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了杨修,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造就一千古名言
创始人
2025-05-28 17:31:53
0

原标题:曹操杀了杨修,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造就一千古名言

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随着曹操阵营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有才学之人,他的阵营也强大起来。自古以来,有才学之人都是会受到妒忌和君主的厚待。

正因如此,许多有才学的人都要找准适合自己的阵营,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许多三国时期的有才之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而杨修就是其中一个,杨修家族四世太尉。但是他却惨被曹操伤害,他被杀害之后,曹操问他的父亲杨彪怎么瘦了。而杨彪的绝妙回答造成了一个千古名言。

恭敬好学,博学多才

杨修出生于175年,他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他的家族是汉魏名门弘农杨氏。

杨修的母亲是军阀袁术的女儿,这样显赫的家境放在现在就是妥妥的官二代。可他并没有染上一些坏毛病,反而一直饱读诗书。

恭敬好学,博学多才的杨修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在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管理军队十分繁忙,杨修就在他的身边处理各类事情。他处理的每件事情,都合曹操的心意。

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上面的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杨修回答说:“知道。”

曹操听到后就让他不要说出来,让他先自己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已经想出来了。

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自己也写下来,结果竟然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有一次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借助地势险要一直坚守汉中,曹操由于一直攻不下来,就想带着大军撤离。但是内心又不忍撤离,正好军中来请示口令,曹操便传口令"鸡肋"。

下属听到口令之后一头雾水,杨修却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别人奇怪地问他:你怎么知道要出发了?

杨修说:“鸡肋这种东西,不吃扔了可惜,可吃起来又没什么可吃的。而大王口中所说的鸡肋就是代指汉中,所以我才知道大王要回军了。”

曹操在很多事情上都更加重视他。可杨修却将这种厚待看做自己的特权,就愈发变得骄纵。

对于曹操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敬佩之情。他的这些行为举动都被曹操看在眼里,曹操对他开始出现了不满情绪。

杨修陪伴在曹操身边,经常揣测曹操的心理。甚至很多事情,杨修竟然跳过曹操开始为曹操做决定。

自古帝王疑心重,曹操看着杨修的权力,心里对他的隔阂已经到达了顶峰。他心里在想要是自己去世了,杨修把持朝纲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嘛。

加入曹植阵营,引来杀生之祸

曹植是曹植比较看重的儿子,他才学过人。可以说曹植本来是曹操心中内定的接班人。可他却整日和好友在一起,饮酒作乐。杨修却变本加厉与曹植来往密切。可曹植实在是扶不起来,他不愿与朝堂之中的文武大将交流。

朝廷之上的百官对于他的评价并不友好。反观曹丕虽然在才学之上不如曹植,但他一直光交朝堂百官,对于政事都有自己的理解,许多朝廷的官员都认为曹丕才是最适合继承曹操大统地位之人。曹操为了选出合适之人,就想出办法测试两人。

有一次,曹操为了考验曹植和曹丕两兄弟,便命令两人出城办事。但是曹操事先又给了城门守卫一道密令,让守卫不得放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考验兄弟俩,来选出合适的继承人。结果,杨修早就猜到了曹操的做法。

于是杨修就给曹植出主意,如果守卫不放行的话,就回答自己身有王命可以直接杀死守卫。

结果就是,有贵人相助的曹植成功出城,而曹丕被拦了下来。这场考验看似曹植胜利,但曹操在得知是杨修背后出主意之后,心中对于杨修的杀心到达了顶峰。

在继承大业这件事情上,贾诩让曹操看到了在立嗣问题上废长立幼的利弊和前车之鉴,对于他来说,他死后维持政权的安定和长久才是首要目标。其他事情都不是重要之事,曹操暗下决定。终于在于建安二十二年,立曹丕为魏太子。

在鸡肋之战后,杨修又再次猜中了曹操的想法。曹操不能接受,在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杨修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死。

其实只要有计策是不会被曹操杀头的。曹操手下,谋士不可胜数,贾诩,荀彧、程昱等人。

这些人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远过于杨修,却没有一个因为有才而遭曹操忌杀的。

所以归根到底,杨修被杀很大程度都是他自己的原因,是他自己自作孽的结果,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在曹操的身边呢?

杨彪一句回答,成为千古名句

在杨修死后,他的家人很是悲痛。曹操假模假样地去慰问杨彪,看着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杨彪的脸色并不好看。

这论谁看着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都不会有好脸色,可杨彪畏惧曹操的势力,所以不敢发作,只是默默忍耐。

曹操看着杨彪消瘦了很多,就笑着问他:是不是因为儿子去世之后,思念儿子过度才导致的呢?

杨彪明白曹操这是话里有话,他巧妙的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而老牛舔犊这个词也被后世用来形容父母对于子女的厚爱。

总结:

杨修惨死的原因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过分猜测曹操的内心,这是君主的大忌。有时候明白君主的想法,埋藏在心中就是最正确的做法。假装自己愚钝是乱世之中最好的保命办法。杨修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

曹操对于他的忍耐一步步的到达顶峰,从刚开始的厚待到最后决定杀他。假如在这时间内,杨修可以改变自己,不参与两子争夺大业的事情,保持中立。也不去揣测曹操的心思来凸显自己的聪明,或许他可能活得更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备夺取汉中之战后,没有立刻增兵荆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需要休整。 汉中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刘...
原创 闯... 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人祸频发,百姓生...
原创 元... 元朝时期,汉人饱受蒙古统治者的赋税之苦,民族压迫严重,生活艰难。这种情况下,一大批农民起义者崛起,朱...
原创 郑...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清中期红釉象耳尊 这件象耳尊的红釉属于铜红釉,铜红釉在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功,明宣德时,烧制出了鲜艳夺目的“宝石红”红釉...
原创 韩... 韩信为什么总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困惑。韩信自己也曾苦思,为什么一个如他一样有才能...
原创 历... 如今,我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古代文化,然而由于时间的久远,对于公元前一千四百年以后的历...
原创 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国民党反动派也开始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原创 诸... 其实,谁都知道一句话,叫:两军对垒,兵在精不在众! 道理很简单,就算有十万人,却都是新兵蛋子,从没上...
原创 除...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逝世,皇太孙朱允炆上位。朱元璋其实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在洪武二十五年死了,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