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博弈中的重要策略,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得明白通透,懂得隐忍才有最大的胜算赢得胜利。公元前87年,汉昭帝刘弗陵授皇帝印,在长安登基为帝,是为汉昭帝。
幼年登基,在位13年病死,而汉昭帝去世时,膝下无子,这就造成了帝位悬空的局面。国不可一日无君,辅政大臣霍光与右将军张安世等人商量一番后,就决定将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迎为帝。
而昌邑王刘贺在入主长安后被从天而降的权力冲昏了头脑,大喜过望只知道封赏昌邑旧臣,本也称得上是忠厚,却触及了权臣霍光等人的利益,于是在只称帝了27天后就被废。
而后霍光另立了汉武帝的孙子——刘病已为帝,这个刘病已格外与众不同,当年汉武帝因为巫蛊事件诛杀了刘病已全家,他因为尚在襁褓中而逃过一劫。
对于杀父仇人,刘病已表现得格外宽容,他一反常态,给杀父仇人汉武帝刘彻公开修了个庙,给杀妻仇人修了座皇陵,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刘贺的短暂荣光
公元前74年,年仅24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病逝,由于膝下无子,辅政大臣霍光,张安世等人迎汉武帝孙子刘贺为帝。接到消息的昌邑王刘贺,立即动身前往长安。
没想到从天上掉下来个馅饼,刘贺到达长安时候被霍光等人以最高规格礼仪接待了一番,随即就被授予了皇帝印,正式登基。在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刘贺显然被冲昏了脑袋。
他大肆封赏昌邑的旧臣,200名昌邑旧臣全都得到了破格擢升,旧臣官员们得到这莫大的封赏,也得意忘形了起来。可刘贺却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正在令霍光等老臣寒心。
昌邑旧臣龚遂很快发现了异样,他冷静下来,立即对刘贺进谏,请求刘贺先封赏先帝旧臣,不然恐怕大祸将至。与此同时,太仆张敞也看出了端倪,直言进谏刘贺应该先行封赏旧臣,稳定人心。
可刘贺此时已经被喜悦与权力冲昏了头脑,根本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做着荒唐之事,渐渐招来了霍光等人的不满。这个大汉朝堂上还是他们这些重臣说了算的。
霍光当即商议要废黜刘贺的帝位,他提前将计划透露给了上官太后。七月初,上官太后身着盛装华服,召开了紧急御前会议,霍光等人联名上奏,刘贺行事荒唐,德不配位,请求废去帝位。
还未等刘贺进行辩解,上官太后当即就同意了这个请求,就这样,仅仅只做了27天的皇帝,刘贺就被打回了昌邑,那200多名昌邑旧臣,也悉数被斩杀殆尽。
迎接刘病已为帝
刘贺被废后,霍光等人很快就找到了下一任帝王,此人就是汉武帝的重孙子,昔年太子的孙子——刘病已。刘病已自幼流落民间,哪怕是后来汉武帝查明了巫蛊事件的真相原委,刘病已也只是被重新编入了皇籍,最终还是以庶人身份在民间生活。
公元前74年,刘病已登基,自小长在民间,刘病已明显比刘贺更懂得人情世故,行事上更小心谨慎,懂得敛藏锋芒。他很会做事,首先就大肆封赏了霍光等人。
这就向霍光表态自己懂得感恩,没有忘记是他们将自己扶持为帝。然后刘病已接着就给自己的祖父刘据赐了个谥号“戾”。这可以说是个贬义词,是因愤怒而冤屈的意思。
这实际上就是刘病已在向霍光表态尊重汉武帝决定,也是尊重霍光的意思,这也间接证明了自己是皇太子嫡出,皇权地位是合法的,是庶出的昌邑王刘贺所比不了的。
很明显,这安抚了霍光等人的心,也稳固了刘病已的皇帝帝位,他明白自己的帝位是谁给的,懂得要讨好谁,同样是空壳皇帝,这是刘贺所比不了的,刘病已懂得认清局势,收敛锋芒,隐忍自己,这也为日后的夺权打下了基础,相较之下的刘贺却只能灰溜溜地返回了昌邑。
韬光养晦
仅仅在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76年,汉宣帝刘病已更是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为汉武帝刘彻立庙。他力排众议,坚决立庙,要知道,汉武帝刘彻当年可是杀了他的全家。
不共戴天的仇恨横亘在中间,他竟然要给汉武帝立庙,着实令人不解。
可实际上他这是在向世人表态,自己是汉武帝的嫡出重孙,皇权地位是正统的,同时他也是在讨好霍光,自己尊重汉武帝,就是尊重他亲封的辅政大臣霍光。
可以说前期的汉宣帝刘病已大事小事全都问霍光的意见,真正做到了一个傀儡皇帝,这深得霍光的满意。可是只有一件事他们发生了分歧,公元前74年11月,汉宣帝立了民间妻子许平君为后,这公然违抗了霍光立自己女儿霍成君为皇后的的意思,引得霍光勃然大怒。
公元前71年,史书上记载,霍光妻子勾结御医害死了皇后许平君。对于真正的凶手,汉宣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无奈当时势力过小根本无法为妻子报仇雪恨,他隐忍筹谋,继续韬光养晦,立即下令立霍成君为皇后,还大肆封赏了霍家人,彻底放松了霍光的警惕。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对于这个杀妻仇人,汉宣帝以皇帝下葬仪式安葬,并为其修建了座皇陵,皆是以皇帝规格。实际上刘病已是为了麻痹霍家人自己仍旧是霍家的傀儡皇帝。
在公元前66年,霍光去世不过两年,汉宣帝深感时机已到,他屠杀了霍光三族,将其一网打尽,成功夺回了自己的权力,自此以后彻底坐稳了帝位。
他秉持着大汉王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军事上更是成功地将匈奴等民族降伏,将汉朝的疆域一再扩大,并首次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内,成为了一代圣君,带领着大汉王朝走上了另一个顶峰。
小结:
汉宣帝无疑是睿智的,他懂得隐忍,洞察时局,知道自己的权利基础来源于谁,韬光养晦后再一网打尽,这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气魄与胸怀,所以他成为了一代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