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小呆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刊》是一本表彰在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英雄,激励全军精神领袖模范的书刊,书里记录了全国300多位战斗英雄,其中有一位排在华北军区榜首的英雄,名叫吕俊生,一生战斗经历非常传奇,曾一人获8次一等功,独自歼灭27名日军,被人们称为“军中吕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战神”,在建国后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仅没有被授予军衔和军职,反而还默默地回到了家乡务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吕俊生是河北邢台人,自幼贫寒,13岁就开始学钉鞋养家糊口。后来又因生计所迫,去过山西、河南等地,遭受过很多磨难。
1937年,我军在太行山一带活动,他知道后毅然加入八路军,被分到129师部队。吕俊生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共获8次一等功,他在军中共有三个称号,每一个都能体现出他的勇猛无畏。
一、与日军白刃战时一人歼灭27名日军,后又一次杀掉17名日伪军,被成为称为军中吕布
1938年7月,129师东进纵队2团4连在山东夏津时,与日军两个中队狭路相逢。当时,日军正在移防,装备和弹药都十分充足,而我军虽然抢先占领了高地,却因装备和弹药不足而有较多伤亡。
129师用光了所有弹药后,4连连长下令与日军拼刺刀,开始白刃战。当时129师2团4连的兵力和日军相差6倍,4连很多人看着数量成好几倍的日军,都有些怯场犹豫。就在其他战士犹豫的时候,吕俊生没有丝毫犹豫,提着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还没等战友们反应过来,吕俊生就是一阵猛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一口气就砍死了20多个日军,战友们见此情形,纷纷信心大涨,拿着刺刀呼喊着冲进了日军的阵营。
吕俊生被日军偷袭,腰部受了重伤,出血过多导致白刃战后期体力不支。这场白刃战吕俊生一共砍死了27名日军,假若他没有被偷袭,这个数字必然还会增长。但他仅凭一人之力,能手刃这么多日军,按比例来看已经真正做到了以一敌十甚至几十。
吕俊生身材魁梧,身高有1米92,长得强壮结实。力气又非常大,与日军战斗时更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像极了力拔山兮的吕布。尤其是在这场白刃战中,他身高臂长、力大无穷,与身材又矮又小的日军展开白刃战,简直是游刃有余。战后,因为他也姓吕,结合他的身形形象,队友们都戏称他为八路军中的“吕布”。
这一仗,是吕俊生第一次被记一等功臣。也就是这一仗,让东进纵队没有一个人不知道4连中有了一位“军中吕布”。
白刃战后不久,4连连队在外活动时,无意间撞上了日军一队中队和一个伪军连,吕俊生再次大展身手,手刃了17名日伪军,又荣立了一次一等功,并被破格升为为排长。
二、吕俊生被调到华北军区,担任青年总队通信连的连长,与日伪军作战没有败仗,被称为常胜猛士
吕俊生被升为排长后,经常需要带队执行任务。但在执行任务时常会与日伪军交火,但吕俊生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中,几乎都没有输过,一般都是连打好多个胜仗。连日军都有点害怕遇到吕俊生,遇到他就意味着要打败仗,因此,部队中就又给吕俊生取了一个称号,称他为常胜猛士。
1938年12月,吕俊生才被调到华北军区青年总队通信连担任连长。吕俊生都还不熟悉当地地形等敌军情况,就被日军来了个突然袭击。当时,吕俊生还在组织全连训练,毫无防爆的喊着训练口号。不知道日伪军已经悄悄埋伏在了周围。
日军突然袭击,打得吕俊生猝不及防,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害怕。尽管日军的人数较多,但吕俊生勇敢的带头,向突袭的日军发起了激烈的反击战斗。在全连英勇无畏的反击下,很快日军就有60多名日伪军被歼灭,日军眼看有被全歼的危险,看着吕俊生闪着血光的刀刃和高大的身影,纷纷倒头撤退。
1940年,我军向华北地区的日军开启反扫荡战役,并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此次战役参战的团多达105个,也就是俗称的“百团大战”。吕俊生在这场战斗中,主要负责在阎家庄地区。吕俊生不止长得高大威猛,心思也是细腻缜密。在他精巧的设计作战计划中,阎家庄一战,他带领的连队歼灭了108名敌军,所带领的连队却只有一人受了点伤!
上级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全都夸赞吕俊生有勇有谋,129师还特意向他所在的连队发来贺电,授予吕俊生“英雄连长”的称号,他带领的这个连队,也被授予“英雄连队”的名号。
三、吕俊生被日军敬畏地称为“猫头鹰”
八路军经常使用夜战、近战的策略打击日军,吕俊生当上连长以后,也曾多次带队在半夜时分偷袭日军驻地。吕俊生与其他八路军夜袭不同,其他人夜袭顶多也就袭击一两次,但他一晚上会多次袭击,让日军不得不日防夜守,不敢掉以轻心。等到多次奇袭后,日军已经高度麻木疲惫的时候,他再一举拿下敌人,他很有耐心,也很有毅力。猫头鹰这个外号,就是对其又惊又惧的日军形象的给他取的,因为他经常在晚上行动,像极了夜出捕猎的猫头鹰一样。一旦看上了就必须拿下,绝不让敌人跑掉,因此得了个“可怕的猫头鹰”的绰号。
一位跟随过吕俊生的战士曾回忆说:“他经常对俺们说,作为一个八路军战士,就要随时准备牺牲性命。他在战斗中也都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总是主动去承担最危险的任务,他好像从来就没有害怕过。”
1950年10月,开过一次全国性的英雄表彰会。在庆祝的晚会上,主席借鉴了吕俊生等人,见到吕俊生时,主席很握住吕俊生的手,并对他说:“华北榜首,我知道你,你很厉害呀!”
解放战争胜利后,总部要给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官兵们授衔,但在战斗中负伤累累的吕俊生早已卸甲归田,回到老家务农,因为没有继续留在部队,所以他也就没有被授衔。然而吕俊生也并不在意,老战友曾经联系他,说有机会回部队去,他被催得发了脾气,说:“又不打仗,回去干嘛!”
那时候,像吕俊生这样战功赫赫的无名英雄是数不胜数的,他们追求的不是名誉身份,他们只是不能容忍国家陷入水火之中,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和平年代就归隐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