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皇帝比拼?乾隆:全国免税6次;奥古斯都:遗产分给人民
创始人
2025-05-28 05:32:10
0

原标题:好皇帝比拼?乾隆:全国免税6次;奥古斯都:遗产分给人民

说到历史上的好皇帝,在人们的印象中,也许是汉文帝、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等人,怎么也轮不到那个好大喜功的乾隆。

乾隆搞过文字狱,杀过不少人;他也喜欢热闹讲究排场,晚年把大清国库的银子差不多折腾完了。

不过,乾隆也确实做过一件对老百姓好得不得了的事,甚至别的好皇帝都无法做到,那就是实行全国免税,而且在他执政60年的时间里,曾实行了6次。

作为现代人怎么也无法想象,乾隆的免税是怎么做到的。别说免除一年的税收,就是免除一个月的税收,现代国家都要转不动啊!

当年,康熙帝在读汉文帝的时候,看到他实行轻徭薄赋,十分佩服,认为“除租乃古今第一仁政”,于是在他的执政时期,实行了一整年的全国免税。

乾隆很崇拜爷爷康熙,在他的任期内,效仿康熙共实行了6次全免税收。时间分别是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十年(1746年)、乾隆三十五年(1471年)、乾隆四十二年(1478年)、乾隆五十五年(1491年)、乾隆五十九年(1495年)。

乾隆元年那次是登基不久,顺带把雍正年间各地拖欠的税款也全部免除了。

乾隆十年那次参照了康熙做法,分三年轮免全国18省赋税,即一年6省,“三年而遍”,既不影响国家运转,也让民众得到实惠。

乾隆三十五年那次是恰逢60大寿,将免税作为庆祝的形式。

乾隆四十二年也采取了三年轮免的方式免税。

乾隆五十五年是乾隆80大寿,免税普天同庆。

乾隆五十九年是乾隆准备卸任了,传位给嘉庆,并将历年各地拖欠的税款也全部免了。

综合以上,乾隆对于全国免税一事,可以说是善始善终,不仅树立了好皇帝形象,也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给民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在清朝“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的宽松政策基础上,乾隆当政时期的免税措施,让清朝的人口有了持续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近现代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基础。

对此,《清史稿》给乾隆戴上小红花:“逮康、乾之世,国富民殷...普免天下租税,至再至三。呜呼,古未有也。”认为乾隆的免税德政超越古代所有的帝王,这一评价总的来说还是颇为中肯的。

无独有偶,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扛把子。

在他漫长的执政期间内,各项改革措施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他最为自豪成就的是“把一个砖造的罗马改造成了大理石的罗马”。

他虽然没有做到像乾隆那样全国免税,但在任期内多次给人民发钱,大部分时候都是自掏腰包的。

他77岁逝世之前,效仿凯撒的做法,通过遗嘱把自己庞大的遗产分给民众。他的遗产是这么分配的:

发给全体罗马人民4000万塞斯特斯;

发给自己两个选区的公民350万塞斯特斯;

发给军团士兵(总数15万人),每人300塞斯特斯;

发给麾下军团长,共20000塞斯特斯;

发给近卫军士兵,每人1000塞斯特斯;

发给首都警察,每人500塞斯特斯。

塞斯特斯是罗马钱币单位,4个塞斯特斯等于1塔兰特,1塔兰特约等于33公斤。

可见,每个人得到的赠予都称得上一笔相当优厚的财富。

由于奥古斯都开风气先,后来的罗马皇帝如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庇护、奥勒留、康德茂、赛维鲁在任期间给公民发的赏金都在1亿塞斯特斯以上,形成了良好传统。

通过乾隆和奥古斯都的例子,告诉我们古人不可小觑,古人能够做到的事情,现代人还不一定能够企及。

@青史子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